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险企保费出炉 新华、众安表现亮眼
财联社(上海, 实习记者 鲍仔权)4月14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相继发布1至3月份保费收入公告。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寿险(包括人寿、健康和养老)、平安财险(包括车险、非车险和意外健康险)1至3月保费收入分别为3078亿、582亿元、1852亿元、726亿元,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3%、34.92%、-9.66%、4.9%。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寿险、平安财险3月单月的保费收入分别为798亿、187亿元、435亿元、250亿元。3月环比增速分别为131.3%、111%、28.56%、96.3%;3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09%、18.73%、-1.85%、9.2%。
通过三家公司公布的1-3月保费数据可知,一季度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实现了保费同比正增长,平安寿险保费增长为负。
主要原因是2019年底,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采取开门红策略,大量销售年金产品和终身寿产品。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中国人寿开门红产品“鑫享至尊”于2019年10月20日即开始销售,10月1日已经开始通过广发银行理财提前锁定保费。新华保险同样于去年12月开展了年金险和健康险产品的预约并大力发展银保渠道销售保险产品。平安人寿则继续采取淡化“开门红”策略。叠加疫情冲击,平安寿在一季度保费增速为负。
从3月单月同比增速来看,除新华实现正增长外,其余两家增速均为负。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新华的策略与其他上市公司不同。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大力发展银保渠道,坚持‘以期促趸’。在疫情期间,代理人展业困难,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更加容易。短期内表现更加亮眼很正常。”
对于平安寿和国寿三月同比增速为负,一位保险公司的精算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这或许与2019年12月份银保监下发的一份银保监办便函相关。与《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不符的产品,应于2020年4月1日前停止销售;此前已生效的保单,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
国寿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下架了一批健康险产品。同时,疫情期间,很多存量的客户在2月份被消耗,三月后继乏力。”
另一位非银证券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银保监下发的文件对所有保险公司销售的健康险产品都会产生影响。国寿3月份同比增速为负的原因主要是2019年保费基数过高。”
关于国寿目前的经营情况,记者从一份内部报告中获悉:国寿的开门红2020启动较早,于2019年10月至11月已基本完成储蓄型规模的主要目标诉求。公司目前转入保障型销售,前两月业务进度尚可。实际销售效率受到疫情影响,但客户因疫情观念意识转变较大,参与度较高。
众安在线作为互联网保险公司,疫情期间,健康险销量激增。今日公布的一季度保费收入表现亮眼。2020 年前3月累计原保费收入约35.05亿元,同比增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