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褐皮书:为降息找理由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国经济面临滑坡风险,美联储政策风向突变,从两三年前的“渐进加息”到今年年初的“暂停加息”、“保持耐心”,再到近期的“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经济扩张的立场”,可谓“鸽”声嘹亮。
北京时间7月18日,美联储发布最新一期经济状况褐皮书称,尽管对贸易相关不确定性的忧虑有所升温,但美国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增长。
不过,报告并未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产生影响。据悉,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概率预期已达100%,认为降息基本上是“板上钉钉”,只是降多降少的问题。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当前确实面临着一个比较明显的下行压力,降息也是一个信号,表明了美国的宏观政策正在发生较大的转变。
贸易摩擦影响较大
据了解,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数据采集自12个地方联储。
其中,达拉斯联储调查显示,在360家接受调查的公司中,有28%的企业受到了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影响体现在供应链、关税以及签证等问题上;仅5%的美国企业受到了所谓的“正面影响”。
在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区,一家电子元件制造商已将装配线转移到德国,因为该产品中的大部分组件来自中国,而在德国生产可使产品避免关税。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供应链的迁徙过程中是需要耗费资金和时间的,最终带来的成本还是需要企业自己埋单。
而在美国克利夫兰,由于贸易摩擦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表现出了持续性的疲软,进而导致原本是运输旺季的夏季,出现了运输需求的下降。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第三大铁路公司CSX在其报告中也强调了这种疲软,随后该公司股价暴跌10.3%,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CSX股价的下跌,也带动了美股运输板块下挫3.65%。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成为了高额关税背后的埋单者。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预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表明,按照在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提高关税造成的后续负面影响主要作用在最低收入者身上,他们在进口商品上的支出占工资的比例高于中产阶层和富人。
除此之外,美联储在褐皮书中还强调了签证的困难性。许多美国公司在为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外籍员工办理或续签工作签证时受到了阻碍。对美国公司而言,签证的困难加剧了劳动力的紧缺。
降息预期削弱美元前景
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正在削弱美元的前景。
就在褐皮书发布之后的一天,美元兑一揽子货币全面走软,美元指数在7月18日午后快速走低,下跌态势持续到收盘。由于美元出现了疲软,市场为了对冲美元所带来的风险,黄金价格飙升,现货黄金创2013年5月以来新高至1448.16美元/盎司。
同时,有分析称,此次美元被看衰或正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下怀。路透社在7月18日的报道中指出,特朗普希望美元贬值。特朗普在本月稍早时就已表示过,美国应该采取行动,奉陪那些压低本币的国家,以保证在不公平贸易中的优势。”
不过,路透社同时指出,即便利率下降也不太可能会令美元汇率降至特朗普希望的水准。
华尔街分析师也认为,特朗普政府越来越有可能在这场“汇率战争”中使用更强有力的武器。
《参考消息》7月17日撰文指出,特朗普此举旨在实现短期经济利益。当前美国经济“疲态”已现,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美元贬值“让美国获益”,促进出口、减少贸易赤字,提升传统制造业产出并增加就业水平,巩固美国经济竞争力,促进美国经济繁荣。
张燕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提醒,“2015年美联储加息,带动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美元升值,致使其他国家货币面临贬值风险。此次,其他国家也需要密切关注和提防美联储降息对本国货币所带来的反向影响。”
多国央行进入降息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联储发布褐皮书的第二天,韩国、印尼、乌克兰、南非均宣布了降息决议。
7月18日,韩国央行决定降低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1.5%,这是该行自去年11月25日加息25个基点以来,首次调整利率水平,也是3年来的首次降息。与此同时,韩国央行还将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5%下调为2.2%。
韩国大信证券的债券分析师Kong Dong Rak表示,韩国央行降息早于美联储,有些出乎意料但并非完全意外,政策制定者强烈地意识到需要降息,这使得其迅速行动。或许11月还会降息一次。
此外,印尼央行宣布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6%下调至5.75%,为近两年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印尼央行认为,货币政策还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当前的降息决定将影响2020年GDP增速。
同日,乌克兰央行也宣布将主要利率下调至17%;南非央行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50%,为2018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
而自今年2月以来,已有印度、埃及、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多国央行陆续宣布降息。
法兴银行新兴市场策略主管Jason Daw表示,“美联储推行宽松政策,将消除新兴市场国家央行降息的最后一道障碍。”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者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