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港股生物科技:2020年“药明双雄”挑大梁,2021年生物科技方兴未艾

财华社 2021-01-11 16:00

生物科技兴起的背景

毫无疑问,2018年港交所上市新规的出台,开启了生物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为我国生物科技长远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亦加速资本不断加持生物技术、创新药研发,医疗信息化和前沿医疗技术等领域的创业公司,尤其是涉足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遗传病治疗、细胞治疗及激发自体免疫等创新型制药公司投资非常大。各路资本助推之下,生物科技公司资产证券化的步伐明显加快,“生物科技赴港上市潮”也成为近两年港股市场被提及最多的词。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降临,让无数创业者陷入担忧和迷茫,亦让不少投资者静下心来审视自身的投资组合,并对更长远的投资策略做好规划。在此背景下,拥有更长的技术创新周期,更广的创新空间及庞大医疗服务需求市场的生物科技,成为各路资本最青睐的投资标的。

资本的纷至沓来,加速了生物科技股赴港上市的步伐,2020年全年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不减,这也助推了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成为2020年度港股全市场终最受欢迎的板块之一。

2020年生物科技板块市值破万亿,“药明双雄”挑大梁

2020年全年,包括诺诚健华-B、康方生物-B、永泰生物-B、欧康维视生物-B、开拓药业-B、再鼎医药-SB、嘉和生物-B、沛嘉医疗-B在内15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交所挂牌上。15家新上市生物科技企业上市首日涨幅平均值为约26%。按上市价计,15家新上市生物科技股2020年全年股价累计涨幅平均值高达36.1%。

随着15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成功上市,再结合AASTOCKS的生物科技板块数据,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成份股增至41家。

以股价表现计,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由41家生物科技股组成)2020年全年股价涨跌幅为31.9%,远高于同期恒生指数涨跌幅的-3.40%。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港股生物科技板块市值高达17,955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有不少的提升。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看上去,似乎都在暗示2020年投资港股生物科技板块会有不错的投资收益。但从个股表现来看,投资港股生物科技并非稳赚不赔,跑赢恒指的概率也只有56%。

从41家生物科技2020年全年涨跌幅表现来看(图表1),包括中国再生医学、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康希诺生物-B、药明康德、君实生物等在内的23家企业2020年全年涨跌幅是跑赢恒生指数涨跌幅,约占总数的56%。跑输恒生指数涨跌幅的包括金斯瑞生物科技、三生制药、嘉和生物-B、永泰生物-B在内的18家生物科技股,约占总数的44%。

从市值角度来看,排名前十大生物科技股基本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值(图表1)。市值前十大生物科技股分别为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济神州、泰格医药、信达生物、再鼎医药-SB、荣昌生物-B、君实生物、康希诺生物-B及康方生物。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前十大生物科技股累计市值高达16,745亿港元,约占港股生物科技股板块2020年总市值的93.3%。其中药明生物及药明康德是唯一两家市值破3,000亿港元大关的生物科技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药明生物及药明康达市值分别为3,878亿港元及3,967亿港元,两者占据整个港股生物科技板块市值的43.7%。由此可见,港股生物科技万亿市值是靠“药明系”支撑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是赴港上市潮及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主力军,但是从涨跌幅来看,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并未受到投资者们的青睐。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港股生物科技股板块中,未盈利生物科技股有22家,约占54%。其中2020年全年涨跌幅跑赢恒生指数的企业有12家,约占2020年全年涨跌幅跑输恒生指数18家的66.7%。这也反映出2020年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并未像2019年一样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这背后的影响因素,或许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物科技公司赴港浪潮持续,上市数量不断创新高,投资者可选标的明显增加。出于风险考虑,多数投资者会选择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作为首选的投资标的,而非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另一方面,未盈利生物科技股都处于高风险的早期发展阶段,投资者很难有可靠的标尺来判断公司发展前景和投资风险,股价往往存在较大波动风险。而股价波动与公司研发管道临床进度有关。基于此,上市后股价表现往往都是两极分化,或喜或悲。

2021年:生物科技赴港上市热度不减

近年来,我国针对创新药研发激励、临床试验产能、申报审批时间等多方 面进行医改,执行力度空前,效果明显,国产1类新药的NDA申报及获批数均有显著增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鼓励药品创新的政策不断落地,我国迎来了一个新药研发的黄金发展期。在行业政策环境开启了医药创新的大潮之下,生物科技得到更多资本的关注及青睐。

在此背景在下,2021年生物科技掀起赴港上市潮的热度将不减。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8日,包括昭衍新药、百奥泰及赛生药业在内14家制药、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学的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随着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增加,生物科技股股价波动的可能性会更大。散户投资者面对生物科技如此大投资机遇也应当审慎行使,切莫盲目跟炒。毕竟价值投资是细水长流之事,并非靠短期热点炒作。生物科技暴增暴跌在全球资本市场是时有发生的,如美国、欧洲和台湾金融市场都有数不尽的案例可以参考。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生物科技板块始于2018年,经历市场洗礼和磨练的时间非常之短,对于未盈利生物科技价值衡量标准及可参考数据有待完善。对于了解有限的散户投资者,可以“静候”的方式认清生物科技的投资逻辑,并等待生物科技股之间互相博弈,形成稳定的价格趋势之后再做定夺。此外,若出于对生物科技股价格波动而担忧的散户投资者,可选择通过投资生物科技相关的指数型基金将风险进行分散。

2021年生物科技虽方兴未艾,但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