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迎“开门红”,布局相关ETF的时机到了?

国际金融报 2021-12-02 00:01

港股市场迎来了12月的开门红,12月1日,恒生指数涨0.78%,恒生科技指数涨0.5%。但此前几日的走势并不好,受到政策面和疫情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自11月中旬以来连续震荡下跌。

港股市场近期连续下跌,恒指遭遇了三连阴跌之后,今日收盘终于收阳。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2月1日,恒生指数涨0.78%,报23658.92点,此前曾一度跌至年内低点23175.37点。港股类ETF也在今日小幅反弹,截至今日收盘,除煤炭能源、文娱等ETF外,恒生互联网、港股通、H股等跟踪港股市场指数的ETF涨幅居前。

提到港股市场,很多投资者的印象便是“估值洼地”。事实上,关于港股低估值的讨论在近两年不断涌现,但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港股市场并没有走出业界所期待的表现,相反,恒生指数成为了全球主流股票指数中走势最弱的一个。

但从各家公募的产品布局上来看,对港股市场一直保持着关注,下半年很多基金经理都选择将投资范围扩大至港股,近半个月,还将有6只主投港股市场的新基金开售。

港股超跌迎反弹

港股市场迎来了12月的开门红,12月1日,恒生指数涨0.78%,恒生科技指数涨0.5%。但此前几日的走势并不好,受到政策面和疫情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自11月中旬以来连续震荡下跌。

虽然恒生指数在今日迎来反弹,但今年以来整体走势与其他主流股票指数相比明显偏弱,截至12月1日,恒生指数年内下跌13.12%,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下跌21.53%,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99%,创业板指数上涨17.1%。

港股一直低迷,这让投资港股市场的ETF也在今年走出过山车般的表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今年以来,除教育ETF外,恒生互联网、中概互联恒生国企、恒生科技等多只跟踪港股市场指数的ETF,场内跌幅均超过了20%。

12月1日,上述提及的多只港股类ETF场内表现均迎来了小幅反弹,恒生互联网ETF港股通50ETF单日上涨接近2%,其余港股类ETF也有同类居前涨幅表现。但不少投资者还是表示,今年投资港股主题基金就是被市场给狠狠地教育了,接下来是否要再投此类基金,会变得更加谨慎。

虽然基民谨慎,但基金公司依旧看多港股市场。《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下半年以来,有些基金已经将投资范围扩大至港股市场,有些基金公司的港股主题基金还在等候发行。数据显示,目前有5家基金公司旗下6只港股主题基金等候发行,包括主动权益类和ETF。

低估值就能买吗?

港股在今年的表现整体呈震荡下跌,自从春节之后便一直低迷,11月的最后1个交易日,恒生指数一度跌至年内新低,恒生国企指数也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关于港股何时恢复上涨趋势,低估值是否值得配置的言论再次在市场广泛传播。

兴业证券知名港股分析师张忆东团队称,港股2022年有望出现“找寻自信式”恢复性上涨,恒指有望触摸三万点。

“目前来看,超跌的港股,正是布局的好时机,投资性价比极高。”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有三点依据:

监管政策影响逐渐出清。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强监管接踵而来,让港股互联网板块一再下挫。然而,凡事有好有坏,当前政策监管的主旨在于维护互联网行业的长周期健康、有序发展,长远来看国内互联网板块仍具备投资价值。监管政策影响逐渐出清之日,就是价值回归之时。

估值相对低位。11月30日收盘,恒生指数的市净率(pb)仅为1.05,已经很接近1的破净关口了。破净,意味着买下股票之后,只需卖掉公司的总资产就会回本。恒指历史上有3次破净,分别发生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16年初的A股熔断、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就算是2008年经济危机,恒生指数也只是跌到了pb1.08。总结前几次经验,恒指破净之后往往会暴力反弹。目前恒指市净率近乎1,可以确定的是,恒指即使还要跌,也没有多少空间了,底部特征越来越明显,大家耐心等待就好。

外资投行积极看好。近日,高盛提出将离岸中国股市的投资评级由标配提升为超配,预计2022年离岸中国股市将会达到16%的投资回报。高盛特别提到,海外中概股大幅回调之后会进入下一阶段——“希望”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股票回报不错,但是推动力并非盈利增长,而是估值提升。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短期港股走势持保守态度。金百临咨询首席分析师秦洪告诉记者,港股是离岸市场,受外围市场的影响较大。所以,今日(12月1日)的反弹可能与美股的期指反弹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前期的调整也与外围市场受疫情反复而调整的因素有关。另外,港股大市值品种主要是大型科技股,也因为政策因素而调整,这也是近期港股调整的一个因子。对于未来而言,港股是离岸市场,低估是常态。而且,港股的大型科技股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领域,与当前我国的硬科技产业发展态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港股在一段时间内,难有大的作为。

记者:夏悦超

编辑:陈偲

责任编辑:毕丹丹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