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拟定增募资36.5亿,持续买买买之下,商誉已过40亿元!
近日,“眼科茅台”爱尔眼科发布2021年定增预案,募集36.49亿元,志在进一步聚焦区域龙头医院升级。
截至3月30日午市收盘,公司报收61.81元/股,涨2.93%。
新老交加做布局
在定增预案中,公司表示,本次募资将用于8大方面。其中,长沙爱尔迁址扩建项目、湖北爱尔新建项目、安徽爱尔新建项目、沈阳爱尔眼视光迁址扩建项目、上海爱尔迁址扩建项目、贵州爱尔新建项目、南宁爱尔迁址扩建项目分别拟投入募资4.2亿元、2.95亿元、4.87亿元、7.8亿元、1.77亿元、4.45亿元和1.51亿元。另外,投入8.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记者注意到,爱尔眼科此番布局可以说是“新老交加”。一方面,长沙、上海、沈阳、南宁是公司扎根多年的重点区域。公司决定在这些区域对老牌医院进行迁址扩建,升级医院硬件设施等。另一方面,在湖北、安徽、贵州等地,公司拟通过新建方式逐步完善布局,进一步增强规模效应。
在这份定增预案中,该公司还提出了今后10年的战略目标。即把基层眼科水平提升至地市级医院水平。同时,集中力量打造8到9家世界级和国家级区域性眼科中心。
持续“买买买”
对于爱尔眼科的大额定增,投资者并不感到意外。自头顶“民营医疗上市第一股”光环十余年以来,伴随着频繁的并购扩张,“重资产运营”已经成了该公司的“标签”。
仅在最近三年,公司资产运作就不在少数。2018年,公司定增募资17亿元,用于收购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70%股权、朝阳眼科医院55%股权、东莞爱尔眼科医院75%股权等9家医院部分股权和其他建设。2020年,公司定增募资16.53亿元,用于置入资产,包括天津中视信100%股权、奥理德视光100%股权、宣城眼科医院80%股权等。
如此一来,一旦再加上现金支付对价和募集配套资金,在前述两次并购中,爱尔眼科投入的资金约40亿元。如果再加上此次定增,近三年的时间里,该公司就已经花了80亿元“买买买”。
业绩靠并表
2009年10月上市时,爱尔眼科共有21家分、子公司,其中眼科医院19家。到2012年底,通过收购、自建,公司旗下医院数量增加到44家。据万联证券2021年1月研报显示,目前爱尔眼科公司的眼科医院及中心数量达到600多家。其中,中国内地500多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1家、欧洲80多家,东南亚12家。
规模效应下,公司业绩快速增厚。2009年,其营收还只有6.06亿元,归母净利润0.92亿元。10年后的2019年,其营收已到达99.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达13.79亿元,翻了约15倍。2020年前三季度,疫情之下,该公司实现营收85.65亿元,同比增加10.78%;实现归母净利润15.46亿元,同比增加25.6%。
然而,就是一家如此规模的巨头,也会有一些烦恼。例如,在孵化周期影响下,新收购、新设医院并表之后的内生增长能力尚不强。2020年半年报显示,爱尔眼科利润影响占比前十的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0亿元,在营收中占比约25%;实现净利润约2.7亿元,占比近40%。而这10家子公司,7家成立于爱尔眼科上市前,剩余的3家有2家成立于2013年及以前。这也意味着,该公司业绩的“中流砥柱”依旧是那些老公司。
高负债高商誉
不仅如此,随着并购扩张,该公司出现了高商誉、高负债的情况。这一现象在2017年之后尤为突出。在2016年,该公司商誉为4.47亿元。但到了2020年9月底,其商誉规模已经累计到41.2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43%。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019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在增大。前述三年内,截至期末,该数值累计后分别达到1638.41万元、1.28亿元、4.45亿元。对于公司当前的商誉风险等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企业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负债方面,2016年,该公司的负债合计仅为11.29亿元。但在2017年-2019年,其负债达到了38.41亿元、36.56亿元、48.72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负债已达63.0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38.17%。
二级市场的“神话”
关于爱尔眼科,除了几乎年年达标20%的业绩增速,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堪称“神话”。2009年上市至今,爱尔眼科的市值从不足40亿元,一度狂飙到3200亿元,累计飙涨近80倍。近一年来,公司市值已经猛增超2000亿元。即使是在前一段时间的“艾芬事件”影响下,公司的市值也未受到严重影响。
并且,公司是机构的宠儿。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中报以后,持有该公司的机构始终在100家以上。2020年三季报和年报,持有该公司的基金数量达到203家、590家。按照GICS一级行业分类,爱尔眼科的市值在当前所有上市医药企业中排第5,仅次于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智飞生物。
记者:黄华
编辑:王丽颖
责任编辑: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