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百亿“双十”基金经理,2022年普遍回撤20%
2022年黑天鹅不断涌现,全球股市动荡不安。市场上最优秀的“双十”基金经理,今年来普遍回撤20%。
什么是“双十”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超过10年、年化收益率超过10%。全市场有近3000名基金经理,符合“双十”的不足60位,加上管理规模超百亿这个条件,全市场也就16位。
基金业内的元老,睿远的傅鹏博老师更是惨遭重创,回撤28.07%。
1、基金业绩大回撤
A股市场持续下挫,港股也出现大幅回调,以新能源、创新药、半导体等板块为主的赛道持续调整,很多权重龙头个股回撤幅度较大。
规模百亿,今年以来的回撤率超20%的基金产品,富国、交银、兴全、汇添富均上榜。
2021年公募基金双料冠军崔宸龙,也没能躲开“冠军魔咒”,其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自2022年开年以来,一季度下跌21.65%。
从全市场公募基金看,1季度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普遍回撤15%。
直白点说,一季度的行情太差,“赚钱效应”丝毫未见,投资者又怎能把钱轻易上交?
2、基金发行遇冷
2020年被很多机构称为“基金”元年,新发基金超过3万亿,这一年公募基金的总规模和新增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随着基金的疯涨,更多热钱涌入市场,无论是发行的基金数量还是基金的规模总额,每日不断破新高。然而,市场是平衡的,涌入的热钱,带动了上涨行情,也酝酿着下跌。
自2021年初白酒抱团瓦解,年末新能源估值泡沫破碎,基金行情一泻千里。
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共有207只基金成立,调整后发行份额2222.01亿份,平均发行份额10.73亿份,意味着国内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
而在随后到五个月里,新基金的发行份额出现持续萎缩:
2021年12月份,共有182只基金成立,调整后发行份额2071.59亿份,调整后平均发行份额11.38亿份;
2022年1月份,共有125只基金成立,调整后发行份额1112.24亿份,调整后平均发行份额8.90亿份;
2022年2月份,共有94只基金成立,调整后发行份额仅691.58亿份,调整后平均发行份额7.36亿份;
2022年3月份,共有71只基金成立,调整后发行份额486.25亿份,调整后平均发行份额6.85亿份。
截至2021年4月18日,基金发行规模仍然不断探底,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创新低。
市场不景气,一些新基金的发行受影响,头部基金公司的明星效应也在减弱。而未打响品牌、渠道跟不上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处境更为艰难。
许多基金短时间内的认购额甚至难以达到成立线,只能被迫宣布延长募集期限。
今年2月份共有21只基金宣布延期募集,其中4只基金在延期后募集期长于80天,临近了三个月的募集期上限。
3、市场缺钱吗?
或许有人认为,市场大环境下,基金业绩不佳、发行疲软都在预期之内,现阶段,投资者还是信心不足。
然而,最新发行的华夏中国交建高速公路REITS基金却遭疯抢。
在发售当天,火速达到了预计募资的规模,其中公众投资者的有效认购基金份额为89.62亿份,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申请实际确认比例为0.84%。0.84%意味着认购1万元仅获配84元。
该配售比例已打破去年由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创下的1.76%的公募基金产品配售比例的历史最低纪录。
根据发布的认购结果计算,按比例配售前的募集规模高达1524.12亿元,高居公募基金历史第二位,成为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公募REITs项目。
此外,鹏华永宁3个月定开基金,其最终成立规模达到74亿元,放在今年基金发行数据上,都是眼前一亮。
可见,市场并不缺钱,缺的只是信心,对于现阶段的投资者而言,都在规避风险。
从去年底开始,A股持续调整,基金经理业绩回撤,直接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需求也在降低,然而基金公司逆流而上,发行的大多数基金还是以权益类新基金为主,风险相对偏高。
4、结语
市场低迷,公募基金行情遇冷,经历多轮牛熊的优秀基金经理都回撤20%,今年市场赚钱效应确实差。
但其实回撤并不代表什么,市场波动大,基金也就回撤大。只是说,基金发行遇冰点,大佬们又集体被套,是不是说明市场处在一个微妙的节点?
2018年熊市,沪深300于2018年1月见顶,2019年1月见底,期间最大回撤33.3%,累计下跌时长12个月。
本轮调整,沪深300于2021年2月见顶,下跌至2022年3月,期间最大跌幅33.5%,累计下跌时长13个月。
尽管疫情扰动,风险事件频发,A股市场的周期波动从来不可避免,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格局没有改变。
风物长宜放眼量,市场下跌确实十分难熬,但对于基民而言,发行急剧降温、大佬们回撤,究竟是风险信号还是底部信号?这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