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网友“无效上班”,花式比惨!震荡行情这种基金却火了 | 硬核选基
作者:21资本研究院/江佩霞、王婷婷
注意:硬核选基是21金融圈付费栏目,本期周末限免,转载需获得授权许可
近期,市场剧烈震荡。
“宁组合”和“茅指数”已从轮流上阵PK的关系演变成了“难兄难弟”。
数据显示,上周五个交易日(8月30日-9月3日),“宁组合”暴跌9.3%,“茅指数”则跌去了4.2%。
当信仰不再,亏钱似乎成了唯一的主题, 于是“无效上班”火了。
那么对于小白来说,眼下还能不能买基金了?
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截至9月4日)市场上新成立的“固收+”基金(仅统计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就已经超过500只。
由于太过火热,部分“固收+”基金还开启了限购模式。
8月13日,国寿安保稳寿混合公告暂停大额申购;
8月12日,太平睿安混合公告暂停大额申购;
8月11日,申万菱信安鑫智选混合暂停申购;
那么固收+基金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固收+”基金?
“固收 +”,主要是由“固收”和“+”两部分组成。
“固收”通常是指相对收益确定性更强、风险更小的债券类资产。
“+”主要是指固定收益类资产中含股权的可转债、权益资产中的股票二级配置及交易、股票定增等风险相对较高的权益类资产。
“固收 +” 产品便是以优质债券资产作为底仓,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股票、可转债),追求中长期稳定增值的绝对收益。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固收+”并无一个明确的区隔,市场上可以归为此类的产品有: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简称“一级债基”)、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简称“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低仓位灵活配置基金、积极投资可转债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量化对冲基金、偏债FOF基金。
但考虑到数量、可统计性等因素,一般提到“固收 +”产品,主要是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
二、“固收+”基金的优势在哪?
相较于债券基金,“固收+” 配置股票、转债等权益类资产的特性,让其遇到上涨行情,往往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相较于偏股型基金,“固收+” 利用债券去构筑资产安全垫,有稳定的票息收入或套利收益,遇到下跌行情,组合回撤幅度相对较小。
简单来说,“固收+”基金“进可攻,退可守”,产品既继承了债券基金稳健的优点,又具备权益类基金那样的收益弹性,风险和收益适中。
三、“固收+”基金的收益如何?
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 1000多只“固收+”基金(仅统计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近一年平均收益率为7.75%,九成以上产品收获正回报。
排名前面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和华商信用增强,现任基金经理均是厉骞。
其中,第一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成立于2016年9月,近一年收益率为74.60%。
不过这只基金的规模较小,最新基金规模仅0.44亿元。
华商信用增强A,成立于2015年9月, 近一年收益率为57.58%,最新基金规模1.3亿。
和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相比,这只基金在债券、股票的投资比例上不尽相同,但十大重仓股同样包括首钢股份、马钢股份等。
(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十大重仓股)
(华商信用增强A十大重仓股)
两只基金在近一年的最大回撤也相差不多, 控制在了6%左右。
排名第三的是曾建飞掌管的前海开源可转债,近一年收益率为47.84%。
这只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最新基金规模1.25亿。
业绩上,近1年、2年、3年、5年的收益率均大于同类平均水平。
二季度报显示,前海开源可转债基金资产配置中,77.05%为债券,14.78%为股票。
十大重仓股包括三花智控、当升科技、三角防务等。
其近一年以来的最大回撤为12.69%,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靠前,但相比权益基金动辄腰斩的记录依旧小很多。
小提示:
基金回撤率,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净值从最高点开始回落到最低点的幅度,即亏损幅度。这是一个历史指标,比较的是基金过往净值;
回撤越小越好;
回撤和风险成正比;回撤越大,风险越大,回撤越小,风险越小。
四、固收+产品一定不会亏损么?
“固收 +”产品虽然以追求稳定收益为主,但“+”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增厚投资收益的同时,也间接不可避免地放大了风险。
也就是说,“固收 +”产品也有亏损的可能。
比如,近一年业绩中(截至9月4日),排名最后的华商双债丰利A,亏损幅度达到10.32%。
虽然现任基金经理,和排名靠前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和华商信用增强A一样,都是厉骞。
但这只基金在去年年底“踩雷”违约债,造成净值出现较大波动。
五、“固收 +”产品适合哪些人?
“固收+”基金通过一定比例的股债搭配,可以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很好的降低净值波动。
比较适合希望从股市分享收益,但又不愿意冒太大风险的基民。
尤其是在震荡行情中,进可攻,退可守的“固收+”策略基金配置价值凸显。
但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
“固收+”类基金虽属于中低类风险产品,却仍有亏损的可能性。
所以对于完全无法接受亏损的人来说,建议不要入手。
【注:本文为南财特色专栏内容,此次为周末限免活动,但版权属于广东南方财经控股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未经书面单独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投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上基金品种均不成投资建议。本期编辑:Z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