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业务回暖行业估值修复打开向上空间 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成机构配置首选
今年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动荡,而随着当前国内疫情压力逐步缓解,A股市场也开始呈现向好趋势,反映在指数端,年初至今沪深300的累计跌幅已经收缩至7%,而此前该指数跌幅一度达到近15%。尽管指数向好,不过板块分化也仍然明显,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涨幅居前,成为助推指数修复的主力军,而其他多数板块则仍为负值,其中保险板块表现最为逊色,截至目前年度跌幅仍达近20%。
伴随市场行情向好,各大板块开始逐步回暖,那么对于排在跌幅前列的保险行业,是否意味后续修复空间也将十分可观呢?当前保险行业基本面究竟如何?又该关注行业内哪些投资标的?带着这些问题,不妨从最近各大机构的观点中寻找线索与答案。
首先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此前4月保费数据出炉,各大保险公司保费呈现持续改善趋势。对此天风证券报告统计显示,寿险方面,6家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合计实现同比增长4.9%,4月单月总保费收入合计实现同比增长17.7%,相较于2月、3月的负增速显著回暖。天风预计增速回暖主要源于线下展业的逐步恢复、居民保障需求的提升、以及各家公司较为积极的业务推动策略。财险方面,4家上市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合计实现同比增长5.7%,4月单月保费收入合计实现同比增长12.0%,天风认为,财险增长主要则源于新车销量提振,驱动车险单月同比增速明显好转。
对于保费回暖,招商证券报告提到,自二季度开始,各公司均辅助以积极的费用政策刺激代理人销售动力,同时积极将疫情期间积累的客户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实现较好效果。而国泰君安证券则具体列出了三大因素支撑上市险企二季度负债端改善超预期:其一、二季度以来各家公司持续加大营销政策推动力度,主要为加码代理人费用激励及新推高性价比保障型产品,如中国平安升级主力产品"平安福20版"等,预计将推动新单及新业务价值增长超预期;其二,重疾定义及发生率表修订出台将加速上市险企推出新重疾产品,同时使得当前重疾产品更具销售卖点,有助于推动新单增长超预期;其三,19年二季度因开门红后业务节奏调整导致新单基数较低,为当前二季度新单增长提供有利环境。
围绕后续保险板块市场表现,多家机构也纷纷看好,对行业的乐观之声成为当下机构间的共识。
其中,天风证券观点认为,4月保费数据同比改善显著,后续线下展业的恢复+保障需求的提升+各家较积极的业务推动策略将继续带动保单销售,新单和价值有望拐点向上;此外,受债市基本面及供需因素影响,判断长端利率难以继续下行,前期压制保险股估值的利率因素已明显边际好转。目前保险股估值低位,隐含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过低,考虑资负两端同时改善,判断保险迎来重要配置机遇。
招商证券分析则指,负债端在后疫情时期行业景气度呈现回升并同比正增长趋势,并且该趋势在后续3-6个月内持续性较强、确定性较高,将支撑保险股估值修复。其结合招商证券宏观、固收对于利率的判断,倾向于认为利率下行压力缓释甚至存小幅回升预期,实体部门负债增速已达顶部区域,宏观杠杆率目标恢复,且社融趋势性回升,经济处于挣扎中企稳回升的状态。该趋势也将利好保险股估值修复。
交银国际报告认为,4月寿险保费收入增速显著回升,预计1季度为全年业务低点,后续保险业务将延续回升趋势。其预计后续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有利于缓解低利率给保险股估值带来的压力,业务恢复有望支撑行业估值修复。
国泰君安证券观点表示:当前利率走势趋稳,股价反映过度悲观的无风险利率预期,看好保险板块二季度边际改善,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平安证券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其认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企稳回升;疫情影响边际减弱,预计上市险企Q2新单保费降幅大概率收窄,助NBV逐步修复。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仅0.5-0.9倍)、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具备安全边际,新单修复速度决定估值修复弹性,可考虑左侧配置。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销售展业及市场波动国债收益率下行影响,叠加多家保险公司处于寿险转型阶段,综合影响下险企PEV估值短期承压。但随着监管在保险产品端(重疾定义及重疾发生率表修订)以及渠道端改革推进的政策刺激利好下,对于保险估值的压制有所缓解。上市险企二季度加大力度增员及改善保障型产品新单销售结构等,有望提升全年新单销售。
国盛证券专题研究则重点围绕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及收益层面对保险行业的机会进行分析,其指出,今年以来长端利率持续下行,市场对长期低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担忧明显增加。但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长期遵循稳健原则,短期利率下行对投资收益影响有限,且专项债扩容、基建项目逐步落地以及权益市场估值洼地下高分红标的均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资产配置机会,此外险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同样一定程度上对冲利率风险,中短期看保险公司仍能实现净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定。对上市险企而言,短期长端利率抬升,利率对保险股股价的影响有所钝化,而负债改善仍将成为主导保险股估值的核心因素,当前上市险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日银保监下发的《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两个文件,多家机构也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行业内的公司的机会给出了推荐。
华金证券观点认为,《两个通知》延续行业严监管思路,暂未提出更细化的分级体系/招录管理/险企评级等条例标准,导向意味明确。银保监披露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险企销售人员达973万人(代理制912万人),对行业规范引导迫在眉睫,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平安持续"优才计划"、优质增员导向,太保打造"三支关键队伍"、以产能和收入提升为突破口,平安及太保策略上不过度以价换量,长期更利于打造稳固的高质量营销团队。短期来看,代理人增量对保费的冲量效应明显,但可持续性存疑。依次推荐平安/太保/新华/国寿。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代理人分级授权管理,具有综合金融优势的险企或将受益。
国泰君安证券则表示,两个《通知》将有利于代理人队伍回归健康增长。当下为寿险行业代理人渠道的结构性转型期,各家公司逐渐从粗放式的人力增长模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模式,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坚定推行代理人分层分类管理,且代理人全流程管理机制完善的保险公司有望抢占领先地位,应当给予更高的估值。建议增持坚定打造"三支关键队伍"的中国太保以及通过科技赋能寿险渠道转型的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
由此再回归到具体个股层面,近期包括天风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在内的数十家机构均看好中国平安,其中招商证券、方正证券对中国平安更是给出强烈推荐评级,而给出的目标价最高的是为国泰君安,4月24日国泰君安发布的研报给予公司目标价位112.26元。
从最新观点来看,中信证券近日个股专题报告研指出,其认为寿险是平安集团的核心价值来源,目前正面临内外部压力;公司推进集团自上而下和寿险自下而上两大改革。集团三大闭环反哺寿险主业、寿险改革走向中高端市场,有望再造平安寿险长期增长潜力,其在中性假设下预计未来五年新业务价值恢复两位数增长。未来A股一年目标价为84.70元人民币,H股一年目标价为92.70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认为,平安保险(02318.HK)拥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范畴包括保险业务、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和科技业务等,业务之间具备协同效应。集团较早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例如平安好医生(01833.HK)在行业具有领先优势,陆金所今年3月底的客户资产规模达到3548.48亿元人民币。随着内地加强发展线上医疗服务,有助相关业务的长远发展。针对此前汇丰控股取消派息事件,其指出平安作为汇丰第二大股东,将对于投资收益带来负面影响,不过其投资占整体股息收益比例不高。
在机构集体看好的同时,相关资金也在展开行动,港股市场,根据联交所股权披露,5月12日,摩根大通增持中国平安3003.5641万股,总金额约为23.58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12.92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17.35%。
相对于普通投资者,机构凭借信息渠道优势和专业基础优势在信息解读和信息发现挖掘能力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对于行业及公司价值的评估能力和反映速度也往往领先于市场,其也能够更加理性和高效的参与到市场投资之中。由此而言,普通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有效借鉴机构的观点,跟着聪明资金参与到市场之中,对个人投资也将大有裨益,当下一众机构纷纷看好保险行业的投资机会,投资人不妨也可以予以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