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卫国:Keep激进布局商业化

汤卫国 2020-05-20 10:23

汤卫国消息Keep的诞生恰逢互联网创业的好年头,新用户、免费、资本推动的补贴铺天盖地。 汤卫国指出在这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诸如“咕咚”、“悦跑圈”等运动类APP,汤卫国指出但Keep上线后,用户量快速冲到500万,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按照投资方高盛的说法,看好Keep“成为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领先运动品牌。” 运动社交属性是Keep战胜其他运动类APP最重要的利器之一。 Keep在APP上为用户制造了一个以“运动”为核心的讨论广场,用户可实现意见输出。通过排名、挑战、运动贴纸、flag运动记录、打卡等方式,老用户、活跃用户可以通过分享去引导新用户,并与之产生关联。

明星、KOL用户的加入,也起到了社交暗示与带动参与的作用;线下互动平台Keepland又正好弥补了真实场景社交上的空缺。 Keep用户增长情况 健身前、健身中的交流需求、健身后的展示需求,都是Keep社交健身模式成功的基础。截至目前,Keep用户达到2亿。如此用户基础意味着庞大的商业价值。 《2019年全球运动健身经济报告》显示:中国2018年健身人口渗透率为0.8%,即100个人中间,可能只有0.8个人有健身消费习惯。虽然平均是0.8%,但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渗透率达到5%到6%左右。 这意味着仍然有很多消费行为没有被培养起来,国内健身市场仍存在着巨大增长空间。 盈利方面,Keep运动消费品销售规模预计突破10亿规模,并以每年 300% 的速度稳步增长。其中,智能硬件产品2019年营收同比上涨 177%,2019年线上业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86%。 时代资本投资团队表示,相比美国上市公司 Peloton,Keep 在中国有更广泛的适用人群和更大的市场。

“此次重仓投资Keep, 既是看好中国的运动市场,也是对消费升级领域的重要投资。” 激进布局商业化 2015年底,Keep创始人王宁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Keep在2016年不能转型成为一家盈利的互联网公司,那么Keep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他在创业之初便坚守“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信念。但拿到D轮融资之后,转而开始大肆扩张,全方位探索商业化。

Keep历次融资情况 这是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在上市前都不得不做的事。Keep也必须必须用收入的增长,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可持续的。 Keep选择从线上往线下延伸,从软件向硬件延伸。 2016年,Keep开始上线商城出售运动周边商品。但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电商业务成绩平平,销售SKU不多,加上运动类商品复购率低,不能完全撑起商业化。 2018年初,Keep在北京华贸中心开出第一家线下健身房Keepland。

2019年,推出了智能硬件跑步机、运动手环和健走机,比起小米等专业硬件生产商,Keep硬件进来的时机实在算不上早。手环官方售价为169元——百元级别的手环市场素来都是拼杀激烈的红海。 Keep智能硬件的理想状态是,用内置模组获得训练数据,实时提醒用户调整训练节奏和速度——就像一个实时监控身体数据的私教。 在手环之前,Keep已经发布了一款健走机。

据其公布的数据,联网率达到92%,每周有超过58%的用户是结合线上的内容完成每一次的跑步。 此外,Keep还尝试了全新的“KeepLite轻食”。尽管此前有报道称,推出不久的轻食和Keepland业务尚未看到回报,不过keep也做出回应,运动产品、广告、APP会员和Keepland运动空间这四部分在2019年均已实现盈利。 鉴于对于仓储、物流和售后等多方面考虑,Keep团队对于电商的投入并不多。在王宁看来,电商业务要拆出来成为Keep的一级入口“至少还有一段时间”。 流量思维变现难 频繁的商业化探索,让Keep的模式变得越来越重,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压力随之而来。 问题也真实地存在着。

2019年10月,Keep进行了一次人员优化和业务回调,涉及Keep总员工数800人的10%-15%。 当时,Keep对此轮优化给出回应是“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组织效率,是公司长期发展的管理必要项。”可以说基本符合事实。在快速成长阶段,将没验证通过的业务及时关掉、团队人员迭代都是合理的,毕竟没有哪个CEO能确保每一条业务线都能成功。

如今,Keep再次得到资本的加持,标志着资本方面基本上消除了对其大调整时期的质疑。 Keep发展过程中的流量思维,对于Keep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线上大量免费基础内容和服务能够带来流量,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收入情况。 它试图养成用户习惯后,用电商、付费内容、硬件、线下健身房等“大生态”,将圈进来的用户做全方位变现,这在逻辑上说得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然面对了不小的挑战。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