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赛道好不热闹:小米百亿热度犹在滴滴摩拳擦掌准备入局

派财经 2021-04-10 00:09

出品|派财经

文|苏亚 编|派公子

以后互联网大厂不造车,可能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小米造车热点还未结束,滴滴又被爆出也要加入造车新势力。

4月7日,《晚点LatePost》爆出消息,滴滴已经加入了新一轮“造车”浪潮,开始启动造车项目。

该项目由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负责。据悉杨峻是滴滴与比亚迪联名发布的定制网约车D1的首席产品官,目前团队已经开始从车厂挖人。

滴滴对此消息选择对此不予置评,其实相当于默认了。

相比小米,滴滴作为一家网约车平台没有小米完备的智能硬件供应链优势,滴滴的优势更多在于平台层面以及和众多车厂的合作。

这两大互联网大厂的入局,再一次将“跨界造车”的浪潮引向新高,原本就不怎么稳定的传统车企再一次跳跃起来,再加上资本市场今年对于新能源、芯片的垂青,整个行业都在进入造车热,这到底是泡沫幻灭前的膨胀还是下一个互联网的金矿?互联网造车能成么?

雷军的朋友圈和钞能力

“手机和汽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小米首款车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雷军在高调宣布造车之后的直播中这样回应米粉。

过往的数次创业成功,让雷军对做企业这件事早已是轻车熟路,知天命的年龄却依然奋斗在企业一线,此次造车也是亲自下场,雷军说小米发布的第一款车将会在3年后推出,这三年小米会经历怎样的险阻尚未可知,但“N次创业”的雷军,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3月29日和30日为期两天的小米春季发布会,总共近五个小时,造车项目在最后半小时压轴登场,小米为此可以说是造足了势。

对于造车,雷军表示小米“不差钱、亏得起”;他的底气来自于,小米2020年底尚有1080亿元的现金余额。

85场业内拜访沟通。

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深度交流。

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

2次正式的董事会。

这是雷军在发布会上给出的“努力值”而非成绩单,一个人的努力并不能打动资本市场,能够帮他成功的是不断砸钱,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一个电动车企业从开始走到量产阶段,至少需要200亿人民币。”

这也是雷军能喊出“10年投资100亿美元”的底气所在。100亿美元也就相当于小米2020年净利润的5倍,雷军在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的“钞能力”。

随后几天,一张集齐了中国电动车和投资界大佬的合影在网上传播开来。照片中,除了雷军之外,还有李斌、李想、何小鹏、王传福、王兴、沈南鹏、程维、余凯、鲁伟鼎等人。此次是由雷军发起的华夏同学会的聚会,虽然聚会内容没有公布,但这场聚会几乎集齐了中国智能电动车半壁江山。

华夏同学会号称“中国最神秘”的四个顶级圈子之一,成员都是国内商业大佬。这张照片的爆料,隐隐与乌镇饭局南北形成呼应。

这次聚会释放了一个信号:新能源车的第二波战事,也是十分务实地从“抱团”出发。

抱团的意义之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太过重大。首先,重量级的参与者远远比首波战事更多;其次,这是一个不确定性极强的赛道,电池技术、补贴政策、经营模式都随时可能会发生颠覆性变化;第三,刚刚过去的共享经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资本效率极低,在造车这条更加困难的赛道上,抱团、协同是中国企业跑出来的唯一一条出路了。

下面我们来帮小米算一笔账。

小米有什么?一是小米已有的核心能力——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产品生态链;二是发布会上雷军宣称的1080亿。

钱是造车最重要的基础。小米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相比那些需要融资的创业团队来说,无疑有优势,但也不要高估这个优势,因为小米有庞大的既有业务要养。

雷军强调,之所以建立全资子公司来造车,是因为这样能确保汽车、手机以及生态链中的其他产品能最大程度协同,为消费者带来完善的体验。

另外,小米还有另外一个隐形优势就是“米粉”,这并不是说米粉能帮雷军卖车,而是小米更加贴近用户,多年来小米和用户的互动让他们最熟悉用户需要。

雄厚的资本实力、庞大的产品生态链、渐成信徒的“米粉”们,这是雷军最后“最后一次创业”的勇气。

老司机滴滴的新故事

和小米唐吉柯德式的冲锋陷阵不同,被媒体挖出来的滴滴造车显出了一层暧昧的味道。

其实,在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热潮中,滴滴可能是最有经验的。虽然其造车的具体形式和路径尚不清晰,但已经有迹可循。

据公开报道,早在2015年5月,滴滴便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立滴新能源(现改名为亚滴),提供租车与司机培训等成套服务解决方案。

2019 年1月,滴滴旗下小桔车服与北汽新能源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布局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网约定制车、充换电等领域,构建车联网+大数据+定制化的出行模式。

同年2月,滴滴与大众携手成立的合资公司正式在上海落地,大众预计将提供约10万台新能源车以及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与滴滴共同组建车队,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同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次年11月,滴滴正式发布定制网约车D1,该车由比亚迪代工,滴滴主要为其提供数据、设计等支持。

2020 年 6 月,滴滴子公司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北汽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专门用于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在积累了新能源车辆运营和车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经验后,滴滴对于迈入造车领域的“放风”并不让人意外。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时间节点对滴滴堪称关键。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滴滴的新造车计划,很有可能是沿着 D1 ,对定制网约车的进一步探索。但在模式上会区别于此前推出 D1 时,车企占主导的方式。同时,滴滴也不会像小米一样,成立全资子公司造车,模式或比小米轻。

电动车成为资本市场热捧的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受到电池和充电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的利好。

百度传出入局造车消息至今股价累计上涨超过50%,前几日小米造车消息传出后,股价也立马上涨。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青睐。

此前,滴滴被曝正考虑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至少1000亿美元。若赴美上市成功,之后滴滴还将考虑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是网约车的新模式还是IPO之前的新故事,滴滴造车的消息传遍互联网圈之后,人们对于滴滴又有了新的疑问。

尾声:新能源汽车到底香在哪?

汽车本是一个护城河很深的行业。从奔驰生产出全世界第一台汽车到福特的流水线,再到现代车企的专业化,由于精加工所需要的技术难度一直和其他企业保持着距离,但在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汽车所需要的精加工逐渐被取代,传统车企的三大件——底盘、变速箱、发动机被干掉了两个,虽然依旧艰难,但是汽车的护城河已然消失。

如果将互联网的记忆往前翻,去年充斥屏幕的也还是特斯拉和蔚来的电池起火事件,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电池的安全问题逐渐被解决,特斯拉们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入场券和行业地位。新能源汽车悄悄进入了下半场。

“新能源造车下半场的核心,仍然是产品本身。”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