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重启赴港IPO:连续四年盈利在即,背靠众多明星资本,滴滴压力很大?
互联网出行平台嘀嗒出行在两次上市未果后,第三次冲击港交所IPO
2月20日,嘀嗒出行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书,这是其两次上市未果后,第三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此前,嘀嗒出行曾于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两度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但均未获得通过。此次嘀嗒出行IPO由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嘀嗒出行的总体毛利分别为6.24亿元、6.31亿元和3.20亿元,年毛利率则分别为82.7%、80.9%和74.6%。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0.654亿元。这意味着,虽然近3年持续受疫情影响,但自2019年首次盈利后,嘀嗒出行将几无悬念地实现连续四年盈利,这也充分体现了平台的“造血能力”。
从营收贡献来看,嘀嗒出行主要通过向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产生收益,其次是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同时也从广告及其他服务产生收益。其中,顺风车营收占比达到九成。报告期内,嘀嗒出行顺风车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9.1%、89.0%和91.1%。
虽然毛利和营收表现都算不错,但嘀嗒出行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务商,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型始终是轻资产的业务模式,不依赖大量资本投资或流量购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实现高于行业水平的毛利率的同时,过于单一的业务也存在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该公司的业务合规性也是一大不确定性因素,2016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知道意见》,认同顺风车式参与者互惠互利、并将之与网约车区分。因此,规管网约车的法律法规并适于顺风车服务。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嘀嗒出行也称, 公司面临顺风车市场法规有关的不确定性因素,不遵守法规、发牌制度发生变动可能对其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顺风车在全国366个城市开通服务,认证顺风车车主已达1240万名。从股权分布来看,嘀嗒出行5位联合创始人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及李跃军通过5brothers Limited持有公司33.11%股权。另外,蔚来资本、IDG资本、崇德资本、高瓴资本、京东、携程都是其股东,分别持股21.92%、10.43%、7.29%、4.23%、4.23%、2.92%。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