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大面积涨停,锂电池板块一枝独秀!盐湖提锂再受政策扶持
5月19日,上证指数收盘下跌0.51%,收报3510.96点,板块跌多涨少,锂电池概念大涨,一枝独秀。久吾高科、中颖电子、沧州明珠、长园集团、天际股份、中国长城、拓邦股份、藏格控股、国光电器、西藏城投、西藏珠峰等多只概念股纷纷涨停。
政策消息刺激板块大涨
近日,锂板块的大涨源于盐湖提锂方面的政策消息。5月16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西宁召开,审议讨论了《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初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同时,该领导小组拟于5月20日在北京召开《行动方案》国内专家论证会,听取国内盐湖领域专家学者对《行动方案(初稿)》评价和修改完善的具体意见,确保行动方案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尽管行动方案尚未正式敲定,盐湖提锂已经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锂板块并非今日才启动,查看技术走势,上周已经提前展开上涨。
此前,盐湖提锂的进展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相关板块也曾掀起过概念股行情。但由于生产不具备经济效益,2015年前只有部分企业进行了小规模的生产。2015年后,盐湖提锂成本逐步降至3.5万元/吨LCE以下,叠加新能源高景气度带动锂价上行,恒信融、兴华锂盐、五矿盐湖、藏格控股等企业纷纷入局,开启建设碳酸锂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在碳中和、碳达峰引领的绿色能源时代,需要加大对盐湖锂资源的开发。为摆脱对海外锂资源的高度依赖,提升我国盐湖提锂技术水平势在必行。在政策的扶持下,未来生产技术工艺改进带动成本进一步下行,我国盐湖提锂行业有望打破技术瓶颈。
锂提取技术和成本受制约
锂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其物化性质活泼。从矿物或盐湖卤水中提取后,锂可以形成各种化合物及衍生物,如碳酸锂、氢氧化锂及金属锂,在锂电池、聚合物等终端市场具有广泛的应用。
市场对锂的关注,主要是自从2015年我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以来,锂资源的供不应求,锂化合物呈现总体上涨趋势。
海通证券最新研究认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领域的发展,锂行业需求未来将持续增长。强劲的电池需求将对上游锂资源供给提出严峻的挑战,到2025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量将达到150万吨,较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27.4%。
地球并不缺锂,但可开采的锂主要是盐湖、锂辉石矿和锂云母矿。锂资源中,61%是盐湖卤水锂,34%是矿石固体锂。盐湖主要分布在南美、美国西部和我国青藏高原。由于矿石锂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外,我国的锂资源相对缺乏,锂储量主要为盐湖卤水锂。因此,要打破资源瓶颈,必须发展盐湖提锂。然而,我国盐湖提锂关键在于技术和成本的突破。
盐湖提锂工业化技术,之前只有美国、智利、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得以掌握。1974年以来,大量盐湖锂资源的发现,吸引了一些锂资源大国和企业陆续投资开发。1980年左右,美国塞浦路斯富特公司、FMC等公司拉开了盐湖提锂产业化的序幕。
在我国,早在2007年3月,盐湖股份(已退市)下属公司就引入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等机构,从事锂盐资源开发。不过,由于工艺关键环节缺陷,在累计投入5亿元后,仍以失败告终。
由于传统生产工艺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我国目前锂生产仍以锂矿石为主要原料,据SMM(上海有色网),2019年国内碳酸锂产量约15.9万吨,其中矿石提碳酸锂占比高达78.6%,而盐湖提碳酸锂仅占比21.4%;氢氧化锂产量为7.6万吨,几乎全部以锂辉石为原料。
究其原因,受到盐湖资源禀赋以及生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内盐湖资源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技术仍不成熟,国内现有盐湖提锂生产规模整体有限。
前景美好但非一日之功
因为我国资源多的就是盐湖锂,因此市场对于盐湖提锂的前景一直怀有美好憧憬。然而,前景虽好,实际规模化、低成本生产,并非一日之功。
具体来看,我国较为大型的盐湖主要分布于青藏一带,可分为青海、西藏两大湖区。
青海是我国盐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锂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比例高达43.4%。青海盐湖区的氯化锂储量共计约1982万吨,盐湖类型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因此镁锂比相对较高。以为察尔汗盐湖为例,锂镁比为1:1800,锂浓度太低,导致开采成本居高不下。
与青海盐湖相反,西藏地区的盐湖显著特征是卤水的镁锂比值较低,且锂含量高,几乎不含镁离子,卤水经过蒸发即可得到碳酸锂。
整体看来,青海盐湖卤水型锂矿镁含量高,提锂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西藏地区盐湖卤水锂矿镁锂比低,提锂技术趋于成熟,但受地理位置、气候、海拔、交通条件及外部环境制约开采难度大,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局面。
因此,即使消息面有所利好,但仍需要等待技术落地应用,才能形成相关公司的实质业绩。对于锂电池概念的追捧热情,市场恐怕也要保持一份冷静。
见习记者: 付志学
编辑:王丽颖
责任编辑: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