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下,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铜钴产能加速释放与兼具估值优势
8月30日,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交出一份让市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报告期内集团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表现均成倍增长。
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21.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9.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8%;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23亿元同比增长914.9%;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968万美元同比增长430.5%;每股基本盈利为6.70美仙(折算约为0.52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67(折算约为0.05港元)同比增长900%。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上半年,粗铜及阴极铜销售收入为15.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阴极铜销售收入为4.6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1亿美元同比增长72.8%;硫酸销售收入为629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730万美元同比增长33%。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疫情的蔓延驱使全球央行陆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复苏。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行下,通货膨胀问题相继而来,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也被推高。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成为集团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与各新能源设备需求的上升,将带动铜、钴需求的增长。在这背景下,中国有色矿业始终保持较高市场竞争力,其业绩增长将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张。
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中长期铜、钴市场将面临“供不应求”
近年来,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积极制定碳中和目标。据华鑫证券研究院统计资料,目前,中国、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计划将于2050年或206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而在这背景下,各国家将逐步落实长期能源转型计划,加速新能源设备(光伏、风电)的搭建和新能源汽车渗透。
图1: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碳达峰、碳中和情况
(资料来源:各国家政府网站,华鑫证券研究部)
从整体市场来看,据东吴证券研究院统计数据,2025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量需求将从2021年的3.8万亿千瓦时上升至5.51万亿千瓦时,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73%。其中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需求的增长也为上游设备原材料的需求扩张奠定了基础。
首先,铜在新能源设备(光伏、风电)设备的应用较为广泛,据Navigant research统计数据,以每GW光伏装机耗铜0.55万吨进行计算,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耗铜量将达213.6万吨,其耗铜边际增加39.9万吨;然而以每MW海风和陆风装机耗铜3.52吨和9.56吨进行计算,2025年全球风电装机耗铜量为76.8万吨,其耗铜边际增加10.6万吨。总体来看,2025年新能源(光伏、风能)设备在铜总消费边际增量将达44%。
回看全球铜需求的持续扩张下,全球铜矿供给将面临中长期缺口。彭博统计数据所示,2021年全球铜矿产能将达2246.2万吨,同比增长8.34%,其中铜产量的增长主要源于Carrapateena、Cobre Panama等主要铜矿项目逐步投产;然而从中长期产能预期来看,全球铜供应预计在2023年到达高点后将逐步回落。
由此可见,随着2023年后全球铜矿供给的逐步放缓,新能源(光伏、风电)产业对铜需求的逐年上升将扩大全球铜供给缺口。
此外,近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迎来高速增长,平安证券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从2021年的324万辆增长至1600万辆,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5%。
而钴作为三元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未来3年三元锂电池渗透率将上升至50%,动力电池对钴的需求将从2021年的3.85万吨上升至7.39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8.6%。
在全球钴需求的持续旺盛下,全球钴矿供给将受到主要矿山关停而带来的中期供给收缩影响。据中泰证券研究院报告,全球最大钴供应商嘉能可(Glencore)于2019年关停大型矿山Mutanda并计划于2022年逐步恢复生产,这也意味着市场中期将面临年均2万顿钴供应缺口。
综合来看,在全球钴需求量维持在13%-15%的增速下,若大型矿山Mutanda陆续恢复生产,未来全球钴供给也将存在一定的缺口。
对此,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下,笔者预计中长期铜、钴市场将面临“供不应求”。然而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相关铜钴企业拥有丰富矿场资源,将展现出更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有色矿业铜钴产能加速释放,最新业绩尽显成长韧性
中国有色矿业作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旗下的海外资本平台,以及领先的垂直综合铜生产商,在赞比亚和刚果金经营铜、钴开采、选矿、湿法冶炼、火法冶炼及销售业务。其中,集团的业务主要由以下几家子公司进行经营,包括:中色非洲矿业、中色卢安夏、谦比希铜冶炼、谦比希湿法冶炼、中色华鑫湿法、中色华鑫马本德、卢阿拉巴铜冶炼和刚波夫矿业。
兴业证券研究院统计数据所示,截止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铜资源量548万吨、储量239万吨,钴资源量17万吨、储量5.4万吨。其中,中色非洲矿业作为公司铜钴资源储备核心子公司,铜、钴资源量分别为367万吨和14万吨,其中权益量分别为312万吨和12万吨。此外,中色卢安夏(80%权益)拥有铜、钴资源分别为140万吨和2.4万吨,权益量分别为112万吨和2万吨。由此可见,集团的铜、钴资源量主要分布于中色非洲矿业和中色卢安夏两家子公司。
据最新中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集团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17.25万吨,同比增长79.7%;累计生产阴极铜5.86万吨,同比增长7.7%;累计生产氢氧化钴含钴108吨,同比增长12.5%;累计生产硫酸52.6万吨,同比增长59.0%;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硫1.2万吨,同比增长152.0%。同期,综合铜产量(含代加工)25.03万吨,同比增长50.6%;其中,自有矿山铜产量6.5万吨,同比增长60.7%。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集团旗下两家核心子公司产能加速释放。中色非洲矿业主营的谦比希主矿体、谦比希西矿体、谦比希东南矿体生产阳极铜3.71万吨,同比增长21.5%,其中于2020年7月1日正式投产的东南矿体生产阳极铜2.22万吨。 同期,中色卢安夏生产阴极铜2.22万吨,同比增长6.9%;粗铜产量为6857吨,同比增长32.6%。
近年来,集团也逐步加大钴业务的开发力度。其中,华鑫湿法和刚波夫主矿体项目持续推进氢氧化钴相关钴产品的生产。未来,待刚波夫主矿体项目加速投产,集团将新增产能2.8万吨阴极铜和978吨氢氧化钴含钴;而公司铜、钴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也将加深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等地区的战略布局。
图二: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周线股价表现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事实上,9月7日,公司股价涨幅近1.18%,收盘价报4.28港元。回看公司周线级别股价表现,受业绩利好消息影响,当前公司股价已经接近8月2日当周的关键压力位附近。
估值方面,当前中国有色矿业的PE(TTM)值为6.06x,明显低于其今年PE(TTM)的平均值13.65x,具有较大的中值回归空间。
未来,铜、钴市场出现紧缺的概率,将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而愈发增强;而在这背景下,集团在铜、钴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对应股价也将迎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