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盘!昔日债基“踩雷王”终退场,曾坑了上百户投资者
债基“踩雷王”信达澳银纯债基金终于告别市场。
7月24日,信达澳银纯债基金合同正式终止。信达澳银基金相关人士表示,该基金近期已经进入了清盘程序。此前,因不幸踩中“16信威01”和“16三胞02”这两只爆雷债券,信达澳银纯债基金净值多次出现大幅回落。
二季报显示,该基金期末资产净值为623.41万元。去年年报显示,共有214户投资者持有该基金。截至7月23日,信达澳银纯债年内净值增长率为-35.58%,在所有债券型基金业绩排名中垫底。
已进入清盘程序
信达澳银纯债基金清盘直接原因在于其规模和持有人数量过低。公告显示,6月13日至6月28日,该基金存在连续60个交易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同时,1月24日至年6月28日,该基金存在连续20个交易日基金持有人数低于200人的情形。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未达到5000万元,基金持有人数未达200人。
7月23日,信达澳银纯债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全票通过《关于终止信达澳银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并于7月24正式进入清算程序。该基金成为今年7月份首只清盘的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澳银纯债成立于2016年5月,首募规模为5.87亿元。基金管理人信达澳银基金成立于2006年6月,二季度末公募总规模合计为107.5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信达澳银纯债自成立以来,其规模几乎未有增长,而是在不断遭遇缩水。成立后的下一个报告期末,规模已经减至3.4亿元,成立不到一年半,规模已缩减至1亿元以下。
被两只踩雷债券拖累
从踩雷到清盘,信达澳银纯债始终未能逃离信威集团和三胞集团的梦魇,这或许是其净值大跌、规模大幅缩水的主要原因。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去年三季度末至今,“16信威01”和“16三胞02”就一直出现在信达澳银纯债前五大重仓债券列表里。
由于信达澳银纯债基金规模不断缩水,长期持有上述2只停牌“雷债”的持仓比例也一直超限。今年二季度末数据显示,信达澳银纯债持有“16信威01”和“16三胞02”的仓位比例分别为50.90%和23.52%。
天天基金网显示,今年以来,信达澳银纯债基金净值在1月25日和3月19日出现大幅波动,单日跌幅分别为12.42%和21.42%,均与重仓“16信威01”和“16三胞02”有关联。
公开资料显示,“16信威01”和“16三胞02”分别属于信威集团和三胞集团发行的一般公司债。
信威集团旗下债券“16信威01”于2016年3月11日上市,由于信威集团从2016年12月26日至2019年7月11日一直处于停牌状态,“16信威01”受其影响也遭遇停牌。
在此期间,“16信威01”的中证估值也被多次下调,其中,2018年9月21日中证估值从98.44元调低至84.45元。今年1月25日,其估值从99.85元调整至73.28元。债券估值的调整,大幅影响了包括信达澳银纯债在内的多只重仓基金的业绩表现。
信达澳银纯债踩雷的另外1只债券“16三胞02”,是三胞集团于2016年8月4日发行的一只公司债。今年3月19日,“12三胞债”构成实质性违约,同时,“16三胞02”信用评级下调至CC,中证估值从85.74元被调低至41.44元。而“16三胞02”从2018年7月24日起便连续停牌。
7月1日,“16三胞02”构成实质性违约,信达澳银纯债在二季报中表示,将持续跟进风险化解工作进展,尽力维护持有人利益。
“在发生可预知风险带来的波动后,我们第一时间通知投资者赎回,并且利用自有资金来保证流动性,确保投资者的利益最大限度不受损,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全力以赴的。”信达澳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信用违约风险不可小觑
从上半年债券市场表现来看,信用债市场普遍优于利率债市场,但风险偏好也随之下行。目前来看,信用债市场爆雷现象正在往常态化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今年以来共发生97起债券违约事件,相比去年全年占比达78%,债券违约金额高达718.58亿元,占去年全年比例接近60%。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24日,年内还有72只债券基金饱受收益为负的苦恼。其中,东吴鼎利、东吴鼎元双债A/C、东吴优信稳健A/C还被“16信威01”深深套牢。除了东吴鼎利二季度末规模高于清盘线外,其余2只基金规模已处于清盘线下。
关于债券违约风险防范,有债券基金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于个券的信用研究并不是靠一个投资经理或研究员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包括研究、投资、交易和风控组成的团队。
该基金经理表示,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仅基于基本面的中长期信用评级,并不能完全解决买方对信用债投资的风险管控需求。需要研究团队采取多维度的信用研究视角,灵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爬虫、专家资源、调研访谈等手段辅助信用研究,对信用基本面、舆情信息面、外部环境面及市场估值面实现全面监控。
(国际金融报记者 夏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