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指数近三个月回调15%,药品集采的影响开始显现

格隆汇 2020-11-27 23:40

申万二级行业化学制药指数自8月以来,持续走低。指数跌幅高达15%以上。

终究其原因是自8月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标结果公布。55个品种,194家药企,440亿元的市场规模,伴随着集采一次次扩围,药企厮杀进入白热化。中标价格平均降幅53%,最大降幅超过95%。

如今,各省市的经过前期准备工作,第三批国家集采目录陆续开始执行。我们回顾一下,第三批全国集采对行业和市场的影响。

据悉11月26日,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55个中选药品已在北京正式执行,其中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解热镇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慢病常用药,还涉及到一些肿瘤、精神、眼科等药品。预计执行第三批国家组织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每年将为全市节省采购费用10亿元左右。

辽宁、山西、黑龙江等都已经在11月份初开始正式执行第三批集采目录,不仅是北京,11-12月份是全国集中执行的月份。

中标结果数据显示,全国医药品集采的降价幅度非常大,以乳腺癌治疗药物来曲唑片(2.5mg/片)为例,原价格是9.11元/片,此次降价后2.86元/片。按每天1片的服用量计算,原来每位患者每年的药品费用在3000元左右,现在降到1000元左右。

高血压治疗药物卡托普更是到了以“分”计价的时代,3个拟中选品规均低于1毛钱,重庆科瑞的出价低至1.4分,而华中药业、上海旭东的卡托普利片价格也均未超过2分钱。

这些药物一次次探底的背后,是本土药企的市场份额竞争日渐激烈的结果。例如,卡托普利。该药物是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较多的药品,国内就有11家药企有资格参与本次集采竞标,直接把价格下杀至分以下。

经历过前两次带量采购,有关规则、谈判手段等都已经相对成熟了,因此第三轮药品带量采购的降价力度超过了前两次。

未来药品集中采购还将继续开展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由国家医保局牵头,组织专家通过评审、遴选投票等程序确定拟谈判药品范围。同时,采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竞价采购的方式,挤出药价水分,净化药品流通秩序,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在本次集采中标品种最多的Top10药企中除了海正药业、上海医药和科伦药业外,其余5个上市公司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和石药集团均是市值千亿以上的创新药龙头药企,年研发投入费用达20-40亿元,且目前已有多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大药企具备规模优势,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以更低价格参与投标,因此中标的规模也更大。

尽管如此,前十大中标的企业的股价也难免一波下挫。石药集团从在8月中创下高点之后,股价持续回调,从8月19日以来,跌幅达23%左右。中国生物制药、A股方面,药企龙头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等也同样的走势。

整体看,整个医药板块行业的估值在近3月来也从70多倍回调至了60倍左右。

总体说来,国家出台医药集采政策的核心是鼓励药企向创新药企业转型,从中长期看仿制药行业利润回归到合理水平的趋势不会改变。而创新药由于其市场的唯一性和专利的保护,降价幅度小,能够长时间获得较大利润保护,具有创新能力的药企在此趋势下可能更具投资价值。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