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缴社保、公积金,众妙娱乐赴港上市是“耍流氓”?
前言:
直播风口下,庞大的主播群助推了互联网经纪公司的发展。
6月7日,众妙娱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众妙娱乐)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将募资用于建立主播培训中心、制作连续剧及电影、建立短视频制作基地、收购MCN、收购个人主播、投资技术及数据分析等方面。
作为一家领先的视频主播人才推手,众妙娱乐与众多直播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YY直播、虎牙直播、企鹅电竞、陌陌等,目前公司旗下已注册主播约29300名,其中泛娱乐节目主播人数超九成。
成立刚四年的众妙娱乐冲刺港交所,实力如何?
营收规模小 靠虚拟商品销售盈利
众妙娱乐并不单纯是人才推手,2018年公司也开始入局短视频业务。
于是在营收构成中,众妙娱乐的收入除去在视频直播平台上获得的虚拟商品销售总流水分成外,还有一小部分来自短视频业务创造的收入。
2017-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0.5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0.75亿元、0.83亿元;同期经营溢利分别是0.27亿元、0.36亿元、0.42亿元。
从趋势看,众妙娱乐营收及经营溢利均呈现逐年增长,但整体规模尚小。
2017-2019年,视频主播管理服务分别占总营收的96.6%、94.0%、91.4%,这一部分收入主要通过分享主播应占的视频直播平台上虚拟商品销售的总流水的一部分而获得。
通常来讲,公司有权将主播应占虚拟商品销售总流水的3%至25%录为收入;在少数情况下,公司也与主播分享视频直播平台就KPI(如目标直播时数或总流水)获达成后为进行表彰而支付的激励费。
此外,视频直播平台有时也会向公司支付佣金,以表彰其在主播公会中注册主播的高留存率。
另一方面,自2018将业务延伸至短视频内容后,这一块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别贡献营收
3.4%及6.1%,主要来自短视频或社交媒体平台根据视频观看次数计算支付的激励费。
以上来看,众妙娱乐的业务结构仍显单一,且过多倚重直播平台,难免携带业务集中度高的风险成分。
尤其是,主播人才库在整个公司业务中起着支撑性作用,一些热门主播每年要直接为公司贡献超30%的营收。
挖掘实力强且具商业价值的主播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未来发展,但育人的过程非一日之功,公司在招募、培训、推广主播以及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要产生巨额的营运成本和费用。
行业前景可观 但多项要求不合规
粉丝经济盛行下,粉丝群的活跃度同样影响公司的营收多少。
截至今年4月底,众妙娱乐排名前50位PC端主播及排名前30位移动端主播拥有的粉丝数约2.27亿。
尽管公司已投入大量资源,通过培训主播或推广活动的方式,蓄积了庞大的粉丝池,粉丝亦
为虚拟商品掏了不少腰包。但一旦粉丝规模缩减,公司将可能失去很多商业机会。
更何况,公司通过销售虚拟商品的收入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才能变现,若不能保持多元化的变现渠道,徒有表面的富贵,并不能得以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对此问题,众妙娱乐利用主播带来的“粉丝效应”,加强与电商平台及第三方商家的合作,以提供赞助产品销售及广告服务。
同时,其还透过招募更多合资格人员,扩展拍摄设备,以增强在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市场的变现能力。
各方面的突投入无疑会蚕食公司的大额利润,而这一系列努力的背后还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行业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总流水计量的中国视频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3.0%。
随着视频直播平台更为多元化的高质量内容出炉,及观众更强支付意愿的提高,预计2019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将以23.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4年达到3101亿元。
直播行业确实是一片蓝海,但并非是家公司就能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监管方面的压力始终是悬在企业投上的一把利剑,主播线上活动是否违规、视频内容是否健康向上、虚拟货币会否受到限制,都对众秒娱乐的经营带来了重重隐患。
而从公司本身来看,其要承担的远不止以上几种监管压力,更要命的是众妙娱乐的业务营运能不能获批还是个未知数。
当前的视频直播行业,尚且处于野蛮增长的初期发展阶段,国家在有关此方面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未来不排除会以牌照、批准许可等方式,来规范企业进出。
加之,众妙娱乐当前并没有按照法规要求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也是一个极致命且不人道的风险点。
在法律边缘试探的众妙娱乐,真能赴港上市成功吗?
作者:大脸猫
编辑: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