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爆雷”之后,私有化是海通国际最终宿命?
9月27日盘前,国际金融机构海通国际(00665.HK)宣布停牌,同时公司三只美元债券也暂停买卖,以待根据香港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一份载有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在本次停牌前,海通国际股价十分疲弱,2018年1月底以来股价跌跌不休,累计跌逾8成,目前公司市值只剩下不到60亿港元。
对于此次停牌,市场有消息称,海通国际母公司海通证券(06837.HK)(600837.SH)考虑将海通国际私有化,希望在取得完全控制权后能将海通国际扭亏为盈。海通证券现持有海通国际73.4%的股权,据悉海通证券已就私有化一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评估。
私有化消息不胫而走的背后,折射出海通国际经营困境。
上半年收入飙升近19倍,却惨亏7.8亿港元
海通国际是海通证券旗下的国际化平台,是一家立足于香港、面向全球的金融机构。
海通国际为全球及本地企业、机构及高净值客户提供包括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环球市场(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主经纪商业务和风险解决方案、研究咨询等)及投资等全面金融服务。目前,海通国际已构建了涵盖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东京、孟买及悉尼等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网络。
在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交投萎靡的背景下,海通国际收入竟实现了大幅增长,总收入为17.88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8.84倍。期内的亏损实现了大幅收窄,亏损额为7.81亿港元,上年同期则为16.81亿港元。
海通国际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前两个业务板块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31%及+23%,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主要是受香港资本市场活动大幅度减缓影响,导致海通国际的企业融资业务、经纪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表现不佳。
海通国际的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大逆袭,去年收入净额为-12.83亿港元,今年上半年成功转正,达5.89亿港元,因此成为海通国际收入大幅飙升的主要推动力。公司表示是由于公司持续压缩风险资产敞口,继续巩固固收证券及固收产品的一级及二级市场销售及交易,并于总公司共同开发跨境总回报掉期业务。
“炒股”、“投基金”等金融投资则是海通国际收入扭转颓势的重要抓手。
上年同期,海通国际投资分部按公平值计量的投资证券亏损净额高达15.96亿港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3.06亿港元的收入净额。公司表示于本中期期间,盈利主要来自私募股权投资。
2023年半年报显示,在海通国际资产表中,投资证券的资产高达338.29亿港元,为公司金额最高的一项资产。
拉长时间看,2004年至2021年期间,海通国际每年均保持着盈利,在港股市场表现活跃的2017年,公司还取得30.29亿港元的净利润。
但在2022年,海通国际突然产生65.41亿港元的巨亏,亏损主要由于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债市场波动,导致公司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录得47.21亿港元的亏损,亏损金额甚至还高于其市值。对此,有股民在社交平台评论称:“海通国际爆雷,会不会破产?”“传自营盘出问题了,大概率是债巨亏”。
上半年保荐项目冷淡,员工人数减少逾百名
海通国际的收入还可细分为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环球市场及投资。企业融资分部主要是投行业务,即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承销项目,包括IPO项目。
企业融资分部成为海通国际今年上半年表现最惨淡的一个业务,分部总收入同比大幅下降34%至1.9亿港元,分部除税前溢利则同比降36%至3567.3万港元。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寒气袭人。根据披露易数据,上半年共计有31家企业登陆港股市场,整个市场的融资总额达到了过去十年以来新低,仅为177.78亿港元。
海通国际的企业融资分部深受大环境冲击,今年上半年仅完成7个股权融资承销项目(包括IPO、二级市场配售及供股),较上年同期的11个项目有所下滑。其中,今年上半年香港IPO保荐项目仅有2个。
发债项目方面,上年同期海通国际完成97笔债券发行项目,今年上半年则完成48笔,已遭腰斩。
或许是由于大环境状况不佳影响员工职业发展,海通国际今年上半年员工数量明显减少,为880名,较上年同期的996名减少了116名。
此外,海通国际高管层亦出现了动荡。先是公司两位执行董事李建国和潘慕尧于今年6月初退任,并不会在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退任后,李建国不再担任公司战略发展委员会成员,潘慕尧亦不再担任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
其次,6月29日,海通证券证券融资业务总经理宋世浩将被任命为海通国际联席CEO,与现任海通国际副主席、行政总裁林涌,分担职责以加强业务经营管理。
有意思的是,在较早之前,林涌曾申请辞去母公司海通证券总经理助理的职务。对此,外界有声音认为,海通国际业绩亏损与新股保荐业务极度萎缩、大笔投资地产债和中资美元债有关,投行和固收出身的林涌对海通国际巨额亏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业绩报告发布前辞职。有券商人士则表示,这两年券商亏损很正常,此事不能全怪林涌,这种事一般整个风控委员会都有责任。
诚然,海通国际亏损背后既有大环境的影响,亦有内部风控不力等因素的扰动,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已发生的巨亏。如今,海通国际亏损困境还未解除,大股东想通过私有化扭转内忧外患的困境,仍任重而道远。
作者: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