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外企来华取经——专访麦肯锡中国区总裁倪以理
咨询公司在业界就好像是一个为企业看病问诊的医生,而麦肯锡就是这个行业里的“名医”。
但在30年前,麦肯锡刚刚进驻中国的时候,不少人对这家企业提出了质疑,“这个‘洋医生’哪里能治得好中国企业的病?”不仅如此,更有人连麦肯锡是一家怎样的企业都不知道,甚至以为“这家公司与麦当劳有什么关系,也是卖汉堡的吗”?
30年后,这家世界级的王牌咨询公司用自己的专业态度,在中国打响了名气,成为众多大型企业心中的“金牌医生”。正如麦肯锡中国区总裁倪以理(Joe Ngai)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那样,“我们现在是‘中医’、‘西医’都学会了,并且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真正能治病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经验”越发吃香30年前,因为全球化进程加速,麦肯锡开始跟随自己的客户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麦肯锡收获了更多本地的客户和朋友。
倪以理不禁感叹中国的变化越来越大。他表示,“此前是中国企业向外国企业取经,而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学习中国经验。”
他认为,中国企业能够越做越强大,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中国产业不断升级、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改变,都带动了中国企业不断升级。
其次,不管是国内企业间还是与国外企业的不断竞争都可以促进中国企业改革、创新,然后思考新的盈利模式、发掘新的市场。“以前大家更多的会认为民营企业发展比国企快,但是最近几年国企发展的脚步也变快了,在科技投入、管理改革上,国企也越来越重视。”倪以理表示。
最后一个原因是全球化。倪以理表示,中国企业是全球化进程中变化最快的一个部分。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几个星期之前,麦肯锡邀请了全球约30家公司的CEO到中国参观中国的企业,并与他们做了访谈。三天后,这些CEO都表示中国发展很快,在自己的国家很难想象,并且也从中国这些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倪以理表示,麦肯锡很兴奋看到中国企业能有如今这样的发展。“以前更多的是强调要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来,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依靠麦肯锡这个全球化的平台来向中国企业取经,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的骄傲”。
人才是企业发展关键在采访过程中,倪以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最多的就是人才。人才不仅仅是麦肯锡落地中国的关键,也是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事实上,作为麦肯锡中国区的掌舵人,倪以理本身也是麦肯锡人才的代名词。倪以理15岁赴美国高中读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考进哈佛大学,仅用7年时间就完成了经济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法学博士的学位。毕业后,年仅25岁的倪以理选择了在美国和亚洲的互联网行业创业。虽然两年后因互联网泡沫破裂创业失败,但是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投身职场,并于2002年加入麦肯锡。5年后,2007年,倪以理成为麦肯锡香港区总经理,十年后,成为麦肯锡中国区的掌舵人,负责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和台北和成都分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合伙人、咨询顾问、行业专家及支持人员。
精英中的精英(Best of best)一直以来也是业界对麦肯锡的评价,因此,在30年前麦肯锡落地中国时,寻找本地精英便成为麦肯锡本土化的关键一步。
倪以理告诉记者,一开始,麦肯锡并没有本土的合伙人,更多的是从不同地区调来的合伙人。1993年,麦肯锡在上海、北京设立办公室,刚好遇到大学毕业季,那时被招进来的大学生后来成为了麦肯锡第一批本土合伙人,此后在中国区,便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合伙人加入。倪以理对记者强调,麦肯锡是一个合伙人制度的公司,在中国本地化过程中,拥有中国的合伙人对于麦肯锡在中国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有了本土化的合伙人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他还告诉记者,现在麦肯锡中国区,已经拥有了六七成的中国合伙人,这也与麦肯锡在中国区的客户占比数量相近。
这些本土化的人才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倪以理告诉记者,本土化的人才丰富了麦肯锡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获得一批中国本土的企业客户。“刚开始,麦肯锡刚好遇到了第一批本地客户要去港股上市,拥有了本土化的人才,麦肯锡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去调整组织架构、内部的管理模式,以及帮助他们将制度做得更加的透明化。近30年的时间里,麦肯锡也和中国企业一起发展,帮助了更多的中国企业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
倪以理很自豪地对记者说,“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麦肯锡真正做到了将最好的东西给到客户,兑现了给客户的承诺,这也是麦肯锡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
走出去也要学会本土化在专访过程中,倪以理还和《国际金融报》记者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到国外发展。但事实上,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路仍充满荆棘。
他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有很多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都希望走出去,但压力很大,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面对的是新环境、新的游戏规则。所以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也必须要学会本土化。
倪以理认为,第一,要重视本土化的人才。他举例分析到,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开会时的语言文化问题。企业如果想要国际化,就需要将外国的人才纳入到核心团队中,大胆启用国外人才是企业在国外落地时避免水土不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因为他们更能深入了解当地的状况。
第二,要研究清楚国外的游戏规则,了解当地的政策,思考怎样能够更好地与当地政府合作。倪以理表示,走出去的企业需要有耐性,也要有学习和研究精神,敢于尝试新的方法。麦肯锡也经常和企业强调,有一些方法尝试了可能行不通,就需要去研究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有耐性、沉下心来研究的。
第三,倪以理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做好并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实国外有很多成熟的企业,在当地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的渠道,有时候,收购合并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过程,所以中国企业需要学习将收购合并变成一个核心能力。过程中肯定会面对失败,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然后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