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元璟资本吴泳铭:涂鸦和智能浪潮下的“全球化新生代”

财经涂鸦 2021-03-19 08:48

Image

投资人代表祝贺涂鸦智能登陆纽交所。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北京时间3月18日晚间,IoT云平台「涂鸦智能」正式以“TUYA”为证券代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IoT云第一股”。

成立于2014年的涂鸦智能由王学集和陈燎罕联合创办,二人在大学期间就是校友,共同在大三时研发了PHPWind社区软件。2006年PHPWind迎来爆发式增长,2年后被阿里巴巴收购,王学集和陈燎罕也随之加入阿里,前者是阿里云首任总经理,后者则担任阿里云运营总监。

目前,涂鸦智能主要通过其开创的IoT云平台,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PaaS和SaaS产品。按设备数计算,涂鸦智能是全球IoT PaaS市场中业务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涂鸦智能拥有超过26.2万注册开发者、25.2万涂鸦赋能设备SKUs、2亿台Powered by Tuya智能设备,产品和服务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社区和地产、酒店、消费安防、公寓、商业照明等垂直行业和消费者。

可以说,涂鸦智能现在已是全球IoT行业的绝对头部企业。

鲜为人知的是,涂鸦智能在本次IPO认购发行中因倍受投资者、尤其是长线基金的青睐,其提前一天结束了认购;最终每股21美元的发行价,亦高于早前拟定发行区间的上限。

而若站在投资方的角度往前追溯,这是一个腾讯、高瓴都选择在这两年及时“补枪”的项目,他们都参与了IPO认购;此外,参与本次IPO发行认购的还有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老虎环球基金、加拿大养老基金CPPIB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他们均是首次入局。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值得投”的项目。

当下,国内几乎所有一线机构内部都有团队在看IoT赛道的机会。

或许,我们没有必要去用“失手”、“错过”之类的字眼来评价大家过去的判断。毕竟,每家机构、乃至每位投资人都有各自的投资方法论,“赚自己能力和认知内的钱”俨然已成为行业内的一种共识。

但至少,站在今天上市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不妨通过涂鸦智能早期投资机构——元璟资本的讲述,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万亿级的AIoT市场。

实际上,元璟资本现在AIoT产业链中的布局已相当深入。

Image

(元璟资本的AIoT产业布局)

除涂鸦智能外,元璟资本在AIoT产业中游还投资了语音智能平台定位的思必驰,其主要为智能车载、智能音箱、智能家电和机器人等诸多场景提供OS级别的语音平台支持以及定制语音芯片

而沿着涂鸦智能最活跃的几个下游应用品类,包括智能家电/能源管理、信息娱乐和家居安防等,元璟资本都有相应的新投资;此外,在AIoT产业的上游/生产制造环节,元璟资本也投资了捷配,其在敏捷生产和订单智能路由上已积累多年。

在涂鸦智能早期投资人、元璟资本董事长吴泳铭看来,今天的技术底层和市场接受程度使得AIoT市场产生了各类复杂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家庭、办公、制造业、服务业、公共设施服务等都具备万物智能互联互通的基础。

“我的判断是,需要AIoT连接的设备还具备上百倍以上增长的空间,也一定会孕育出更丰富的硬件和软件生态,以及基于生态之上的各类软件服务。”

Image元璟资本董事长吴泳铭(右)、合伙人刘毅然(左)与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合影

在涂鸦智能上市前夕,《IPO早知道》与元璟资本董事长吴泳铭、合伙人刘毅然二人,关于AIoT这个万亿级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增量空间展开了一次对话。

通过本次对话的分享,我们希望给关注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投资人有所启发。

以下系精编整理的对话节选:

Image

早期投资就是要承担不确定性

Q:元璟在非常早期就投资了涂鸦智能,当时选择投资涂鸦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泳铭我和学集(注: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在阿里共事过一段时间,我比较熟悉他的行业判断力、专注力以及做事的性格。

你也知道,早期投资有很多业务的方向是相对模糊的。但是,一个有过创业经验,并且依然毫不犹豫选择重新创业的leader和磨合成熟的团队非常难得。

同时,基于对IoT赛道的长期看好,我们在最早期的阶段和涂鸦搭建IoT平台之后进行了两轮投资。

Q: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最早投资涂鸦时,“人”这个维度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吴泳铭早期创业项目,其未来的业务路径是没有太高确定性的,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人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早期创业者的成功特质,我们内部经常复盘讨论,也许有几十个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矛盾的,甚至同一个特质在不同的人和场景上既可能是加分项也可能是减分项。

像涂鸦团队这样创业前有过共事经历的,彼此熟悉了解的团队会在业务的不确定性下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投资信心。

当然,因为我们团队在互联网产业的从业经历,元璟对很多互联网大公司出来的人才有更深的了解和更长时间的跟踪,这对我们判断创业项目也很有帮助,算是元璟的一个色。我们投资了不少类似涂鸦团队这样的阿里创业校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成为了代表。

Q:这种信心具体源于哪里?

吴泳铭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其一、创业非常早。

学集也许是因为温州人的天性,几乎刚毕业就开始创业,越早开始就会越早碰到问题,就有更快学习成长的能力;其他专业领域其实也一样,年龄越早就越比别人有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在体力脑力最好的时候解决事业路径中最重要的问题。

其二、之前有过一个创业经历,即使是有过小成功的创业经历也相当重要。

团队尝试过完整的创业历程,同时还希望能创造更大的事业,这一点对于创业者非常难得,也会非常珍贵,他们既有历史的积累经验也有更大的进取心,大概率会比之前的创业做的更好。

Q:创业早、拥有成功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是元璟更希望遇见的早期创业者?

吴泳铭我觉得也不完全是,至少对我们元璟而言,逻辑上是不会设置特别的画像和风格的。

其实,早期投资就是来承担不确定性的,就是要认可和理解奇怪的想法,理解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我们非常愿意和能够突破行业边界的创业团队沟通,所以不会设置特别的画像。

当然,我个人还是特别欢迎有创业的进取心、比较年轻、甚至学生年代就有创业经验或者想法的CEO,很欢迎有过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无论世俗如何定义他们的成败,中间的创业历程沟通起来一定很有意义。

Image

涂鸦的商业模式可看作是IoT时代的安卓

Q:作为陪伴涂鸦最久的投资人之一,站在您的角度,您认为涂鸦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几个选择是什么?毕竟,涂鸦是一个行业先驱者的角色。

刘毅然第一个是转型进入IoT领域,发现一开始的相册产品不合适后迅速果断的转型;第二个是选择平台模式,主攻PaaS产品,强调互联互通的平台价值,不再追求更重的total solution解决方案;第三在投资人的选择上也引入了知名的美国投资人,这对打开国际市场和树立国际形象都有帮助。

Q:涂鸦今天的全球表现非常突出,除了投资人带来的帮助外,还有哪些驱动因素?

毅然:一方面,诸多国际投资人对涂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涂鸦成功地发挥了中国供应链的强大实力以及团队来自云平台的资深基因,这样一个组合是独特和难得的。

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有成熟强大的IoT生产供应链,是全球各品牌的供应地。同时,长三角因为有阿里云这样的平台培养了大量的软件生态人才,所以涂鸦在杭州诞生壮大也就水到渠成。

另外一点,涂鸦在商业模式上准确解决了海外品牌的痛点,他们的定位帮助对接国内供应链,共同开发模组和产品,协调提供及时的响应和稳定的产品品质,这些都让海外品牌的合作变得更加顺畅。

Q:这种先行发力海外市场的打法给涂鸦带来了哪些益处?

毅然:国内的IoT出货量头部效应比国外稍微明显一些,国外在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更能发挥涂鸦的优势。反过来在国外市场的成功,和诸多世界级品牌的成功合作案例也会帮助他们在国内的扩展。

同时涂鸦的海外先发优势很明显,几年前就直面海外客户,很好的锻炼了团队并获取了合作伙伴的心智,这种先发优势和精准模式,配合双边网络效应的平台定位被进一步放大。

Q:您刚刚提到涂鸦的另一大核心竞争力在于主打PaaS产品,强调平台价值?

毅然:涂鸦模式的本质是保持对硬件供应链的强整合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有软硬结合的双重能力,但它的平台定位属性决定了他又不会去深入做具体供应链或具体某个垂直应用,因此给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Q:怎么去理解这里的“空间”二字?

毅然:我们都能够看到,涂鸦最主要的一个标签是Powered by Tuya,这个Powered By Tuya就和PC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个意思,Power代表着赋能的意思。

这本质上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标志,意味着凡是有这个标记的设备都可以充分兼容互联互通,在一个生态体系里被调用和协作,涂鸦对广大设备厂商的赋能减少了厂商的开发测试成本和消费者的使用门槛。

今天很多人称涂鸦的商业模式为“IoT时代的安卓”,就是因为他成功地连接了成千上万的IoT硬件上游厂商和下游的生态开发者,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行业的协议标准,我们估计他在全球智能家居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并且还在不断爬升。

这样一个互联互通平台的定位具有强大的网络效应,会吸引着更多品牌、消费者和开发者进入涂鸦的生态,头部效应会愈发明显。

Q:还能出现下一个涂鸦吗?

毅然:虽然这样的平台定位是比较稀缺的,后续创业公司未必都有同样的生态机会或者时代机会,但我们认为涂鸦的成功给后续IoT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第一、要坚持有软硬结合的能力,IoT领域纯软的定位是很难的,对硬件性能的充分理解和优化是IoT行业的必修课;

第二、要在智能化上下功夫。当每个智能设备有了链接属性,被联上网之后,他们也就有了一定的数据属性和流量属性,如何开发这些潜力决定了创业公司的高度。

第三、要有放眼全球的视野,有和国际渠道合作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国本土的供应链优势和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Image

软硬结合,全球视野

Q: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回过头去看,整个AIoT的发展速度,是否在某些方面超出了您当时投涂鸦时的预期?

吴泳铭五、六年前可能还没有AIoT这个名词,2015,2016年,涂鸦刚开始介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都还被叫做IoT领域。

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后,行业确实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具体体现在:IoT领域本身的技术进步;AI人工智能云计算包括云原生这些技术的进步以及被用户更广泛的接受;几个技术领域交汇在一起产生了AIoT这个新的市场。

刘毅然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AI能力的智能化正在带来更强大的功能,这在几年前是不好想象的。

几年前的IoT主要强调的还是互联互通/connectivity,主要是连接上线。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联网,C端的认知不再是简单的控制功能,而是有更复杂的AI功能出现。

Q:这种AI结合IoT的应用场景现在有哪些?

吴泳铭今天的技术底层和市场接受程度使得AIoT市场产生了各类复杂的应用场景,无论是家庭、办公、制造业、服务业,公共设施服务等等都具备万物智能互联互动的基础,需要AIoT连接的设备还具备上百倍增长的空间,也一定会孕育出更丰富的硬件和软件生态,以及基于生态之上的各类软件服务。

刘毅然我们元璟内部做过一个总结,可以和你分享一下:

Image

在某些强AI领域,比如以自动驾驶举例,还在产业化早期;而随着AI和硬件/IoT领域的结合程度逐渐成熟,依次排列着智能安防和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和语音识别技术有了很好的结合,并且有了Alexa和天猫精灵为代表的成熟产品;而AI边缘算力的提高和低功耗芯片的快速迭代使得AI在智能安防领域正在找到合适的性价比和商业模式。

Q:在与涂鸦一同成长的这几年里,你们对IoT的认知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毅然涂鸦的平台定位在元璟的IoT投资组合里是一个核心的位置。坦率地说,涂鸦确实让我们对很多产业趋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早的判断。

基于涂鸦产生的认知,我们沿着涂鸦最活跃的几个下游应用品类,譬如智能家电/能源管理,信息娱乐和家居安防,都已有相应的新投资。

Q:未来呢,怎么去判断AIoT产业的发展趋势?

刘毅然我们认为“软硬结合”将是下面一段时间一个很明确的趋势。

光靠纯流量或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机会正在迅速减少,新的创业公司必须要有强大的产品力,有软硬结合的产品能力,好产品还能自带品牌和流量,才能吸引消费者,这不局限在IoT领域。

所以我们欢迎“跨界”的团队勇于去畅想“新物种“,而且很多时候在技术迭代或产业变迁的周期中,很多现有产业玩家会受到自身业务的限制,反而没有像新创业公司更主动的拥抱变化。所以每次这样的博弈也是很有意思的过程。

像我们投的涂鸦、理想等都是这些成功跨界的“新物种”典范,这两家都到达了百亿美金的级别。

Q:要是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

泳铭首先,全球化是必然的。基于过去几十年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带动的全球用户和市场的更紧密的连接,从长周期角度看,市场一定在越来越全球化。

与此同时,一批更能用好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软件、硬件技术的新生代公司也在成为创新的全球化公司,这批公司正迅速产生并替代传统的跨国公司、跨国品牌。

显然,今天涂鸦智能的成功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Q:我们中国创业者能够发挥哪些方面的优势,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

吴泳铭从中国创业者的角度看:

第一、这二十多年的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高度竞争,给中国带来了也许是全球最多的科技人才,建立了最强大的新科技软件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

第二、世界工厂的积累和市场的高度竞争使得不管是在智能化制造,还是在生产供应链协同方面都催生了全球品类最全的协同体系、最高效的硬件供应链体系和人才体系。

以上两方面的叠加会带来巨大的创新浪潮,未来会产生一大批由中国人创造的全球化品牌。

在未来,不管是面向企业或者消费者的产品,更好的体验一定是来自软硬件技术最好的结合,为此,这些新生代品牌也需要搭建最好的软硬件人才团队,通过技术结合创造更好的体验来赢得市场,而整合好这些全球的科技和人才力量,也必须是一个全球化视野的团队才能做好。

我们非常期待看到一大批最全球化也是最本土化的新公司的成长。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