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季检结果出炉,谁家欢乐谁家愁?

格隆汇 2021-05-22 00:07

5月21日港股收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恒生系列指数调整的正式检讨结果。季检结果将于6月7日(星期一)正式实施,届时沪深交易所也会在随后以此为依据相应调整沪深港通的可投资标的范围。

在此次季检数据出炉之前,有多家券商机构发布研报认为会有较多的变动,包括会有不少医药、科技、消费公司有机会纳入恒指成分股。但总体看这一次检讨结果调整幅度有些低于预期。

在今年3月1日,恒指公司公布了对恒生指数优化的市场咨询结果,内容共包括五项建议:

扩大市场覆盖率:在2022年中前将恒生指数的成份股数目增加至80只,最终数目固定为100只;

扩充行业代表性:恒指成分股将从金融业、资讯科技业、必需/非必需消费、地产建筑业、公用事业&电讯业、医疗保健业以及能源业&原材料业&工业&综合企业等七个行业组别中选出,并使得每个组别的市值覆盖率不低于50%;

迅速纳入上市新股:上市历史要求从至少24个月缩短至3个月;

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在恒指中维持20至25只的香港公司成份股;

改善成份股的权重分布:所有的恒生指数成份股权重将统一到8%,包括同股不同权或第二上市成份股等(此前为5%)。

但此次检讨对成份股的调整进度明显比较佛系。

恒生指数成份股数目将由55只增加至58只,纳入了信义光能(968)、比亚迪(1211)和碧桂园服务控股(6098)。

国企指数的成分股甚至减少了1只变回到50只,纳入比亚迪、恒大物业、剔除了粤海投资、中国联通、中国铁塔。

恒生科技股指数方面,成份股数目由现时31只重置至30只。其中汽车之家、B站有幸被纳入;而中兴通讯、鸿腾精密、祖龙娱乐被剔除出去了。

恒生综合指数的成份股数目增加了4只增加至506只,被纳入的个股中3家都是医疗股:医渡科技、心通医疗、汽车之家、诺辉健康。

恒生指数公司表示,截至2020年底,被动式追踪恒生指数系列的产品资产管理总值约为380亿美元,折合约为2950亿港元。

这个规模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大,分摊到主要的恒指中,起码可能有上千亿港元,任一调整足以对个股产生可观影响了。

另外,其中也有不少重要的变化值得大家的关注。

在各指数的成份股的权重调整中,有不少明星股的权重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在恒生指数中,金融股的整体权重降幅最大,从此前的41.16%大降至37.28%,显示对恒生公司对去金融化的意图较明确。

其中友邦保险的权重下调最大,从变动前的10.24%降为8%的顶格标准,汇控也有8.4%降到了7.89%,建行的权重从5.62%降至5.28%。

但是恒生指数的地产股权重不减反增,由8.28%增加至8.74%。

指数中的金融股权重减少主要是被工商业股所替代,虽然腾讯的权重由9.38%降至8%,但美团的权重增速超出很多人的预料。有4.28%增加至7.71%,是所有权重股中增幅最大的公司。阿里巴巴的权重也从5.59%增加到了7.33%,增幅在市场预计之内。

而另一家比较超出市场预料的是新纳入的比亚迪,从无到有占恒指权重0.98%。同时,比亚迪被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权重也由0增加至1.43%的幅度。

可以预料,下周回来,美团、阿里、比亚迪股份等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市场资金关注。

恒生科技指数方面,腾讯、美团、快速等也被小幅上提至8%。

总的来说,这一次制度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包括存量的候选公司及将来新增的公司对能否耐入恒指也有了更明确的考核指标,也体现了指数的公平、平衡以及整个港股市场的代表性。

对于个股而言,无论是否被指数纳入,上市公司是否被纳入指数,只是一个实际意义不算什么的侧面影响因素,即使有影响也都是外在的。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把关注点放到自己的业务发展,公司能否成为真正的大牛股,最终还是要看其自身的经营业绩表现来说话。只要专心扎实做好业务,做出业绩,估值抬升也是迟早的事。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