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建议在再融资方面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财联社(广州,记者 徐学成)讯,截至2021年3月,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34家,首发募集资金3053亿元,其中超过半数企业是生物医药、TMT(科技信息通信)、电气新能源等科技类行业。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在两会期间提及资本市场议题时表示,注册制改革盘活资本市场、做大增量、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应用提供了融资渠道。下一步应该要在再融资方面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让企业的融资“获得感”更强。
3月5日,国务院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仍是重点着墨之处。刘伟坦言,“注册制改革开了个好头,但也不能自满,应当意识到路还很长,我们在注册制的配套制度、监管能力、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作为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的企业家,刘伟认为,下一步应该要在再融资方面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让企业的融资“获得感”更强。
“目前在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上,监管要求资本性支出占比不低于70%,补充流动资金的比例不超过30%,本质上还是延续了‘建生产线-折旧-产出回收’的思维模式,忽视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变化。以佳都科技为例,公司近年研发投入较多,在很多新技术的研究阶段,按照会计规则必须进行费用化处理,也就是不能作为‘资本性支出’列支,无法使用募集资金”,刘伟在谈到融资问题时,显得有点焦虑。
“佳都科技产出的大多是软件和服务,我们的生产交付学习苹果、小米等企业的经验,采用供应链模式,自己没有工厂,公司2000多人大多是算法、软件研发人员,每年数亿研发投入,很多新技术产品短期内无法看到盈利收获,压力不小”。刘伟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应优化再融资政策,针对创新型科技企业经营特点,提高募集资金用途的包容性。例如,对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科研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允许更大比例的募集资金可用于费用化研发支出等,突破30%的限制,通过加大对科技类企业长期资金的支持,加速技术的突破和产业落地。
此外,刘伟在提案中也建议有关部门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上作进一步的制度性优化思考。自去年政府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领域采用PPP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但配套融资工具和规则上的相对缺乏则阻碍了民营企业参与PPP建设的机会。刘伟认为,该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优化再融资制度得以妥善解决。
“未来十年,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只要能培育出数家中国的‘FAAMG(指美国市值排名前列的5家科技公司,包括脸书、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注册制将会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改革,”刘伟在展望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时表示,“佳都科技近年来正在从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向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进军,我们有强大的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红利,又有粤港澳湾区、轨道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一定有机会抓住这波改革红利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