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13F持仓发现:国际资本都在加仓一个方向

格隆汇 2021-02-16 20:32

备受关注的13F报告已陆续释出,人们都关心聪明钱去向何处。毕竟,这些华尔街投资风向标的资产配置策略方向加以把握,不失为一份好的作业。

下面,基金君就为大家重点分析下代表性明星外资机构的持仓情况。可以发现,作为投资的引路人,保持先进的战略眼光,对人类的革新进程进行下注。

八家机构都在买什么?

(1)桥水基金:做多中概股,清仓特斯拉

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桥水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持仓总市值为115.54亿美元,在美股组合中新进169只股票,增持233只股票,清空74只股票,减持122只股票。

其中,标普500指数ETF为第一大持仓股;阿里巴巴获得增持,增持幅度为19%,显然对中概股有所布局;对消费股青睐有加,前五大买入股有四只都是消费品公司标的,分别为沃尔玛百货(第四大重仓股)、拼多多(新进桥水前十大重仓股)、宝洁(第五大重仓股)、可口可乐以及iShares MSCI核心新兴市场ETF。

同时,对银行股建仓明显,依旧占据所有持仓类别中的最大份额(36.41%)。其中,买入摩根大通41.2775万股,买入美国银行140万股,买入花旗集团36.9670万股,买入富国银行71.4665万股,且买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银行机构和券商嘉信理财。

在清仓方向上,除了对SPDR黄金ETF减持之外,最为显著的是便是将手中的特斯拉3.565万股全部抛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对其高估值持有谨慎态度,毕竟从其加仓美国银行股,可以看出一定的防御性。

(2)高瓴资本:看好医药、硬科技,减持新能源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高瓴在美股市场共持有95家公司的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有市值达到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3亿元),占美股持仓市值比例超过64%。

一方面,高瓴继续稳固其对医疗的投资版图,对百济神州的持有市值继续排在第二,而在过去一年中,其已斩获22个医疗企业IPO。

另一方面,其对中概股的布局更具选择性。相对于阿里巴巴受到冷遇,从持仓中消失,拼多多获得了增持2.3万股,持股数量升至1023万股,持股市值达到18.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成为高瓴第一大重仓股(仓位占比14.45%),近一年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29%。

此外,京东、爱奇艺、泰邦生物、哔哩哔哩等受高瓴长期重仓持有,表明云科技、企业服务也是未来的投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在四季度清仓了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新能源车标的,显然,这一板块经历阶段性高涨后,估值泡沫风险也更为明显,但这并不代表其看空新能源车的发展未来,依旧对新能源产业链上、中游的新材料和电池等领域保持关注,这也就是为何高瓴对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和港股的信义能源等光伏和锂电标的依旧重仓的原因。

(3)先锋集团:重仓科技股,加仓特斯拉

作为老牌的巨型投资基金公司,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美国先锋集团股票持仓总市值为33466.61亿美元,其持仓组合共计3999支。去年四季度基本全部清仓的股票不多,季度美股持仓环比增加了11.34%。

根据前十大重仓股,可以发现其对科技股青睐有加,前七大标的都是大型科技股,从市值比例排名来看,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苹果(4.98%)、微软(4.08%)、亚马逊(3.16%)、Facebook(1.49%)、特斯拉(1.22%)。

而在其中,唯一受到大幅加仓则是特斯拉,近一年来该股累计涨幅超过410%。其他重仓标的则包括消费品巨头宝洁、金融标的维萨卡和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前100大重仓股中,唯一持有的中概股是阿里巴巴,持仓比重为0.44%。

(4)高盛:中概股看好阿里巴巴

高盛四季度持仓总市值达到3886.33亿美元,环比增长10.3%。在四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662只个股,增持了1922只个股;减持了2536只个股并清仓了490只个股。

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19.75%。标普500指数ETF位列第一,持仓约4500.28万股,持仓市值约168.25亿美元,持仓数量有所减少(4%);标普500指数ETF看跌期权排在第二,持仓约3252.55万股,持仓市值约121.61亿美元。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加86%;其他包括苹果、特斯拉看跌期权、微软、iShares罗素2000 ETF、亚马逊等。

此外,在中概股中,高盛持仓最多的公司为阿里巴巴,持仓约1798.46万股,持仓市值约41.86亿美元,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加7%,成为第八大重仓股。

(5)贝莱德:重仓特斯拉,加仓中概股

贝莱德13F报告显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其总持仓市值达到3.13万亿美元,总共增持了3281个标的,减持了1187个标的。

整体来看,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18.37%。苹果位列第一,持仓约10.56亿股,持仓市值约1401.81亿美元;微软紧随其后,持仓约5.16亿股,持仓市值约1146.6亿美元;亚马逊排在第三,持仓约2752.47万股,持仓市值约896.46亿美元;此外,特斯拉是第六大重仓股,持仓市值约353.4亿美元,较上季度持仓数量增长了31%,符合其称碳中和目标将改变全球资产配置格局的表态。

同时,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特斯拉、标普500指数ETF看跌期权、迪士尼、标普500指数ETF看涨期权和摩根士丹利。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家得宝和英特尔。减持比例都较小,在5%以内。

此外,贝莱德对中概股抛出橄榄枝,加仓拼多多545万股,持仓规模提高至1935万股;加仓了蔚来(增持816万股)以及京东(增持40万股)。

(6)花旗集团:金融、IT、医疗保健依旧是主线

花旗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达到1693.92亿美元,环比增长10.50%。在第四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402只个股,增持了3936只个股;减持了2479只个股,清仓了520只个股。

从持仓偏好来看,金融类、IT、及医疗保健标的一直是其投资的心头好。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21.93%。标普500指数(PUT)为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8.18亿美元,持仓2186万股;特斯拉PUT位列第二,持仓749万股,持仓市值约52.86亿美元;纳100ETF(PUT)紧随其后,持仓约1643万股,持仓市值51.56亿美元。

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特斯拉PUT、罗素2000指数ETF、标普500指数(PUT)、iShares安碩20年期以上美国国债PUT、欧澳远东指数ETF-iSharesMSCI PUT。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标普500指数 CALL ,罗素2000指数ETFPUT、纳指100ETF CALL、债券指数ETF-iSharesiBoxx高收益公司债 PUT 、纳指100ETF。

(7)富国银行:继续加码金融、科技

富国银行去年四季度持仓总市值达到4156.82亿美元,环比增长14.80%。在持仓组合中,新增了487只个股,增持了3335只个股;减持了2726只个股,清仓了345只个股。

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比为15.35%,第一大重仓股为微软,持有5228万股,市值约116亿美元;苹果、亚马逊分别为第二、五大重仓股,可以看出其对科技股依旧有所偏爱。

从持仓比例的变化来看,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为罗素2000指数ETF、摩根大通、新兴市场核心ETF、菲利普66以及iShares美元高收益企业债ETF,集中加码金融板块,偏爱ETF资产;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为特斯拉、特斯拉可转债、标普500指数ETF(SPY)、英特尔和宝洁。

(8)ARK:聚焦创新发展,强烈看好比特币

除了上述的机构之外,近来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女版“巴菲特”Cathie Wood带领的ARK投资公司。

作为去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基金公司之一,其已在至少25家上市公司的持股超过10%,且ETF规模持续激增,达到580亿美元。最为重要的是,旗下五款积极管理产品的回报率在过去一年均超过100%。

基金君自然不会错过其对2021年的最新投资主题方向。除了对电动车、无人驾驶、深度学习、新一代基因测序、数据中心再创造、视频游戏等的市场机会进行积极展望,更为关键的是,ARK坚持唱多比特币。

众所周知,近来比特币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有望冲击5万美元。

而随着早期投资者纷纷尝到获利的甜头,新进投资者频频减仓,比特币值得战略性配置的立场不断受到追捧,在机构多元化投资的资产配置中也更具一席之地,毕竟在过去十年中,比特币是唯一与其他传统资产有着较低相关性的投资选择。

2

下注中国、加码港股为投资大方向

总体来看,从投资方向来看,除去自身的传统性偏好外,头部机构依旧将投资重心放在了技术革新上,投资人类进化的方向成为主流,这也就是美股科技股频频吃香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一部分的估值风险也需警惕,毕竟美股或在疫情转好前受刺激措施进一步影响而不断膨胀,而泡沫总会有被戳破的一天。

因此,资金从美股转向有效走出疫情阴影的中国股市也是意料之中。

尤其是随着A股抱团泡沫化风险激增,估值性价比失去一定的优势,寻找港股市场独特的优质资产迫在眉睫,这也是近来南下资金一片火热的关键之处。

今天是港股市场牛年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大幅走高,行业板块普涨,市场情绪十分高涨,可谓牛气冲天,不失为牛年开了个好头。

要知道,港股总体具备较好的估值性价比,除了可以配置受到低估的蓝筹股之外,阿里、腾讯、美团、快手等国内核心互联网企业相继上市后,使得新经济企业聚集性更为凸显,作为传统价值股和新经济成长股双轮驱动的资本市场——港股颇具吸引力,行情相对乐观预期自然强烈。

结语

13F持仓报告一经释出便被投资者誉为“投资圣经”并不是虚言,毕竟大佬们的投资逻辑常常贯穿于长期性的投资布局之中,学习且抓住风向十分重要。

如今,在后疫情时代,国内疫情相对稳定,经济复苏进程积极,基于双循环格局,伴随着人们的新兴消费潜力,企业的发展活力也将继续得到释放,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在这场国运红利下,都将乘风破浪向着更好的投资未来行进。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