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叫停华为造车,造车新势力将全军覆没

磐石之心看财经 2023-04-10 08:04

“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任正非签发的文件持续发酵。紧接着,在华为2022年度业绩报告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更是强调的“华为十年内不造车”。

但是在刚刚过去的3月8日,华为春季新品发布会上,许多宣传材料里却一改此前“AITO问界”的写法,以“华为问界”替代。而问界汽车发布会上,同样使用“华为问界”的说法。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华为汽车负责人余承东的“汽车梦”被老板任正非紧急“叫醒”。据悉,任正非“五年不造车”发言一出,全国各地问界销售门店紧急拆除“华为”字样。同时,销售人员也被告知不准向顾客以“华为问界”介绍产品。

4月1日,余承东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高层论坛时表示,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这是“华为不造车风波”后,余承东首次公开回应。

那么,任正非为何紧急叫停华为与问界在品牌上的深度结合?为何在余承东大步迈进造车行业的时候,紧急喊刹车呢?

首先,盈利困境。

据2022年华为财报,营收虽然高达6423亿元,但是仅增长0.9%。而净利润同比下滑 68.7%,经营活动现金流178亿元,下降70.2%。

这份财报说明,遭遇美国制裁的华为确实面临困难。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华为的研发投入,2022年仍然投入1615亿元,高于2021年的1427亿元。

余承东在演讲中透露,华为智能汽车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7000多人参与。但是2022年的营收仅为20.77亿元,所以汽车业务是华为亏损较大的业务。

造车就是一场烧钱比赛,已经烧掉数百亿的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仍然看不到赚钱的希望。

目前,华为的净利润和现金流下滑,以及美国持续制裁,所以华为必须从造车泥潭里抽身。只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智能系统,轻装上阵才能减少亏损。

其次,新能源车价格战在即。

3月初,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传统油车企业掀起了价格战,席卷全国。这被认为是油车对抗新能源的一次壮士断腕,也有人说是为了清理库存,全面转向电车。

特斯拉又宣称,新的生产线建设成功后,采取全新的制造工艺,特斯拉还能将造车成本降低50%。紧接着,新能源车的价格战也开启了。

随着锂材料价格持续下降,电池成本降低,新能源车也具备降价空间。

因此,业界普遍预测,随着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掀起价格战,新能源车将集体参与价格战厮杀。

2023年问界销售表现平淡,1月及2月分别实现销量4475辆及3505辆,环比分别减少55.88%及31.68%。这意味着,小众品牌问界将遭遇更加严重的困境。

而为了翻盘,华为与问界的捆绑越来越深,这无疑是一颗炸弹。所以,任正非悬崖勒马,紧急喊停,防止华为继续深陷造车泥潭。

再次,造车新势力可能全军覆没。

由于新能源车制造相对简单,就是电机、电池和电控配上一台电脑和四个轮子。相比燃油车,技术含量低,所以造车者趋之若鹜。

国内造车新势力超过15个品牌,这背后是资本推动的力量。

这些造车新军多来自于互联网、科技行业,他们认为用资本和互联网玩法能复制当年手机行业对传统手机企业的颠覆。

蔚来的李斌,小鹏的何小鹏,理想的李想,以及百度、小米、360都参与到造车中。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带来了智能手机时代。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来说,是彻底的颠覆。

于是,造车新势力认为,给车加上个自动驾驶或者智能系统,就是对传统车的颠覆。

这个想法是极为错误的。首先,智能系统,传统车企也跟上了。其次,智能系统没有改变消费者对车的本质需求:舒适、安全、可靠、成本。

所以想要依靠智能系统颠覆传统车企,是痴人说梦。

特斯拉的成功,并非是外界普遍认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而是先进制造能力。

特斯拉改变了车的制造工艺,将一体压铸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制造上,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同时还提升了车框架的安全性。

造车,是最重的制造业。这和家电行业类似,智能家电来了,并没有企业能颠覆家电企业。

海尔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品牌,因为他在全世界建设先进的制造工厂,向制造环节要微薄的利润,依靠规模取胜。

资本是为了翻倍赚钱,进入家电行业,他们翻不起浪花。这种利润率不足5%的苦差事,他们看不上,也做不来的。

所以前些年电视行业诞生了几十个新品牌,以为智能化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去年面板大降价,电视行业价格战爆发。这些新品牌由于没有全球制造工厂和销售网络,依靠代工、OEM,根本无法控制成本,导致亏钱。所以,海信和TCL仍然中国电视行业的最大赢家。

新能源车行业,一旦爆发价格战,这些没有制造工厂、没有技术储备、没有资金储备,仅仅依靠资本输血的造车新势力、新品牌都将瞬间破产。

新能源车行业的洗牌即将发生。还未上市的百度汽车、小米汽车,可能都将面临困境,或者胎死腹中。

这又让我想起了福特造车的故事。福特造车的成功,并不是改进了汽车技术,而是老福特在参观美国一家快递零售商的供应链后,发现了改进生产线的技术,然后大幅降低了成本,造出了美国普通家庭可以负担起的汽车。

所以,制造业必须回归制造的本源,提升制造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才是根本。花里胡哨的智能化,并不能带来汽车行业的颠覆。

因此,任正非悬崖勒马叫停了华为与问界的捆绑,这是极为明智的,体现了任总的深刻洞察和非凡的管理能力。$赛力斯(SH601127)$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