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不止”,本轮全球债券负收益率周期走向终焉

格隆汇 2022-02-11 00:01

最近有一个比较异常的信号,从上周五开始,国债市场的抛售热潮,降临在全球众多经济体中,短、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全线上涨。

首先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被视作全球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一根定海神针,从2020年7月起,就开始持续走高。以目前的走势来看,大概率会破2%,对后续风险资产定价产生深刻影响。

消息面上,美国将在周四公布1月CPI数据,市场忧虑通胀可能超出预期,导致美联储态度更加鹰派,进而超预期加息,美债收益率因此上涨。

其次是日本和德国,这两个主要的负收益率债券国家自上周五起,5年期国债收益率数年来首次转为正值。其中,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0.206%,刷新2016年初以来的最高纪录。

此外,在澳洲,国债市场也遭到重锤,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涨至2.13%,为2020年3月以来的高点。

而在整个欧洲,自2020年12月触及峰值,负收益率债券的规模已经下降80%,总额为1.9万亿美元。

同时,全球数量庞大的负收益率债券总额,也大幅缩水至4.9万亿美元,创2015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若各国货币政策趋向正常化的预估成真,本轮债券负收益率的周期,可能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01

美联储自卖自夸

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其实相当于美元的资金成本。

而美钞在过去一百年的总量,有五分之一都是在最近两年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债收益率应该下降才对,现在升这么多是很奇怪的。

美国货币总量,来源:川财证券

美联储曾宣称,这是因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信心足,所以导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作为全球最大的卖方,这明显有些自卖自夸之嫌。

要知道,在漂亮国疫情最糟糕的时候,国债收益率一样在上升,这和经济复苏信心之间,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

按照历史规律,美联储降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下降;若是加息,就会上升。

同时,这个指标,还有一个“先行”效应。比如,现在美联储还没有开始加息,但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持续走高。

这其实已经实质性地起到一个变相加息的效果,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

但这个预期,不可能太高,存在一个心理临界点。

花旗的临界点设置在1.7%,摩根大通则认为临界点在2%。普遍来看,国际金融市场认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临界点在1.5%。

一旦超过这个值,就代表着全球通胀预期上升。最近两天美债抛售热潮虽有稍许缓和,但目前的收益率仍高达1.927%,已经超出大多数机构的预期。

而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1 月份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7.2%,这是1982年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通胀飙涨,就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的最大原因。

美国CPI与核心CPI月度同比涨幅,来源:Wind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大量的对冲基金,可能会根据策略需要,做空美国国债期货,这个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会加速上升。

而债券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越不值钱。届时,美股疯涨的泡沫化估值,以及海量美钞带来的巨大流动性,就有可能被戳破。

目前,部分华尔街大行的预测非常激进,对美联储和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越来越强。比如,美国银行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加息7次,每次25个基点,而且明年还将加息4次。

此外,强劲的就业数据也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开始行动。

上周五,美国公布非农数据,1月新增46.7万个工作岗位,几乎是预期的4倍,市场为之震动,对美国经济过热的猜测也喧嚣尘上。

紧缩政策的加速实施,迫在眉睫。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来源:Wind

02

欧央行鹰爪锋锐

出于对通胀的担忧,继去年12月把基准从0.1%上调至0.25%,上周四,英国央行再次宣布加息至0.5%。

英国央行连续加息,来源:Wind,国金证券

欧洲央行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同样在上周四,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承认通胀前景存在上行风险,不排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一改上个月坚称今年不加息的口风。

但正如离弦的箭,发出去了很难收得回。

从期货市场目前的价格来看,到今年年底,欧盟货币政策利率将接近0,而不是最近两年-0.5%的水平。

比如,在意大利,两年期借贷成本已经涨至0.4%,远远比去年12月的-0.2%要高。

来源:Wind,平安证券

这肯定会让欧元区的投资者们感到恐慌,因为他们已经过于依赖央行给金融市场提供的大量流动性。

但这更意味着,全球各个经济体,将陆续进入收缩时代。

据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预测,到今年4月,将有合计GDP占全球约一半的国家已经加息。

上周,捷克把基准利率上调至欧盟最高水平,巴西也连续第三次加息150个基点。本周,秘鲁、墨西哥、波兰和俄罗斯等国,都有可能会继续采取紧缩行动。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全球货币政策,正在经历90年代以后的最大规模紧缩,最终可能会终结被宽松政策放大的金融市场疫情繁荣时期。

03

唯中国险中企稳

这是有现实需求支撑的。

而最近两年的大宗商品价格疯涨,供应链收缩是一方面,但根本原因还是来自海量美钞的放水。

华尔街资本试图通过炒作大宗商品价格,对我们输入性通胀,而且也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不过好在我们早早控制住了疫情,从2020年开始就持续小幅度收紧资金面。

所以可以看到,虽然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5月份就开始上涨,比美国还要早几个月,从2.51%升到3.287%,更先起到“先行”作用。但从2021年初到现在,一直在持续下降。

到此,我们或许能把那句话重新说出来了,“我大明天下无敌”。纵观世界各国,只有中国稳下来了,虽然过程有些艰辛。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大国博弈。

放出去的海量美钞,最终通过对美国本土输入性通胀,进行反噬,再也难以如从前那样收割世界。

现在中美博弈的焦点,在于谁先被引爆内部危机。如今的结果就是,美联储下个月要加息,戳破自身的泡沫。

在这场史诗级的经济博弈中,是中国略胜一筹。

04

尾声

最近,日本有一项备受关注的经济提振举措:针对18岁以下孩童,每人发放10万日元抗疫补助金。

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虽称不上雪中送炭,但也算是一场及时雨。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