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能新材转战创业板:2020年营收2.65亿元,研发费用率不足5%
近日,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熵能新材”)递表深交所获受理,拟在创业板上市,本次IPO,公司计划募资2.75亿元,民生证券为其保荐人。
熵能新材曾是新三板挂牌公司,2014年10月9日挂牌新三板,自2017年9月11日起终止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熵能新材曾于2021年6月29日申报科创板,但不足一个半月便主动撤销申请,并在四个月后转战创业板,两次申报中,熵能新材都强调自己的科创属性和研发能力,但实际上,公司的研发占比不足5%,甚至逐年下滑,达不到科创板的标准。
招股书显示,熵能新材的实际控制人为石建伟、刘辉和周亮三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61.66%的股份,石建伟合计控制公司37.16%的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刘辉和周亮分别控制公司12.8%、11.69%的股份,是第二、第三大股东。
1
研发投入逐年下滑
熵能新材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助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驱动型企业,自主研发并生产出抗滴落剂、增韧剂和聚合物加工助剂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工程塑料和通用塑料等行业。
高分子材料助剂是材料功能化、轻量化、环保化的关键助剂,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熵能新材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主要应用于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等行业,2019年,我国工程塑料行业需求量已达到590万吨,同比增长5.6%。
受益于下游需求量攀升,熵能新材报告期内营收稳步增长,分别为1.5亿元、2.03亿元、2.65亿元和1.78亿元,同期净利润为805.04万元、2591.15万元、5498.71万元和2623.17万元。
毛利率方面,公司2018-2021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82%、29.47%、37.88%和 29.92%,呈先升后降态势,2021年上半年受全球流动性宽松和全球疫情反复导致供需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使得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
细分来看,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于抗滴落剂、增韧剂及聚合物加工助剂和其他,其中,抗滴落剂式是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7499.3万元、9554.22万元、1.19亿元和8930.74万元,占比营收50.06%、47.1%、44.85%和50.07%。
公司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经销和ODM模式,并以直销模式为主。其中大中型厂商客户主要采用直销的模式,中小型客户和境外客户主要采用经销的模式,部分特殊要求的客户采用ODM的模式。
报告期内,熵能新材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营收分别为45.56%、46.02%、42.46%和42.29%,2021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包括SABIC、锦湖日丽、广州雄迈、格雷蒙和创美科技。
招股书显示,熵能新材是一家科技驱动的成长型创新企业,但其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均不足千万元,分别为711.36万元、879.55万元、982.26万元和583.25万元,占比逐年下滑,且均不及营收的5%。
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熵能新材研发费用率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1年上半年,剔除瑞丰高材的影响,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3.37%),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产业发展迅速,倘若公司在技术创新上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将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2
存在对赌协议
从招股书得知,熵能新材存在履行对赌协议风险。
2017年10月,公司向杨少伟、巩爱华等共14名投资者合计增发539.7万股,2020年9月,公司向广州睿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广州睿信”)增发15万股,上述外部投资者均就增资事项分别与公司实际控制人签署了《股份回购之协议书》。
按《股份回购之协议书》约定,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与14名外部投资者的约定时间为增资完成之日起5年;与广州睿信的约定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若熵能新材未能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则上述外部投资者有权要求实际控制人按照协议约定回购其增资的股份,如果熵能新材被上交所或深交所的上市公司收购,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豁免回购义务。
协议还约定,熵能新材启动IPO申报之日起,上述14名自然人投资者相关股份回购条款可中止执行,广州睿信的股份回购协议自动失效,直至发行人IPO失败后方可执行或条款自动恢复并视为自始有效。
对赌条款虽不涉及熵能新材的利益,但是如果未能在约定时间完成对赌约定,触发回购条款,现有股东持股比例存在可能变化的风险。
3
结语
随着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需求量上涨,熵能新材的高分子材料助剂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不断下滑,或不利于保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还存在对赌协议,此次IPO能否成功上市对公司而言将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