宝马提前更换“掌门人”,加速电动化迫在眉睫
德国时间7月18日晚,宝马集团宣布,生产总监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将替代科鲁格成为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从2019年8月16日起上任。
科鲁格早就在7月初就向监事会提出不再寻求连任CEO职务。科鲁格在任4年间,继续执行成本缩减策略、推广自由贸易,但这似乎已不能满足宝马集团对掌门人的要求。
宝马集团监事会主席Norbert Reithofer表示,“齐普策先生行为果断、思维清晰,有着战略眼光,将担任宝马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为宝马集团带来新的动力,以塑造未来出行。”
兵败电动化
还有10个月,科鲁格的任期才结束,但他已明确提出不会连任。对此,宝马集团也未做过多挽留,而是迅速商量推谁上位,决定好人选后,现年仅53岁的科鲁格便匆忙下台,未履约的合同则由齐普策接替。
在科鲁格下台的背后,是宝马集团已难坐稳豪华车市场全球销量冠军宝座。
科鲁格于2015年5月由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升任集团董事长。当年,宝马集团总销量224.75万辆,同比增长6.1%,在BBA(奔驰、宝马、奥迪)中傲视群雄,稳居第一,单论宝马品牌(不含MINI和劳斯莱斯)也是第一。
但近几年,宝马集团销量增速已被奔驰甩在身后。从集团总体销量来看,宝马集团虽仍位列第一,但奔驰与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18年,奔驰总销量仅比宝马集团少不到5万辆。从单一品牌看,宝马品牌早在2016年就已被奔驰品牌超越。2018年,奔驰品牌共获得231万辆的销量,宝马品牌为212.5万辆,奔驰连续三年夺得全球豪华汽车品牌年度销量冠军。
此外,宝马集团的净利润开始进入负增长局面。2018年,宝马集团实现净利润72.07亿欧元,同比降低16.9%;今年一季度,宝马集团净利润仅为5.89亿欧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78%,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是科鲁格结束宝马CEO生涯的“导火索”。
科鲁格被业内人士诟病的另外一点是,把宝马集团电动化原本的一手好牌打烂。
宝马集团早已开展电动化战略,2011年,在科鲁格上任前几个月,宝马新能源车i系便已诞生,但到如今销量依然不温不火;在科鲁格上台后3个月,i品牌又推出了混合动力超跑i8,但除此之外,再未发布过任何i系列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宝马在售的除i3和i8外,也只有5系插电混合动力和X1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日前,宝马MINI推的首款纯电车型,EPA巡航里程还不足300公里。
“科鲁格对电动汽车一直比较谨慎,且不愿推出低利润率的电动汽车,导致大批优秀的工程师离开。”有媒体评论道。
重回电动车赛道
齐普策的到来或许就是为了解决宝马集团丧失电动车先发优势的问题。
宝马集团似乎特别热衷任命熟悉大规模组装豪华汽车的领导者,齐普策接任宝马CEO之前,同科鲁格一样,是一名负责生产的董事,宝马集团前CEO雷瑟夫(Reithofer)也曾担任过同样的职位。
现年55岁的齐普策于1991年作为实习生加入宝马集团,在成为生产董事会成员之前,他曾担任过包括品牌和产品战略主管在内的职位。
在作为负责生产的董事会成员期间,拥有28年经验的宝马老手齐普策,倡导一种制造系统,允许同一条生产线既能生产电动、混合动力车,也能生产传统汽车,如此一来,在不确定的需求下,能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齐普策之所以被选中,或是因为他在宝马生产网络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在匈牙利、中国和美国扩大了宝马的高效生产网络,帮助宝马集团实现了行业领先的利润率。
齐普策在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技术和客户习惯的改变,汽车行业规则的改写,高精度制造业务所需的技能是否在将来有助于齐普策,毕竟,宝马集团未来的挑战是全面往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首席执行官需要对未来出行如何发展有一个认知,这远远超出了优化现有业务的范围。”总部位于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艾康尼克CEO卡斯滕·布莱菲尔德(Carsten Breitfeld)表示,他本人以前也是宝马的一名工程师。
“他需要建立团队,吸引关键人才,并形成一种日益以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动态为导向的文化。”布莱菲尔德补充道,能够应对更短的产品周期和新技术,并愿意做出大胆的决定,是首席执行官所需的品质之一。
(国际金融报记者 肖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