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上海两大机场24小时值守严防境外输入风险!境外返沪,从下飞机回到家要过哪几“关”?

国际金融报 2020-03-14 15:02
防疫攻坚战进入下半场,“外防输入”成为重中之重。

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3日10时(北京时间13日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7488例,达到51767例;中国以外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35例,达到1775例。

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为进一步防控境外输入疫情风险,从3月13日零时起,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

自3月6日起,上海市16个区驻点人员已进驻浦东、虹桥两大机场,24小时不间断值守。机场设立专门的人员集散点,对于原计划搭乘公共交通,需要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入境人员,一律由各区安排专车、专人集中接送,严格落实14天居家隔离健康观察。

Play

在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都设置了接送入境返沪市民专车的停车区域,与普通停车区分开。

浦东机场T1航站楼专车停车区

浦东机场T2航站楼专车停车区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浦东机场跟踪采访了入境返沪人员经历筛查,并由区驻点工作人员护送回家的全部过程。

1

三色标签

3月11日上午8时57分,俄罗斯航空SU208航班降落浦东机场T2航站楼,这趟航班上有家住上海或长三角地区的华人,也有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

为了不遗漏任何一名须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的重点旅客,上海将对入境人员实行分流管理。

入境航班停靠的是相对固定的机位和廊桥。乘客出舱后,首先需要接受入境检疫。若海关工作人员发现发热或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旅客后,机场会通知现场等待的120救护车直接将其从机坪转运至属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经过入境检疫后,上海海关工作人员会根据该乘客来源地、近期行程等(即“流行病学史”)来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隔离,并按照分类贴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标签。

护照贴有“绿标”的旅客引导至放行通道;贴“红标”的旅客则在就近机场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14天,一人一间房,工作人员负责日常餐饮和生活必需品;贴有“黄标”的旅客由上海16个区驻在机场工作人员、邻省驻在机场工作人员,组织将旅客分别送到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中转点。

箭头所指位置为海关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筛查工作的区域,为重点隔离区

无发热症状和重点区域旅行史的旅客将被贴上“黄标”,“黄标”旅客则通过长长的通道走出,到达上海16个区驻在浦东机场的工作区域。

重点隔离区域内工作人员正十分忙碌,筛查每一位入境旅客的流行病学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海16个区在航站楼内的工作区域

通过海关筛查后,“黄标”旅客在航站楼里步行2-3分钟便到达上海16区在航站楼内搭建的临时工作区域。旅客根据自己居住地所在区域找到对应的工作台。各区工作人员会再次对其信息进行筛查,以确定该旅客确实在上海有固定居住场所,同时也会再次确认其流行病学史。

贴着黄标的护照

长宁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教这位外籍人员使用“随申码”

黄浦区工作人员在和这位俄罗斯女孩确认其在上海的居住地

在现场,一名俄罗斯男子因不懂汉语而无法和工作人员交流。但这对于上海各区在浦东机场的驻点队伍来说并不是难题,因为现场早已配备了翻译人员。

在翻译的协助下,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位俄罗斯男子确在上海工作且有固定居住地,他想回到自己位于虹口区的住所。

这位俄罗斯男子还学会了使用“随申码”,当他的“随申码”显示后,他便给工作人员查看,并开心地说:“Green!Green!”

俄罗斯男子的“随申码”显示为绿色

虹口区浦东机场驻点的当班负责人郭建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旅客是否在上海有固定居住地是项有难度的工作,“有些旅客从境外到上海,其实在上海没有固定住所,但是他报一个朋友的地址给我们,这些内容我们都需要和公安、社区一一核对。”郭建勇说。

上海16区驻在航站楼工作人员的临时工作区

2

完整闭环

通过筛查流程的市民可选择是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有些市民居住条件达不到隔离要求,工作人员会建议其前往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后,患者健康状况良好便可返回居住地。

“有些市民住所不够大,家里好几口人,也没有单独的房间,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我们建议,市民自己担心对家人健康不利,也会主动要求去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入境人员集中接送登记表

居住地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市民可选择乘坐各区专车或者私家车回到居住地。乘私家车回居住地的市民需要登记被接人员和接送人员的信息,同时,居住地所在区驻点将和社区对接,由社区在其居住地接送入境返沪市民回家,并叮嘱14天隔离的各项事宜。

选择乘坐私家车回家的《入境人员接送登记表》

下午1点半,两名经信息确认无误的虹口区市民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前往停车场乘专车离开机场。虽然此时只有两位家住虹口区的市民需要乘坐专车,但考虑到市民自下飞机后已等待数小时,工作人员即为他们发车。

为两位市民而开动的大巴

下午2点半,专车到达虹口足球场,这里是虹口区驻在机场接送队伍与社区接送人员的交接点,两位市民在这里换乘社区的接送专车回各自小区。

市民换成社区接送专车

入境返沪市民到达居住小区后,需在家自行隔离14天。社区医生会告知其14天隔离期间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体温计,要求其每天测量体温并汇报社区,建议居家隔离人员每天尽可能待在自己的房间。

社区为正处于隔离期内的居民建立了提供服务的微信群,居民有需要可以在群里和社区沟通,比如线上定的外卖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送到家里。

市民在单元楼下做登记

至此,对于入境返沪市民的“疫情防输入”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一个闭环。严丝合缝的流程尽管繁琐,但正是这份一丝不苟的态度才为上海这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打牢了防疫基础。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市民对居家隔离措施基本都挺配合的,我们也会每天上门探视,确认他没有外出。社区居民在前期不了解情况,有时候会因小区内有境外返沪人员而担忧,后来宣传工作做好了,居民了解情况后也就放心了。”

工作人员换下的防护服和口罩统一收入医疗废物袋,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此外,上海邻省也有驻在浦东机场的工作队伍,专门负责接送属地市民,以防入境人员乘坐公共交通而产生交叉感染风险。

居住地在江苏的旅客由江苏省工作人员带队,乘江苏派来机场接送的大巴离开上海

浙江嘉兴负责接送当地市民的专车

3

16区,24小时

上海作为重要的口岸和对外开放城市,面临巨大的疫情输入风险。记者了解到,第一批上海16区驻在两大机场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各个区政府机关的干部,大家一起轮班,确保24小时值守。

来自上海各个区的驻点干部们把各自所在区的特色画在了防护服上,有南翔的小笼包,有灯塔的草莓,有马陆的葡萄,还有嘉定的F1赛车场

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3月5日接到命令,收拾行李,3月6日就上岗了。这几天就住在机场这边的隔离住所。”

没有旅客来的时候,16区驻点工作人员在航站楼内待命

浦东机场作为华东地区第一大枢纽机场,每天都接待大量从境外入沪的旅客,无疑是“外防输入”工作中必须拿下的关口。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16区驻在机场的工作人员每天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琐,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反复确认每一位旅客的流行病学史,以及其在上海是否有固定住所;另一方面要做好协调工作,个别旅客在旅途之后身心疲惫,下飞机后又经历了数小时的筛查、登记、分流等流程,加之不了解上海防疫工作的情况而产生抵触情绪。

虹口区驻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3月11日)我们凌晨5点才收工,因为昨晚有个女孩一听到‘隔离’就开始哭,情绪很崩溃,我们一直在做工作。”经过数小时的情绪安抚和沟通,女孩情绪稳定后,工作人员通过各方信息查证确定其在上海有固定住所,且有居住证。之后,工作人员护送她乘专车离开机场。

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一个案例,有一位市民从重点地区入境,他的家人来机场接他,但他们因不满各项筛查工作,认为自己被区别对待,便闹起了情绪,坚持要坐地铁回社区。为了避免让重点地区入境的市民在隔离期结束前就接触公共交通,工作人员必须与这位市民和其家人进行沟通协调,直到对方同意乘坐专车回家。

协调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纠纷,所以16区驻在机场的工作队伍中还有公安部门人员,每趟接送入境市民回社区的专车后都有警车护送。

层层防护,为的是确保上海全体市民的健康,为的是推动这座城市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虹口区驻点工作人员的防护服上写着“守护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市政府发布会上表示:“把前期国内防控的有效措施应用到入境防控工作上,重点国家人员入境,隔离14天,实行封闭式管理;非重点地区人员登记信息,主动对接目的地,无缝衔接地开展健康管理。上海主动跨前一步,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体现了上海市的担当和大局观。”

尽管病毒肆虐,但在上海这座城市严格的防控之下,在每一位市民自觉地自我防护措施之下,“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记者 吴斯洁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