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国际毛衫城项目方破产重整 南京银行等多家机构踩雷
财联社(南京,记者 查道坤 贾晓宁)讯,作为国内毛衫产业的集聚地,浙江嘉兴让不少开发商看到机会,在此建设商业地产项目。浙江嘉兴国际毛衫城就是其中一个项目,然而,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嘉兴国际毛衫城在建成之后,一直未能进入经营,这让小业主和南京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深陷其中。
据财联社记者获取的重整计划草案显示,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浙江嘉兴国际毛衫城的项目经营方嘉兴国际毛衫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兴国际)和开发商嘉兴欧亚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亚置业)在2018年5月14日被当地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在经过两轮公开招募,确定了重整方为乌鲁木齐中山方向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鲁木齐中山)。根据重整计划显示,乌鲁木齐中山以1元受让欧亚置业和嘉兴国际两家公司的全部股权,并且按照承诺向两家公司注入人民币2.51亿元作为重整资金。在对重整计划进行第一次表决后,乌鲁木齐中山继续追加重整资金1900万元,定向用于普通债权人10万元以上部分的清偿。
然而,重整方在投入一小部分资金获取小业主手中的经营权之后,要求该信托公司手中持有的商铺交给乌鲁木齐中山经营。不过,由于乌鲁木齐中山此前有前科,部分小业主和金融机构拒绝将商铺交给乌鲁木齐中山经营。一场拉锯战就此展开,包括南京银行(601009 SH)、农业银行(601288 SH)、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能否最终成功退出也成了未知数。
项目方破产重组
原本希望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毛衫批发市场,以低租金的模式,争抢嘉兴毛衫市场份额,但是却事与愿违,浙江嘉兴国际毛衫城项目的经营方和开发商在2014年年底出现资金问题,项目由此停滞。
“2014年年底整个公司层面的经营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公司经营不下去了,所以项目就此停滞了。”作为金融机构的债权人代表严先生对财联社记者说。
在此后的几年,中小业主和债权人在极力推进嘉兴国际和欧亚置业破产重整,经过多方的努力,地方法院在2018年裁定了两家公司破产重整。
根据财联社记者获取的《重整计划草案》显示,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于2018年5月14日以(2018)浙0411破申5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欧亚公司破产重整一案。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又于2018年7月2日以(2018)浙0411破申10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毛衫城公司破产重整一案。
经过两轮公开招募,确定重整投资人为乌鲁木齐中山方向置业有限公司。
根据《重整计划草案》显示重整方分别以人民币1元受让欧亚公司、毛衫城公司原出资人持有的全部股权,并按照承诺向国际毛衫城两公司注入人民币2.51亿元的重整资金。对《重整计划草案》第一次表决后,经协商,重整方愿追加重整资金1,900万元,定向用于普通债权10万元以上部分的清偿。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追加1900万元后,重组方需要向两家公司注资2.7亿元。不过,严先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1900万元的追加是有前提的是,小业主的商铺经营权要交给乌鲁木齐中山经营。
不过,想要完整获得这笔2.7亿元的注资却并非易事。根据双方约定,在签订重整方案之后,重整方乌鲁木齐中山先支付1亿元,随后分两次支付余下的资金。然而,重整方支付了1亿元后,开始寻求小业主的经营权,“我们小业主没有办法,目前项目已经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他们让我们签协议就必须得签,我们也是被迫的。”业主李先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多家金融机构踩雷
根据重整草案显示,两家公司的债权包括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和金融机构的债权。
按照草案规定,职工债权以现金方式全额清偿。税款债权以现金方式全额清偿。普通债权则以债权人为单位,每户3万元以下(含3万)的债权部分将获得全额现金清偿;3万元至6万元(含6万)的债权部分将获得80%的现金清偿;6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的债权部分将获得50%的现金清偿;10万元以上的债权部分按照6.897%的基础清偿率获得清偿,并视三宗优先债权确认诉讼的生效判决结果予以补充分配。
根据审计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截至2018年11月30日,经加总并内部抵消后,国际毛衫城两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为40,090.4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为12,205.28万元、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为27,885.14万元。
截至本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日,共有1361户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债权,债权申报总额1,065,049,685.10元,具体情况如下:1、税款债权1户,申报金额48,492,045.83元;2、建筑工程款优先债权3户,申报金额12,729,435.00元;3、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4户,申报金额350,553,378.26元;4、普通债权1353户,申报金额653,274,826.01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家公司的债权人中有两家银行机构踩雷。其中,农业银行嘉兴秀洲支行优先债权的金额为1.5亿元,南京银行杭州分行优先债权为4962万元。
对此,债权人代表严先生对财联社记者说,“目前按照重整方乌鲁木齐中山的资金实力和注资进入情况来看,金融机构的资金很难拿到,未来只有看商铺经营情况。”
除了银行债权人之外,还有一家信托机构也踩雷。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在两家公司经营过程中,因为资金链问题,依靠信托公司发了一款价值1.5亿元的信托产品。但是,1.5亿元的资金并未最终缓解两家公司的资金链,项目还是出现了停滞。
对此,信托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说,“2013年我们给他融资的,其实他那些抵押物都已经办到房产证了,那个楼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当时可能就给他们发信托产品也是因为资资金链出问题了,发信托产品用于装修改造,我们认为一切到位之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支付了两次利息之后,就出现了问题。”
最终,经过债权人大会认定,信托公司的本金加利息金额为2.36亿元,也是本次踩雷的金额最大的金融机构。不过,为了偿还信托公司的资金,项目方将该项目的1636套商铺抵押给了信托公司。
不过,对于南京银行的踩雷,财联社记者联系南京银行,但是南京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处于处置当中,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风险谁来承担?
虽然说相比其他两家银行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有了抵押物,减少了风险。但是也正是手中持有的1600多套的商铺,让目前的重整方乌鲁木齐中山与信托公司之间的矛盾在加剧。
根据目前的进度,乌鲁木齐中山支付了1亿元资金,就获得了大部分小业主商铺的经营权,但是目前大量商铺在信托公司手上,想要盘活整个商铺,那么就必须获取信托公司手中商铺的经营权。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在重整过程中,乌鲁木齐中山曾提出,以现金购买信托公司手中持有的商铺所有权,这也是信托公司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双方在7月5日双方口头约定以2.5亿元成交,“他们提出的条件,我们都全部答应了。2.5亿元,分四次支付,第一次支付1亿元,余下的1.5亿元分三次支付。”上述信托公司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说。
随后,在7月8日,信托公司带着律师和协议前去找乌鲁木齐中山,这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乌鲁木齐中山不再承认此前的双方的约定,拒绝购买信托公司手中持有的商铺。
在反悔拒绝收购之后,乌鲁木齐中山随后要求信托公司配合其经营商场,再次要求信托公司将商铺委托给其经营,但是遭到信托公司的反对。在遭到反对后,乌鲁木齐中山强行拆掉了部分信托公司持有商铺的墙面和玻璃,并要求进行统一的装修。
但是,强行未能如愿。乌鲁木齐中山开始呼吁小业主,以信托公司拒绝交付经营权,商场难以开业为由,让小业主向信托公司施压。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目前由于双方意见不一,信托公司与乌鲁木齐中山处于僵持当中,“其实我们也不是不能委托给他经营,但是乌鲁木齐中山有前科,之前他们就因为类似问题,把项目租给承租方很多年,但是只给商铺方一年或者很少的资金,然后自己拿到资金,抽身离开,把风险转给了商铺持有者,这也是我们拒绝将商铺委托给他们经营的重要原因,这些原因很多小业主并不清楚。”信托公司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在信托公司看来,作为接盘方乌鲁木齐中山自身实力并不足,不足以有实力盘活项目,所以商铺经营权转交给他们,那么最终的风险很有可能落到商铺持有者的头上,“如果说我们给他委托一年,他可以拿去出租十年,这样就会将这个风险就转嫁给我们,他们在新疆就是采取的这种模式,目前业主正在起诉他们。”
此外,上述工作人员还对财联社记者介绍说,“乌鲁木齐中山除了收取租金的20%作为管理分成,还收取租金30%以上的物业管理费,严重侵害中小业主利益,小业主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同意。”
在知情人士看来,乌鲁木齐中山截至到目前支付了一小部分资金作为重整资金,余下是希望通过将中小业主的商铺和信托公司的商铺出租出去,由此获得租金来支付余下的重整资金,“这里面存在很大风险,这个风险最后谁来承担不好说,而且他们自身的实力并不够,所以这些债权人,包括几家银行的资金想要拿回来,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困难。”
财联社记者多次联系重整方乌鲁木齐中山,但是截至发稿时,对方拒绝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