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顶,暴跌,迷茫……2021上半年股市盘点

格隆汇 2021-07-01 00:01

时间如梭,不知不觉,再过几个小时,今年上半年的时光就这么交待了。

虽说金钱永不眠,资本多无情,但回顾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疯狂与荒诞,还是不免让人心生感慨。

辛辛苦苦大半年,你赚到了吗?

本文和你一起总结一下,看看上半年全球的资产的兴兴落落,寻找市场资本发展的脉络,看能否窥探下半年的投资方向又在哪里。

1

上半年回顾:全球资产的盛宴与隐忧

虽然今晚美国还有上半年的最后一战,但资产价格波动排位大战已基本尘埃落定。

实际上,在上半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中,原油及有色等大宗商品是最强的,其次才是各国股市,但这也已是全球股市整体表现自从1998年以来第二好的记录了。

原油算是享受疫情修复红利带来的死而后生式暴涨,如果拿当下的油价与前几年的相比,其实价格并没有涨上去,但股市确实是在很多国家都创出了历史新高,尤其今年还深受疫情冲击的越南、韩国、印度等市场甚至涨势最凶。

这背后,全球性的疯狂放水功不可没。

美股方面,三大指数涨幅约在13%附近。其中有几个趋势值得注意:

一是美国的经济重振计划在海量放水影响下确实有所成效,标普500指数及道琼斯指数的单边趋势明显稳健强势于纳指;

二是资产泡沫下,实际上几大市场很多中部市值股的表现都很强。据wind,美国三大市场的月成交从2019年的5万亿美元以下持续飙升至今年初破十万亿美元,翻了一番。虽然这并不能说明有泡沫,但能意味全民炒股现象很热,股民参与积极性很高。

三是头部的科技龙头估值被炒到了历史偏高位置,很多同比上升有超30%,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泡沫的味道。

以苹果为例,近10年以来苹果的估值平均在大概20倍附近波动,但去年开始就突破自身天花板,硬生生提升了一整个大level。如果它是从此有了更高成长性的新增量业务能让它享受比以往更高的估值待遇,未尝不可。但从近两年其业务表现,以及相继遇到的各种反垄断制裁看,这个假设并没有。

这可以从近几年的财报数据看,苹果业绩增长甚至有下降趋势。而其近两年估值飙涨的主要原因,可能更多依赖于美国的持续海量放水以及自身通过不断大手笔回购,维护了股价。

其实,其他FAAMG以及其他更多的大公司,都在这两年不断进行大额回购股票,很大程度上成为维护股价的重要力量。

不过,上半年纳斯达克、纽交所超越港交所重新成为在全球IPO融资最大的两大交易所,累计上市融资超5757亿美元,美股依然是全球最热的重心。

A股方面,如果是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上半年的整体表现,那会是“大起大落、一地鸡毛、群魔乱舞”。上半年的超级过山车行情指导现在还历历在目,最终的表现是:沪指、深成指仅涨了3.45%、4.8%,远不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14%、17.3%。

在板块上,权重低迷,成长作妖,题材乱炒的风格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原油、有色大宗商品带动下,整个传统建筑周期行业涨势最强,其次是绿色新能源概念的持续大涨,再次是生物医药、消费、科技这新三傻。其他的都是热不过三天的短线题材,往往结果一地鸡毛。

但有人笑,也有人哭,由于宏观政策转变叠加市场偏好,导致非银金融及家电成为上半年最惨淡板块,其中又是各自行业龙头带崩。

回顾上半年的A股,在题材搭台资金轮流唱戏的乱炒中,实际也有几个雷打不动的主线形成共识,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创新药、医美)、新科技(鸿蒙、)高端消费(白酒,免税)等,沉淀了海量的资本,也把宁德时代推向了万亿市值,比亚迪现在也超过7千亿的历史新高。

上半年的A股上市融资在加快,共有284家上市,同步翻倍,募集资金2127亿元,增长过半。

整体看,上半年的A股还是表现算可以了,起码创业板形成了牛市的态势,市场信心也逐渐由担忧转向偏积极。

港股方面,虽然上半年的港股市场不断有超级巨头公司赴港上市,为之引来了海量的增量资金,但整体表现依然更差于A股,恒指只有6%,内资股所在的国企指数甚至是负数。

港股的弱势走势,背后其实有几个主要原因,包括疫情反复冲击,导致金融地产消费行业走冷、国家反垄断对作为大权重的互联网巨头打击、回港上市股开局估值溢价过高等。

这可以从被资本市场给予厚望的恒生新经济指数走势中体现,走了一波过山车行情之后,指数仍在消化新逻辑变化之下,这些巨头们显得严重畸高的估值。

港股作为中国资本出海中转的重要市场之一,IPO市场一直火热无比,今年虽然被美股抢了风头,其实也表现还很好。上半年累计新上市46家,募资2132亿港元,同比增了130%,其中包括快手,京东、百度、B站、携程、汽车之家等明星公司。

大宗商品方面,去年的疫情对上游供应端冲击、叠加今年下游需求端的强势修复,农业产量危机、尤其在全球大放水背景下,原油能化、铜铝铁、农产品等联合共振,让全球大宗商品如同放缰野马,狂涨不止。

截止目前,影响大宗商品的各大因素都还没看到明显转变,在当前供需严重失衡格局下,易涨难跌还在持续。

此外还不得不说一下加密货币。在这一轮超级过山车中,在未跌之前,在炒币教父马斯克的来回翻腾下,比特币一度翻倍,山寨币炒作更是全面癫狂,不断出现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涨幅,狗狗币400倍,币2万倍,不断引发全民关注与币民焦虑,也最终迎来各国的严令封杀,在一夜之间,无数上杠杆炒币的账户财富灰飞烟灭。

加密货币可以说是全球流动性泛滥所溢出的畸形市场,短短数月就从被捧为未来核心资产到如今炒作逻辑都被打的稀巴烂,令人唏嘘!

总结上半年全球资产表现,可以看出全球持续放水是共同因素,即使是在疫情冲击经济运行,企业层面多数面临经营业绩下滑压力的背景下,资产价格端依然可以通过海量放水强化未来预期来提振。这也是从去年到现在,全球资产一路脱离经济面大涨原因。

2

下半年展望:投资机遇在哪里?

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底层因素不外乎流动性、供需、经济、政策方面。

上半年,全球除了少部分国家,整体经济是走修复路线的,这是为资本市场走强打下了基础。

但放水导致的问题也很多,包括持续高企的通胀、经济结构性过热、供需加剧失衡、资产价格泡沫飙升等。

美国目前面临的上述问题尤其突出。无论工业用品、房地产、居民消费品等价格的涨幅,都不断在创造新高度。美国5月的CPI都飙到了5%,那是当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美国的政府债务率已经创150年新高,拜登还在万亿万亿地加量,不断试探市场的底线。

到如今,通过收紧流动性来预防经济结构过热,稳定通胀预期,成为美国不得不面临的考虑,也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的一致预期。

但一旦真的收紧,全球资本市场的逻辑都会发生根本性转向,尤其在资产泡沫化明显的当下,风险影响不亚于“王炸”。

对中国而言,下半年经济面及市场的隐忧都仍然很大。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能够在疫情中有不错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增长,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尤其是主要的消费市场--欧美,深受疫情困扰生产生活停滞之时,中国因为强力管控疫情,最快复工复产,加上本就拥有的制造业能力,为全球输出产品,吃到了这波全球疫情红利。

但现在,欧美的疫苗接种率越来越高,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弱,还想继续吃外贸红利,机会不大。

而另外两个增长动力--投资和消费,也不可能给予太大希望,投资的三大块,制造业很难有扩张,基建也已经做得七七八八,近几个月已有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已经有回落迹象。

近月的中国PMI数据和社融数据趋势,也明显看出了下行的趋势。

而房地产虽然可以作为短期刺激手段,但又会走回放水刺激的老路,而且现在国内的房价,其实也没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间,加上中央不断重申“房住不炒”,房地产这条路也基本堵死了。

消费能寄望一下吗?那得看老百姓兜里还有多少钱,看看现在的居民消费意愿,貌似也没有很乐观。即使国家做了很多事,控房价、杀校外教育、放开三胎,但从消费增速上看,呈现的是下滑态势。

所以下半年的经济基本面,还是承压的,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自然也会压力重重。虽然理论上,如果国家对流动性作出调节,那么股市的压力是可以缓解,问题就在于这个都是未知之数,何况还要面对美联储可能出现的收水行为。

所以,下半年的行情不要寄望太多,尤其对于美股,谁也说不清楚加息这个灰犀牛什么时候会来。其他大宗商品资产也一样,加密货币就更加不用看了。

但对A股来说,也不是没有机会。

资金总是需要找寻出路的,在宏观基本面受压的情况下,它们会倾向于寻找结构性的机会。

今年以来的光伏、碳中和、新能源车(智能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大数据、5G通信应用、新消费等热门主线虽然已经普遍炒很高了,但从长远看,这些仍然是具备增长确定性板块,也是资金一直最爱去的地方,其未来的走势仍然会是螺旋上升态势,如果熬得住,每一次的回调,都可能是上车机会。

另外一个趋势是,现在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22万亿,越来越成为了A股重要影响力量。据统计到6月为止可用于买A股的资金规模还有大约8321亿元,这个力量,足以对A股掀起滔天巨浪。

鉴于近两年基金的往期表现普遍明显强于大市,所以直接干脆点,把钱买交给优秀基金经理打理,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也不失为一个躺赚的取巧方式,也很大程度上能帮我们省去不知道该投资什么的焦虑。

3

结语

在近期,陆续有很多机构也发布下半年的策略报告,大体上跟本文的思路差不多,所以市场共识还是很强的。

投资往往在方向不明朗的才能考验人的眼光和定力。下半年的市场大起大落依然还会出现,很多人可能这一次次波动中漂着漂着就不见踪影了,但也会有人在每一次回调中抓住机会上对了车。

上半年美股继续创新高,A股港股还在跌跌撞撞,连方向都没完全走出来,确实让大家憋得难受。

希望上半年没赚到的,下半年都能赚回来吧。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