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阳了。。
原本按计划晚上应该有刘旭老师直播的,不幸的是老师今天阳了,下午还发起高烧,所以晚上的直播也因此取消,这里给大家道个歉。 刘旭老师还是很厉害的,目前连续7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全市场只有27只,其中主动基金16只,就包括刘旭老师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老师的持仓非常有意思,既有中兴通讯、三一重工、中国移动这样“老派”风格的持仓,也有市值三五十亿的细分赛道黑马,两类资产放一起就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策略。 希望刘旭老师快快好起来,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请来好好聊聊。 最近阳康的人越来越多,身边不少小伙伴都计划着出去走一走,不过似乎不少国家都不希望我们过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7号宣布要求7天内到过中国的旅客做入境核酸,如果阳了要隔离7天,同时还限制链接日本和中国的航班数量。 这个事还挺黑色幽默的,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日本首相还在呼吁中方放宽防疫措施,结果等我们真的放开,日本又把国门关上了,敢情在他们眼里,我们横竖都不对。要知道,日本最早在2021年初代病毒的时候就搞过放开政策了,一直到现在日本国内的疫情都很严重。
除了日本,不少其他国家也对我们做了入境限制,韩国把中国纳入了“检疫查验的重点国家”名单;意大利对自中国入境的所有旅客强制实行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美国要求从中国飞往美国的乘客提供不超过2天的核酸阴性证明。 不过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类似要求,比如法国就明确说中国游客入境时不需要核酸,也不用隔离,另外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丹麦等国家的旅游局都表示欢迎中国人到访。这些基本上都是旅游业特别发达的国家,他们巴不得中国土豪们过去消费拉动当地经济,所以政策上也更友好一些。 比外国zf更恶心的是外国媒体,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列举了四家外媒在我们放开前和放开后的言论对比,生动地演绎了一波什么叫“世界驰名双标”。 搞舆论战,西方国家是祖师爷,他们利用这个事情抹黑我们是事实,不过对于我们自己来讲,看问题的态度也要客观。首先他们限制的是所有来自中国的游客,不分国籍;其次,我们现在的疫情也确实比较严重,他们也有保护公民健康的需求。 新冠是一个科学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承受了损失,甚至很多国家的痛苦一直到今天都没结束,所以我们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既要理性看待别人,也要认真做好自己,尽量把新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给老外找茬的机会。 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在怎么看这个事情的,留言区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行情方面,今天大A沪弱深强,非新冠线的医药股慢慢开始表现了。港股今天也比较弱,恒生科技不少成分股都跌了3个点。 今天统计了一下从9月1号开始港股知名公司的回购情况: 鹅厂肯定是回购王了,买了接近200亿元,没啥悬念,小米、阅文、京东健康、泡泡玛特这些民营企业里面的新经济也很舍得花钱回购,比较意外的是表单里面还出现了很多国企,包括中石化回购了25亿元,中海油回购了7亿元,中国外运也回购了1个多亿。 回购是典型的看多信号,尤其是当一大堆国企+民营知名公司集体大手笔回购,信号意义会更强烈。打个比方,如果鹅厂没有每天雷打不动3.5亿的回购来稳定市场预期,从200涨到300的过程也不会这么顺利。另外今天还看到港股一家做香港本地餐饮的公司,11月初开始涨,一波接近70%,走势也特别流畅。 从这一系列的事实里可以看出,港股的情绪已经扭转过来了,资金做多态度比较坚决,不像A股,走的是修复逻辑,涨三天就得跌两天,博弈的氛围很重。不过两个市场明年我们都很看好,大环境好了以后,该涨的东西都会涨起来,无非是早晚问题。 ———————————— 1、商务部:着力稳定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最近A股的汽车板块被特斯拉拖累的有点惨,明年整车行业的竞争必然会更激烈,但是中游公司还是有很多看点的,一个是原材料价格下跌会提升电池环节的盈利预期,再就是智能化会带动零部件、智能座舱等细分赛道的机会。 2、郑州开始发放2.5亿元消费券。消费券一般都是满减的,比如满2000元减500元、满500元减100元等等,自带乘数效应,2.5亿的消费券可以带动3-5倍的实际销售。从长期看,消费股里面行业格局改善或者具备消费升级逻辑的行业确定性更高一些,比如免税、白酒、医美、黄金珠宝等等。 3、鹅厂1月5日分红美团股票,MSCI做出对应调整。为了让MSCI指数适应鹅厂分红引发的变化,明晟指数公司想了个办法,暂时增加一个叫做腾讯HLDGS的独立证券,以美团1月5号的收盘价纳入MSCI,然后等分红完了再剔除出去。 4、冯柳4.3亿参与恒立液压定增。最近好几家大公司都披露定增结果了,三安、TCL等等,毕竟跌了一整年,加上八折优惠,价格很公道,所以参与的公募、私募大佬有不少。恒立液压这次募资20亿,参与定增的有冯柳、中欧、高盛、阿布达比投资局等知名公募、私募、外资,阵容比较豪华。 5、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在四川开工建设。虽然现在化学储能特别火,成长速度也很快,但抽水储能才是绝对主流,占到了我国当前储能总量的90%。去年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所以在设备、建设、电网领域还是有机会的。风险提示: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汇智乾坤。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