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休假,港股过“劫”
国庆后第一个港股交易日,甚是瞩目。
节前就很多文章分析国庆港股可能出现下跌,今天算是应验了。港股三大指数盘前跌幅还未到一个点,但是开盘后急跌,最终收跌均超过了2%。
盘面上,整个生物医药带头领跌,恒指成分股中的药明生物跌8.62%,中国生物制药跌5.11%,疫苗股康希诺大跌22.91%,复星医药也大跌19.1%;部分中资金融股和互联网股也跌幅明显,腾讯开盘逆势上涨,以一己之力撑起恒指,但最后还是收跌了0.95%;连理论上正处于风头的消费股也未能幸免,海底捞跌4.71%,安踏跌4.5%,蒙牛跌3.19%。
整体上看,这港股抢跑的第一天,不管是热门的还是非热门的概念,下跌明显盖过上涨。
更让人心头一颤的是,A股在本周五才开市,也就是说港股还要抢跑3天,在风云变幻的当口,A股这么长时间的“下线”,期间还会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A股股民怕是难以淡定了。
难道,又在重演一幕“股民在休假,资金在跑路”?
1
为何大跌?
对国庆的港股行情,最有“市场”的观点是外资借机做空港股,我们看看数据是否如此。
先看看港股的整体沽空率。
大市沽空率方面,今天为21.23%,相较9月30号上升了3.71个百分点,恒指沽空率同样出现上升。
从成分股沽空率上,也可以看到空头的狙击痕迹。
从中推断空头趁机发难港股,并非毫无根据。
当然,过多地将港股下跌,描述为外资趁大陆资金无法救场而沽空,未免阴谋论过重,毕竟资金占比并不高。实际上,跟沽空相比,资金外逃也会造成港股大跌,至于资金要选择外逃,从两个关键指标可以找到合理解释。
第一,美元指数的走强。这段时间,美元指数进入上升通道,今天的报价超过94,已经破了今年3月份的高位,当时也是全球流动性收紧,股市大跌的时刻。
而从今天上午的走势看,美元指数走出了一波升势。
第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期也有抬升的态势,尽管节前有过一点回调,但是最新的数据也逼近1.5,回到6月份的水平。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元指数的升跌能够直观反映资金是流出还是流入美国,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通常是衡量资本市场流动性强弱的重要指标。近期美元指数和10期美债收益率同步上升,显示海外资金有回流美国本土的趋势,这对于港股这种高度依赖欧美资金的离岸市场,自然承压。
一切,都源于9月份美联储鹰派信号明显,其实不用说得太高深,用常识就可以理解,疫情以来美联储无底线印钱,总归有回收的一天,而投资者所要做的,其实也是在赌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
收水说法已经磨了大半年之久,现在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的各项经济数据,甚至乱像,都表明到了必须加快收水步伐的时候。
全球收水,资金加快回流美国的趋势,或许才刚开始。而这个预期一旦形成一致性,对市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2
看清真相
收水预期在前,投资上就要更加看清真实价值,规避风险。跌市,虽然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空头除外),但往往也是看清真相的机会。
如今天跌幅居前的生物医药板块,药明生物是所有成分股里跌幅最大的。要知道,生物医药板块一向被称为可以穿越牛熊,CRO赛道也曾经被人捧上天,但今年以来却一直跟变了脸似的,跌跌不休。
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因为这几年炒得太高,预期打得太满,就会有最后无法兑现的风险。很多人也将下跌原因归结于政策,对生物药研发评判的收紧,但这种说法有点本末倒置,政策的收紧一定是因为行业出现乱像,不利于长远、健康发展,没事政策也不会重拳打击某个行业,更不能说政策是在扼杀行业。
就好像教育行业,直到现在,还有人诟病行政手段过度干预市场,把企业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事业一锅端,但只要深入了解教育行业如何套路家长掏光钱包,相信很多人都会改变看法。一种商业,仅仅为了赚钱,而无法创造与之匹配的社会价值,这种商业最终也不会走得久,走得远,尤其是当前的形势下。
生物医药并非没有价值,并非不能穿越牛熊,但问题在于这种行业在中国刚出现没几年,野蛮生长下,很容易过度狂热,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理性回归,而这个回归,显然还没有到头,未来能够跑出的,必定是拥有真正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的生物药企,至于跟风的、割韭菜的、套路的,相信用不着多久,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哪家药企能够真正走到最后,不妨等大浪淘沙之后再看看。
用彼得林奇的话说,就是你要有充足的时间,不要着急,沃尔玛1970年上市,但等10年后再买还是可以赚30多倍,也可以等微软上市3年后再买,依然可以赚10倍,关键就在于你能够确定你买的公司是好公司,就足够了。
今天的医药股,有部分也是真实利空的影响,例如疫苗股的大跌,是因为默沙东传出消息,正在临床三期试验的新冠治疗药物莫努匹韦取得积极结果,非住院的高风险轻症COVID-19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0%。如果该药物能够最终成为新冠的特效药,对疫苗的需求就会造成大利空。
拉长时间看,医药公司最终一定会研发出治疗新冠的特效药,就像流行感冒药一样,所以受益新冠的疫苗股,实际上也是踩一个时间差,默沙东的消息,现在还无法判断是不是“埋葬”疫苗股的苗头,但无论如何,对于疫苗股的投资,是时候转为谨慎态度了。
另外,今天下跌的互联网、消费股和医药股一样,这些板块同样因为前期炒作过高,现在正处于价值回归阶段。互联网因为造重锤,跌幅算是比较大的了,但相比之下,消费股却仍然享受着高估值,特别是去年趁市场兴旺之时上市的,像农夫山泉,估值仍然超过50倍,李宁安踏这类体育用品公司,估值同样非常高,不管是行业还是公司基本面,都有高估的成分,回归之路仍然漫长。
不过,回归通常不是一步到位,因为资金的炒作,常常可以将价值和价格背离。短期会不会继续下跌,主要还是看收水步伐,以及三季报能够交出什么样的业绩,只能静静地等待谜底揭晓的时刻。
3
是否会重蹈2018年?
今天的跌市,令不少人想起2018年的国庆,因为那一次倾巢覆卵,实在太深刻,这一次港股大跌,又会否重蹈覆辙?
在我看来,可能性不高。
看看2018年国庆节什么背景,外围、美联储加息,内部去杠杆、股权质押危机、民营企业家风声鹤唳。
换句话说,大背景是经济基本面恶化,股票本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股市会热闹,经济不好,大放水,依靠流动性好,股市也会热闹,但看看2018年的情况,哪一点好了?
就是因为哪一点都不好,所以才导致了那一波“股民在休假,资金在跑路”。
现在,经济虽然有压力,美联储收水的步伐也在加快,但情况并非像2018年那般恶劣,国内的流动性,并没有2018年那般紧缩。虽然美联储的加息会对国内货币政策有一定的扰动,但这些年中美货币政策的错配,令到国内在这方面的应对空间变得宽一点,不至于简单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另外,过去大半年,一些成长板块被政策重锤,流出的大量资金,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流动性的充裕。
恒指今天下探至24000点左右,细心的股民朋友,会发现这个位置其实已经破了2018年10月份(也是全年)的最低点,如果从今年的高位算起,跌幅24%,换句话说,股指对各种利空,也已经有所反映。
虽然不能简单地拿历史做对比,但现在恒指到这个份上,除非经济基本面继续变差或者外围再出什么黑天鹅,再或者就是一些权重板块再次遭到政策暴击,否则逐步企稳的可能性要大过继续下跌。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看,经过国庆节的回调,港股反而可能出现一些反弹机会,如有基本面保障,估值合理,但跌幅较大的公司,这类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相比于国内的创业板和科创板,港股的科技含量还是相对有优势的,现在等待的,无非就是这些科技股去除泡沫,价格可以去到更有吸引力的位置。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国内仍然处于假期,南下资金关闭,港股的不确定性仍然偏高,要布局,也不必急在一时,且行且看吧。
- 恒生指数(H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