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光科创板IPO,2020年营收17.5亿元,代理业务占比较高
公开信息显示,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定于2022年2月16日召开2022年第8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将审核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光”)的首发事项,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凌云光是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的专业供应商,是我国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同时,公司代理销售境外知名品牌的视觉器件、光纤器件与仪器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公司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评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7月,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招股书,本次发行前姚毅直接持有公司 55.62%股份,姚毅配偶杨艺持有公司 6.54%股份,合计控制公司 62.16%股份,姚毅为公司控股股东,姚毅和杨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次IPO拟募集15亿元,主要用于工业人工智能太湖产业基地、工业人工智能算法与软件平台研发项目、先进光学与计算成像研发项目、科技与发展储备资金。
如今,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得益于宏观经济回暖、新基建投资增加、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制造业自动化推进等因素,预计 2020 年至 2023 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销售额将以 27.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销售额将达296亿元。
报告期内,凌云光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06亿元、14.31亿元、17.55亿元、11.3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720.05万元、1643.80万元、1.10亿元、5393.31万元。
报告期内,凌云光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1.43%、34.29%、34.57%和 33.57%,主要依靠自主业务,总体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凌云光的主营业务是机器视觉产品和光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以可配置视觉系统和智能视觉装备产品为主。报告期内,公司自主业务占比先降后升,主要原因在于:受广电行业面临用户增长乏力、IPTV 与移动宽带冲击严重的影响,公司战略性收缩了光接入网业务,光接入网业务收入和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在机器视觉领域的研发投入,机器视觉自主业务收入呈增长趋势。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按其来源包括自主和代理两大部分,其中,代理业务收入分别为 5.66亿元、6.42亿元、8.18亿元、4.3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0.26%、44.89%、46.60%和 38.60%,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如果外部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例如境外厂商取消与公司的合作,或下游终端客户直接向境外厂商采购,公司的代理业务将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经营业绩下滑。
在工业人工智能的时代潮流下,行业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新兴厂商、甚至传统自动化企业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由于公司产品对应的下游应用场景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持续投入研发,将新技术快速转化为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不然不利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统计,2020 年在参与统计的企业(不包括基恩士、康耐视、精测电子、华兴源创、Young Woo DSP 和 ISRA VISION)中,凌云光为中国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排名第一的企业。报告期内,凌云光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2亿元、1.54亿元、1.76亿元、1.30亿元,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此外,报告期内,凌云光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及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08亿元、4.84亿元、6.01亿元、7.96亿元,其中逾期一年以上余额分别为 6043.63万元、5374.46万元、2055.82万元、5388.81万元,占比 11.89%、11.11%、3.42%和 6.77%。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有所增长,且由于部分客户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为严格,造成应收账款逾期。
结语
工业人工智能的战略机遇已经到来,凌云光为首的公司需要持续以先进光学成像、软件与算法、自动化等技术创新为基础,做强自主核心器件,提升对客户多变需求的服务能力,且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以丰富收入与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