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吴佳青:优化构建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

国际金融报 2021-11-12 00:01

目前中国市场的ESG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受访者认为,不必对“洗绿”有过多的担心,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ESG重视程度,加强信息披露、统一标准,金融机构在助力推动ESG在中国认知、实践等方面“大有作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入国际世贸组织20周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政策,“开足马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国际评级公司视角来看,中国企业、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认知情况有何变化,绿色转型“国际化”之路还要做哪些工作?

近日,MSCI大中华区营运决策委员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吴佳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整体ESG评级提升,尤其“3060目标”提出后,更重视ESG并纳入公司整体战略范围。中国ESG数据不断优化,MSCI采集本土化数据并将中国特色内容纳入评级框架。

吴佳青指出,目前中国市场的ESG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必对“洗绿”有过多的担心,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ESG重视程度,加强信息披露、统一标准,金融机构在助力推动ESG在中国认知、实践等方面“大有作为”。

中国上市企业愈加重视ESG

《国际金融报》:对比来看,近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ESG评级情况如何?尤其是“双碳”政策出来后,ESG管理方面整体情况如何?

吴佳青:对于中国公司,MSCI的评级历史比较长。随着A股在2018年纳入之后,MSCI的ESG评估已经覆盖到了四五百家A股公司,加上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公司,覆盖量大概有600-700多家中国公司。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可以看到中国的上市公司展示出了非常强劲的上升动能,整体的ESG评级也在提升,CCC和B级公司的数量和比例在减少,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向中间段,并且也出现了一些ESG评级在全球领先的公司。

MSCI一直和上市公司保持着非常积极的沟通,并且通过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协会等,给很多的上市公司提供MSCI的ESG评级模型整体介绍,唤起他们的重视。同时,为了确保独立性,MSCI不会给上市公司提供评级提升的建议和咨询提升评级的建议与咨询服务,但MSCI提供透明度,将评级报告免费分享给被评级的公司,鼓励沟通和意见反馈。当然,如果MSCI搜集信息的过程存在失误,他们也可以积极进行反馈。

近几年中国的上市公司对此越来越重视,更希望与MSCI进行沟通,了解自己评级以及反馈自己的数据更新。这样的沟通回复率在2018年以前大概只有14%左右,到2020年底已经增长到了30%,基本跟新兴市场是持平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展示出中国上市公司在这个问题上越来越重视,有些上市公司评级提升之后会去公司网站上做公告,并不是把ESG作为面子工程或者只是公共关系管理部分,而是作为公司整体战略考量。

采集本土数据展现中国特色

《国际金融报》:中国ESG投资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在推动ESG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主流化方面有哪些建议?

吴佳青:这几年国内的ESG基金不管是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一些头部的基金公司也非常用心地构建自己内部的ESG投研团队,运用ESG变量进行风险控制和选股。但也有一些基金为了追逐热点给基金取一些和ESG有关的名字。大体上来看,MSCI还是有更多的基金公司是将ESG与自己的投研过程做整合,认真从事ESG分析,以提升超额收益。

欧洲现在就有《欧盟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投资者构建一个ESG或者绿色的基金产品在市场上公开发售,需要披露持仓里有多少比例投资在绿色产业、多少比例投资在化石燃料相关的产业,是否和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不过,目前中国国内不管是资金体量、投资规模还是企业发展都还有一定距离,不需要对洗绿有过多的担心。更多地还是要去推动企业多披露、多沟通、多重视,那么他们的商业行为也会慢慢转变,这对环境生态和投资回报都可以有较好的影响。

其实从数据来讲,可以看到中国市场ESG相关的数据在不断地优化,MSCI在进行评级数据的获取或者优化中国的ESG评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本土化数据采集,以及把一些中国特色的内容纳入到MSCI的评级框架里面去进行考量。比如说,对于“十四五”规划里面的一些内容,以及很多政府网站上发布的关于企业的数据和要求都会纳入到MSCI的评级体系里面去进行全面地考虑。MSCI是全球统一的模型,但也会尽量多地进行本土化数据的采集,把中国相关的特色在我们的评级里面有所展示和体现,这是MSCI在不断地推进的工作。

入世20年中国市场吸引力巨大

《国际金融报》:中国加入WTO刚好20年,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变化?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

吴佳青: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里高速增长,到2024年将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19%的贡献。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继续增长(2.3%),并且预计2021年的增长率领先世界。到现在为止,随着中国A股纳入因子达到20%,目前整个中国概念股在新兴市场的权重已经从2009年12月的18%增至2021年6月的38%,同时外资加入中国A股市场的比例也从2%到了4%。过去四年(2016年末至2020年末),外资所持A股市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50%,在2021年6月底达到5800亿美元。这些数据都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先后宣布并推动了50多条具体开放措施,包括大幅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彻底取消了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等。

MSCI近期推出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填补了中国A股市场对外资投资的一个系统性的空白,为外资投资中国市场提供了对冲工具。长期来看,有助提升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国际资本进入A股的积极性,扩大A股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影响力,是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同时,中国的4家资管巨头近期发行了基于该指数的ETF产品,也有助于发展成一个海内海外现货期货的生态圈。MSCI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开放充满期待,也期望引进世界一流的投资工具和解决方案,参与实现中国的发展,让国内投资者收获资本市场开放的红利和真正的中长期收益。

金融机构助力跨国绿色金融合作

《国际金融报》:在推动跨国绿色金融合作方面有何建议?

吴佳青:要推动跨国绿色金融合作,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为此助力:

第一,提升中国市场参与者对ESG的意识和了解。

根据观察,ESG投资在全球都有主流化趋势。目前,全球已经有3000多家大型机构投资者签署了联合国的UNPRI,这些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一百万亿美金。此外,MSCI各类ESG指数ETF的规模也呈现出非常迅速的增长,从2014年起至2020年末,追踪MSCI ESG指数的ETF,资产管理规模年复合成长率高达99%,而且近两年来还在不断加速。

放眼国内,去年大家还是处于开始了解ESG阶段,现在投资者、上市公司都已经将这个问题提上日程。尤其在中国提出“3060目标”后,中国ESG发展的力度之大和速度之快,以及大家态度的转变都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随着A股纳入,整个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吸引更多外资进来,全球的投资者都对配置中国市场很感兴趣,但是如何进行绿化,怎么低碳化是投资组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管是国内的政策导向,还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都在驱动中国ESG的发展。

欧洲和一些成熟市场在ESG领域起步较早,经验累积比较丰富。一些在成熟市场有经验的全球金融机构,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专业,帮助中国市场参与者更好理解ESG。MSCI希望把国外的ESG理念、实践、标准引进来,帮助国内市场参与者更好地了解ESG。

第二,推动ESG在国内的实践。

有了意识和了解之后,便是实践的问题。以达到中国双碳目标为例,投资者需要适当的研究、工具和解决方案来帮助加速这种经济转型;企业同时也需要利用气候数据和工具来支持他们的投资决策,包括衡量和报告气候风险敞口,实施低碳无化石燃料战略、将气候变化研究纳入风险管理流程、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报告ESG表现等。了解并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和投资者更能抓住向低碳和更具可持续性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创造的全新机遇

MSCI在今年发布了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净零排放行动呼吁,呼吁资本市场主要的资产所有者包括投资者制定自己机构层面的净零投资目标,尽量达成2050年投资组合净零排放目标,同时MSCI自己也有204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承诺。为了帮助投资者顺应时代趋势,把握双碳目标所带来的风险与机遇,MSCI提供了全面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碳排强度诊断。

第三,加强披露统一标准。

以今年欧盟绿色债券和中国绿色债券的标准化为例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间特别是中国和欧盟之间监管合作的范例。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绿色债券发布方面的创新如火如荼,整体绿色债券的发行量也飞速增长,有一部分中国公司直接去卢森堡、伦敦等海外市场进行债券发行,吸引海外投资者。国内人民币的绿色债券的发行也有飞速的增长,对于海外的投资者来讲,中国国内的人民币绿色债券对他们同样有吸引力。中国和欧盟之间绿债标准上的统一,不仅方便海外投资者更好地来投资中国企业,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开拓了道路,在标准或者基础方面的统一会进一步推动绿债的发展和推动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绿债的投资。

MSCI认为,基于统一标准发展的披露对跨国绿色合作尤为重要,全球投资者需要一种全球通用的方式来衡量风险和机会,也只有在信息标准统一及透明的情况下,合作才能畅通。

记者:朱灯花

编辑:陈偲

责任编辑:毕丹丹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国际金融报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