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中金近三年海外收入占比持续居高,信达竟成最大黑马,券业海外布局较量白热化,头部券商更显优势

财联社 2020-07-16 14:42

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靖)讯,7月1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19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券商境外子公司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等排名也浮出水面。通过近年来各家券商的外海布局能够发现,加强境外业务是目前券商发展重点。

2019年境外子公司证券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海外收入占比,下同)排名方面,海通证券位列第一,占比高达26.12%,其次是中金公司,占比为24.5%,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占比居前,分别为11.09%和10.75%。

此外,海外收入占比排名前十的还包括信达证券(9.39%)、国泰君安(9.37%)、光大证券(7.78%)、山西证券(7.53%)、国元证券(7.52%)银河证券(6.32%)。近三年排名来看,前十券商排名相对较为稳定,上述多家券商连续霸榜前十。

海通、中金持续霸榜,信达成最大黑马

从上市券商2019年报来看,多家大型券商已经将海外业务纳入公司核心业务结构中,并详细披露了海外业务数据情况。

记者梳理2017~2019三年数据发现,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连续三年霸占前两位,同时,海通证券海外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25%以上。事实上,海通证券作为最早发展海外业务的券商,已经连续多年将国际业务内容介绍放在年报中自身核心竞争力板块。目前海通证券的海外业务经营主体主要是海通国际证券和海通银行,其中海通国际证券一直保持在中国香港中资证券机构中的龙头地位。

中金公司2017、2018保持在20%左右,2019年上涨近4%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4.50%。在业务通道化和商业模式同质化的证券行业中,中金公司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国际基因已经形成竞争壁垒,海外收入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信证券在2018年海外收入占比排名稍有下滑,降至第6位,但2019年又回升至第3,海外收入占比为11.09%。

华泰证券在近三年中排名一直稳步前进,从2017年的第8位逐渐上升至2018年的第5位,再度上升至2019年的第4位。

其中最大的黑马当属信达证券,记者梳理此前两年相关排名时发现,信达证券此前从未上榜,但是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突然上升至第5位,甚至高于国泰君安、光大证券以及银河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

此外,国泰君安证券在近三年中的排名分别为第7~第8~第6,海外收入占比也保持在9%上下。

另外一只黑马为山西证券,早在2017年,山西证券海外收入占比仅为3.45%,列第17位。但是2018年突然发力上升至第3位,将老牌头部券商中信证券挤出前三位,实属不易。2019年山西证券海外收入占比为7.58%,为列第8。

此外国元证券和银河证券近三年则交替追赶,名次稳定在前十位,海外收入占比也保持在6%~7%。

2019年龙头券商加强海外创新

券商海外业务收入正逐渐成为券商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券商的海外布局动作也更加频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14家券商共计揽入海外收入228.95亿元。从海外业务营收来看,排名前五的券商为海通证券(89.93亿元)、中信证券(49.9亿元)、国泰君安(27.79亿元)、华泰证券(26.65亿元)、广发证券(9.57亿元)。

同比增速上看,前五名的券商为:国泰君安(69.16%)、国元证券(43.63%)、申万宏源(38.76%)、海通证券(36.4%)。

目前,多家证券公司通过并购境外金融机构、增设办公室业务点等方式来实现海外机构扩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中资券商已在全世界10个国家设立业务发展点,加强海外布局。分别为新加坡、印度、美国、英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泰国。

在中型券商忙着给海外子公司增资的同时,龙头券商2019年海外业务动作主要聚焦在创新。

2019年,中信证券成为首家进入韩国衍生品市场的中资券商;海通国际年内开通了大宗经纪交易业务和债券收益互换业务;国泰君安成为首家进入越南市场的中资券商;华泰证券成功发行GDR,并将AssetMark在纽交所分拆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获得美国券商经纪业务资格;广发证券研报全球发布平台正式上线;银河国际控股收购了联昌集团马来西亚证券业务50%的股权。

行业人士表示,现阶段国内券商的投行业务国际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依然面临海外市场份额仍较低、资本金远低于国外大投行等诸多牵绊。因此考虑到国际业务的开展需依靠券商机构的资本实力、公司经营能力、对境外市场业务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和渗透,在人才、资本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头部券商未来更具国际竞争能力。

再融资大年多家券商发力海外业务

兵车未动,粮草先行。在券商海外“买买买”之下,对海外子公司的密集增资势在必行。2020以来,随着再融资政策的落地,已有多家券商提出的定增计划中也涵盖了对境外子公司的增资。

6月22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向光证金控增资23亿元港元无异议,这也是继5跃东吴证券宣布向东吴香港增资4.8亿元之后券商的又一个海外业务布局新动作。

早在今年3月,国信证券就发布了定增计划,其中明确表明募资投向包含了对国信香港增资9亿元。

此后,中信建投的定增方案中也涵盖了子公司的增资,拟增加不超过1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增资子公司,以推动公司全面发展。

红塔证券在配股方案中提出增加不超过2亿元设立境外子公司及多元化布局。

西部证券在定增方案中表示,公司拟推进香港子公司设立工作,以香港为起点搭建国际化业务平台,参与境外资本市场业务,建立境外渠道,积累境外客户。

中原证券在定增方案中指出,拟使用不超过10亿元用于境内外全资子公司增资。

而2019年,4家券商完成了香港子公司的增资,2家券商获批新设香港子公司。

2019年6月7日,兴业证券表示,为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公司决定对全资子公司兴证(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货币形式增加注册资本 25 亿元港币。增资完成后,兴证香港注册资本将增加至45亿元港币。

8月13日,东方证券完成向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港币1亿元,东方金控实缴股本由港币21亿元变更为港币22亿元。

10月26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向方正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人民币无异议。方正证券认为,方正香港金控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本次增资将增强方正香港金控的资本实力,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需要。

11月29日,长江证券发布公告称,已获准向长江证券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增资等值5亿港元。这已是长江证券今年第二次向长证国际增资。今年8月,长江证券已对长证国际增资3亿港元,持股比例升为77.35%。

12月17日,华安证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的批复,核准公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华安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港币5亿元。

12月27日,国联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后简称“国联香港”或“香港子公司”),注册资本为港币3亿元。

研究人士表示,通过收购与长期参与,中资券商的国际竞争优势首先体现在对于全球资源的整合,包括通过收购海外金融机构,或在香港离岸市场以及通过子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投融资业务及跨境业务。其次,中国企业国际化(海外收购兼并)、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外合资的在海外的项目(如投融资)等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全球资本市场独立研究员吴昊认为,中国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但开放也是双向的,中资券商的国际化业务也正在顽强成长之中。依托于券商的经纪、投行和自营三大主营业务,中资券商海外业务包括海外经纪业务、双向跨境投融资、资产管理、咨询,通过收购海外金融机构或设立全资子公司在海外提供相关金融业务。

渤海证券分析师认为,从国内券商经营状况来看,由于监管对于金融产品的限制,国内券商仍旧从事一些较为简单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专业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创新步伐进展缓慢。因此,拓宽海外市场对于国内券商来说,除了利用海外企业经营业务改善自身营收结构,还将促进内地券商加大创新的步伐,提高业务创新能力。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