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红心赓续,“长三角红色金融行”走进浙江嘉兴
百年求索荣光,红船映照初心。浙江山水秀丽、名人辈出,有着光辉的红色历史。100年前,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舟,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红船精神”从这里凝聚升华。
5月27日至28日,继首站在安徽扬帆起航后,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联盟“长三角红色金融行”接续来到中国共产党的梦想启航地——浙江省嘉兴市。重走红色足迹,感受建党的风雨兼程;重温红色经典,领略兴党的生生不息。
据悉,浙江站活动为期两天,由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联盟、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安徽创新金融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党支部、嘉兴市金融业联合会承办,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高校、媒体等近40家单位代表参加。
驻湖心,回溯建党波澜往事
5月27日,嘉兴南湖微风徐徐,秀水泱泱。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红船上闭幕,中国共产党庄严诞生。今日,长三角四省市金融业代表团追溯革命先辈足迹,在南湖画舫上聆听一场生动的水上党课,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近距离瞻仰“一大”纪念船,感受“红船精神”的百年洗礼。
“脚踏革命先烈之热土,方知疾风劲草之豪迈。在南湖现场听党史讲解,回溯建党波澜往事,心潮此起彼伏。驻足湖心岛,望眼烟雨楼,此情此景,恍若当年重现。”在“一大”纪念船旁,上海团一位金融界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道。
待南湖行程结束后,代表团驱车前往嘉兴市东南区域,参观南湖基金小镇。资料显示,嘉兴南湖基金小镇于2012年正式成立,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以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主导产业,结合监管平台、注册平台、投融平台等,形成“募、投、管、退”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率先提出打造私募股权投资产业集聚的基金小镇。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南湖基金小镇累计引进各类投资机构超8300家,基金认缴规模突破1.9亿元,实缴规模超5400亿元,已成为全国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聚智慧,一体化是初心使命
为了更好地凝聚一体化共识,在嘉兴南湖基金小镇会议厅内,长三角红色金融行浙江站座谈会召开,与会嘉宾共同探讨长三角一体化相关议题。
长三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百万亿元,长三角三省一市合计GDP达24.5万亿元,贡献了全国GDP总量的近四分之一;长三角GDP平均增长率达6.55%,是全国增速的2.85倍。
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郭心刚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长三角金融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跨区域、跨行业、跨业态、跨产品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在扶持科技型企业、开展绿色金融项目、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开展金融跨界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绩。
“浙江金促会能够与沪苏皖兄弟单位一道,继续将力量拧在一起、将智慧聚到一处、将目标凝为一致,为长三角金融业一体化发展添砖加瓦。”郭心刚认为,长三角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先进代表,能够不断改革创新,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人才,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共一大会议被迫从上海望志路106号转移,当时选了很多地方,如杭州、苏州,最后选在了嘉兴。无论是苏州、杭州还是嘉兴,都在长三角,这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党委副书记、《国际金融报》总编辑徐冲在致辞中表示,人缘亲、地缘亲、交往密切、交通便利,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本要素。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用实际行动证明长三角是“一家亲”,这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我们今天所推动的长三角一体化实际上也是在传承红色基因。
徐冲指出,《国际金融报》是人民日报社的子报刊,总部设在上海,我们的底色便是红色的。对于长三角红色金融行,我们将会义不容辞地支持,致力于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谋路径,创新科技金融协同机制
就创新科技金融协同机制、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等主题,与会嘉宾在座谈环节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表示,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方在推动信息对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9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将纳税、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涉及8个部门386种信息,通过集中面向商业银行开放,打通了政府和银行间信息壁垒,为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支撑。
据屠友富介绍,随着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正式启动,商业银行积极开发“税务贷”“创业贷”等创新型信贷产品;上交所、上保交等运用于发行上市、挂牌审核、科创企业甄别、持续监管等;保险公司中信保等参与运用于科技履约贷以及投保企业资信审核等。自启动以来,至4月底,短短一年多时间已服务企业5.2万户,数据调用200万次,支持中小企业获得贷款700亿元。
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忆寒表示,江苏全省农商行系统大力支持省科技型企业发展,积极创建科技支行,创新产品与服务。
一是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省农商行共对超7000户科技型企业授信超1700亿元,贷款余额逾900亿元。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型企业以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企业。同时,根据行业、产业特征、市场发展的需要,结合客户经营状况、融资需求,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进一步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积极拓展专属服务。主要包括:积极推动专业科技支行建设。辖内目前共有紫金、高淳、江南、张家港、启东、兴化、扬州等7家农商行成立了9家科技支行。同时,加强科技企业专营机构或专职岗位设置。如昆山、张家港等农商行成立了“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
积硕果,科技金融撬动创新发展
嘉兴市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夏林生在分享时表示,嘉兴从2014年起开展浙江省唯一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逐渐走出了一条以数字化为牵引、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主线的科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子。目前,嘉兴已经构建齐了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全链条服务体系,科创金融有力撬动了嘉兴创新发展。
夏林生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嘉兴的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保持在浙江省第一方阵,已集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370多个创新载体,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3.4万。通过科创金融数字化改革,嘉兴建立了多跨高效协同的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27个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2亿多条信息的归集共享,服务企业10876家,撮合融资超千亿元。
安徽创新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龙表示,应积极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探索提高长三角地区联合创新能力。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共享,联合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聚焦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实现联合攻关。
李光龙建议,应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融资瓶颈,通过依托股权交易中心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科技型企业共同设立的科技金融创新联盟等非盈利性行业合作组织,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形成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银行信贷、资本市场间联动机制,充分释放区域创新和经济活力。
此外,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智库中心智库中心主任李清娟、上海市普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朱蕾、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务管理部高级主管程杨春、嘉兴南湖基金小镇总裁吴雷萍等嘉宾,亦就相关话题展开分享及讨论。
据悉,浙江站活动次日,代表团还将参观浙江第一家省校共建新型创新载体——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先行启动核心区,以及智能家居产业园的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6月中旬,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联盟“长三角红色金融行”将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江苏站活动,全程活动将在上海站收官。
记者:王媛媛
编辑:潘晟
责任编辑:毕丹丹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