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洞察|元宇宙概念加持!商汤科技“新潜力”启程?

财华社 2021-11-27 00:01

雷军曾言: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在元宇宙概念如火如荼之际,“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在聆讯资料中,商汤科技共有47次提及“元宇宙”,较首次递交申请资料的42次,多出了5次。可见商汤科技对“元宇宙”的重视程度。此外,商汤科技在聆讯资料中,还自称其为“亚洲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

在招股书中,商汤科技表示“我们的SenseMARS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是第一家帮助移动应用程序实现交互式增强现实及混合现实效果的人工智能公司。”

站在元宇宙的风口,商汤科技注意力向“元宇宙”倾斜,意欲何为呢?

商汤奔赴港股,映射出困境中的“AI四小龙”

在“元宇宙概念”相关题材未爆火之前,商汤科技已经是多概念傍身。例如,“人工智能”独角兽、“AI四小龙”、“视觉AI”等概念股成分中均有商汤科技的身影。

纵然“概念”众多,商汤科技始终离不开“AI”这两字。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人工智能(AI)软件公司。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三家视觉领域的AI创业公司一并被称为“AI四小龙”。这也是“AI四小龙”概念的由来。

不同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从技术概念到产品服务落地,“AI四小龙”各有自己的定位及发展方向。老大哥商汤科技坚持走AI平台型服务路线,旷视科技拓疆AI物联网领域,依图科技加码AI医疗器械领域,云从科技专注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相同的是,目前“AI四小龙”都在为登陆资本市场而做最后的冲刺。其中,云从科技和旷视科技已经A股科创板过会,依图科技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目前上市地点待定中,而商汤科技则选择登陆港交所,8月27日递表申请书,11月22日通过聆讯。目前,商汤科技登陆港股主板市场仅差临门一脚,待其发布全球发售资料进行招股,便可选个良辰吉日敲锣上市,有望成为“港股元宇宙赋能平台第一股”。

“AI四小龙”集体奔赴资本市场背后,正折射出AI商业化困难、技术落地存在诸多瓶颈的困境。这也是为何“AI四小龙”各自会选择更细分、更容易商业化的赛道,谋求新业务增长点的原因所在。

特别是,技术较高的商汤科技,即便在多个细分领域尝试产品落地,但找不到成熟的技术落地场景及稳定的变现模式,企业难赚到钱,就难以为下一个商业化应用场景落地注入更多的现金流,倘若一直烧资本人(上市前投资者)的钱也不是办法,毕竟资本家们往往讲究的是可预见回报,一旦项目无法为他们带来预想投资回报,AI企业想让他们继续追投是很难。这会导致AI企业陷入两难的局面。

登陆二级市场,则可促成“两全其美”,即为资本方股权变现创造无限可能,又为AI企业注入可观的现金流,同时拓宽企业自身融资渠道,企业可继续朝着自己想要的“诗和远方”奔去。

元宇宙:商汤科技的“新赌注”?

商汤科技在招股资料中多次提及“元宇宙”三个字,并非是其在“蹭热点”,而是,商汤科技具备这样的实力及技术。

实际上,按照当期定义“元宇宙”指的是物理世界、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在共享数字空间中的融合。

人工智能则是元宇宙的关键。

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创造在线环境,让人们在元宇宙中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培养他们的创作冲动。人们或许很快就会习惯与人工智能生物共享元宇宙环境,比如想要放松时,就可与人工智能打网球或玩国际象棋游戏等等。

元宇宙概念早在前几年就存在了。最近如此之火,是马克扎克伯格将脸书改名为“Meta”(元宇宙的英文前缀)以来,元宇宙话题导火索才被点燃,资本顺势而上,将云宇宙概念股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爆炒,让不少投资人犹如梦回2016-2017年炒作AI概念股的情形。

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以及“亚洲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的商汤科技,自然而然不会放过这样的风口,在招股资料中多次提及元宇宙,甚至募集资金加速在元宇宙的布局,自然不为过。

具体而言,目前,商汤科技主要软件平台为企业方舟(面向智慧商业)、城市方舟(面向智慧城市)、面向智慧生活的SenseME、SenseMARS、SenseCare,以及一个面向智能汽车的“绝影平台”。其中,面向智慧生活的SenseME、SenseMARS和SenseCare软件平台,是商汤科技在元宇宙领域谋求突围及新业务增长点的关键平台。

在招股书中,商汤科技认为“人工智能模型能实现内容生成,包括物理空间的三维重建、虚拟化身和软件智能体,以实现元宇宙的创建。”

那么,如何将物理空间重建、生成虚拟化身及软件智能体,进而构建出元宇宙场景呢?

商汤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是通过SenseMARS平台。

由于商汤科技通过SenseMARS平台构建的元宇宙场景提及的篇幅及信息量很大,笔者在技术及细节方面,无法一一道个干净。对此,笔者通过其三种核心元素,大体描述下商汤科技聚焦元宇宙构建的应用场景。想深度了解读者,可点击下方商汤科技的招股书链接,自主进行查阅。

实际上,商汤科技的SenseMARS平台充当元宇宙的技术赋能平台,通过SenseMARS Reconstruction、SenseMARS Avatar及SenseMARS Agent三种核心元素,支持沉浸式和交互式的元宇宙体验。

图源:商汤科技招股书

SenseMARS Reconstruction通过3D重建技术实现了物理世界的数字重构;

SenseMARS Avatar为人们创建虚拟化身(可理解为“虚拟人物”),并提供一个进入虚拟世界的界面;

SenseMARS Agent生成软件智能体,可与数字世界中的人交互。可理解为,人机交互,即通过语音、手势、姿势及视线的感知等指令实现智能人机交互。

通过以上三种核心元素的结合,可在云端创造一个数字世界,可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缝融合,并与软件智能体及彼此的虚拟化身进行互动。

对于元宇宙未来的发展前景,商汤科技与A股某些元宇宙概念股一样,十分的看好,并给予了厚望。在招股书中,商汤科技认为元宇宙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公司将会继续提升SenseMARS上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功能和能力,夯实客户基础,建立更完整的研发生态,以巩固公司在元宇宙领域的领先地位。

回到当下,云宇宙能在此时如此之火,很大程度是人工智能底层技术日渐成熟的结果,是现实与虚拟密切融合的载体。固然元宇宙拥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元宇宙产业整体还处于早期阶段,当前算力、网络、设备等技术能否支持元宇宙的发展还有待检验。

诚然,商汤科技虽然作为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但是目前元宇宙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公司想在元宇宙方面大有所为,恐面临的调整重重。毕竟,元宇宙产业的发展还需设备、芯片、移动应用和游戏开发商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构建多层基础设施,推动元宇宙更多商业化场景的落地及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此外,商汤科技虽有充当“第一吃螃蟹”的勇气,但想吃到元宇宙第一口“蛋糕”的人,可不只有商汤科技一家。未来如何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商汤科技需要跨过去的另一个槛。

元宇宙尚处摸索阶段,亏损依旧

从虚拟的元宇宙世界回到现实。商汤科技如何摆脱亏损的窘境,才是此次赴港上市谋求解局的首要任务。

据商汤科技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8.53亿元、30.26亿元、34.46亿元及16.52亿元,2018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4%。

收入按业务划分,元宇宙的技术赋能平台SenseMARS所处的智慧生活业务并非是商汤科技的核心业务。其核心业务主要是智慧商业(即企业方舟平台)和智慧城市(即城市方舟平台)两大业务。

截至2020年,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慧汽车四大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43.1%、39.7%、12.6%及4.6%。

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净亏损分别为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及37.13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243亿元。比起旷视科技的165亿元,商汤科技243亿元的账面亏损,不枉费别人称其为“大哥”。

为啥这钱越亏越多了呢?

唯一能帮“AI四小龙”找到靠谱的解释是“战略性亏损”,就好比早期处于模式阶段的京东、美团等新经济企业巨头。

首先,当前拥有高毛利率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赚的钱赶不上研发投入的钱,已经成为常态,在AI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

据数据显示,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每年的研发费用均占当年总营收的50%以上,甚至超过100%比例的也大有人在。这里说的超100%,就是商汤科技。

据招股书数显示,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研发开支为17.71亿元,约占总收入比重的107.3%。据商汤科技披露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研发开支复合增长率为70%,远高于营收复合年增速的36.4%。三年半时间里,商汤科技累计研发开支高达69.9亿元。

至于研发开支占比如此之高,商汤科技在招股书解释是,研发队伍壮大了,雇员福利开支(主要包括薪资及花红及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也加大了。截至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共有3,593名技术研发人员,雇员福利开支(研发开支)为12.85亿元,占研发开支的72.5%,而2018年该比例仅有60.4%。

尾语:

号称“亚洲最大的元宇宙赋能平台之一”的商汤科技,即将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元宇宙概念板块新成员。

在登陆港交所之前,商汤科技还将面临一个“挑战”。

今年下半年以来,“破发寒流”突降港股IPO市场,打新及看涨次新股的投资情绪极其低迷。在此背景之下,商汤科技该如何借助当前元宇宙的“火”,驱散“破发”寒流,点燃IPO打新的热情,带领打新投资者“喝汤吃肉”呢?

一枝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