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市上演生死时速,谁将受益?

财华社 2020-04-04 15:03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特朗普继续主宰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向。


昨晚他老人家一条推特让全球油市沸腾,他说:他的老朋友沙特王储刚与普京聊过,他预计并希望沙特与俄罗斯能减产1000万桶原油。


不知这1000万桶指的是否为日产量。按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的全球油品及其他液化品日产量1.02亿桶计算,则相当于9.79%。


国际油价应声大涨:WTI原油期货上涨24.7%,报每桶25.32美元,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21%,报每桶29.94美元。


与此同时,不顾美国上周首次失业申领人数大增一倍以上等不利消息,美股止跌回升:道指涨2.24%,收报21413.44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2%,收报7487.31点;标普500指数上涨2.28%,收报2526.9点。


油气勘探、油气综合服务和设备以及油服板块领涨,其中油砂业务贡献占近一半的加拿大综合石油公司Cenovus能源(CVE-US)一改今年年初以来的颓势,大涨23.56%;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CVX-US)大涨11.03%;第一大石油企业埃克森美孚(XOM-US)涨7.65%。


就连预托证券在美国上市的中资油企也有不错的表现,甚至跑赢其对应的港股收市价:中石油(00857-HK)ADR上涨14.91%,相当于3.15港元;中石化(00386-HK)ADR上涨10.27%,相当于每股4.06港元(来自腾讯APP的换算数据)。


这似乎为几个钟头后的亚洲交易时段开了个好头。普京否认与王储通话,而沙特似乎也没有正式确认减产,仅呼吁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小伙伴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一下“公平的协议”,从“公平”、“协议”等字眼来看,让步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油价已无法覆盖成本?


从下边两张来自wind的走势图可见,近期的油价暴跌确实难得一见,而目前的价位已接近2002年初的低位水平。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如果按每桶25美元的价格计算,目前全球大约有500万桶/天的油产成本无法获得覆盖。也就是说,在原油价格报每桶25美元的水平时,全球有大约5%的产量是亏损。


美国凭借页岩油技术成为原油市场黑马,完成了从依赖原油进口到成为主要原油出口商的完美变身,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及加拿大的页岩油技术成本不低,若原油价格跌至30美元以下,它们的原油生产基本无利可图。而据外媒报道,沙特等主要产油国的原油生产成本或约10美元,俄罗斯或约15-17美元,在当前的低油价下还撑得住。


但这仅仅是账面成本,沙特等产油国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来支撑国内庞大的财政开支,以此来看,其机会成本并不低。同样,俄罗斯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这些创收仍需要弥补其他产业的亏损,担子也不轻。所以对于产油国来说,油价下跌并非好事。


那么为什么沙特和俄罗斯互不让步,并发起压价式增产战?原理很简单——争夺市场份额,目的是以低价逼走高成本产能,同时让替代能源无路可走,以巩固市场地位。


上一次的OPEC+增产就是一个囚徒困境的怪圈:1)我减产你不减产,2)我不减产你减产,3)大家都减产。蒙着眼在不知对方如何抉择时选出综合来看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然而互相猜忌的减产导致了最终的分崩离析,也许只有依靠瓶子摔碎般的教训才能实现秩序重构,来恢复信任。


先不论沙特和俄罗斯究竟谈没谈妥减产,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国际油市的境况:


需求现状: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全球经济放缓,经济活动的减少导致对油品的需求下降;疫情扩散,多国社区封锁,飞机停飞,令飞机燃料和交通设施燃料的需求显著下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日均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5%,至53.3万吨,合计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5.22%,至8609万吨,而规模以上工业日均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4.84%,至165.3万吨,这可能与疫情期间开工不足有关。


笔者用规模以上工业产量与进口量推算出原油供应量,见下图。2020年前两个月期间,供应量与加工量之间的分歧扩大。炼油厂开工不足,加上前期对抗疫情经济暂缓,对油品需求不足,可能意味着囤积的原油大幅上升。

不过由于控制疫情得当,三月份开始中国经济已逐渐恢复,对油品的需求也很可能正在回升。笔者认为这合情合理。


但是中国以外各国正处于对抗疫情的高峰,经济活动基本上停滞,对原油需求锐减。也就是说,尽管中国的需求回升,但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锐减可能抵消了中国的正面影响,从而对油价构成沉重的下行压力。


产油国/商面对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需求下滑导致油价下挫。


此外,疫情影响下,炼油厂关闭,社区隔离、人们停工导致物流服务中断,再加上堆积的库存令储存成本急增,整条供应链的不畅让产油国和产油商有心无力。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的一则报道指,由于陆上石油储存地点快被用尽,石油贸易行正在寻求更多油轮存储石油,目前海上石油库存达到8000万桶,逼近2009年纪录高位,由此可见供应过剩的问题有多严重。


然而原油生产商却无法停产,因为关闭油井的成本更高,而且会引发现金流中断,加上储存空间已不足,原油生产商宁愿接受更低的价格处置原油。早前有报道指委内瑞拉已用尽原油储备空间,并开始以每桶不到10美元的价格快速处理原油。


需求受抑制,同时原油生产商抢滩式不断加码生产,导致短期油价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重,可以预见如果目前的情况得不到改善,短期原油价格仍会继续下跌。


长远来看,如果供过于求的时间延续得足够长,市场的优胜劣汰将令原油生产商的集中度提高。例如,最近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Whiting Petroleum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第一家在这轮油价暴跌中被淘汰出局的产油商。


供过于求也将使得新产能的投资萎缩,现有运营商勒紧裤头过日子,放弃原有的产能投资计划,另一方面无利可图也吓退了想进入的新产能。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2020年生产商或降低20%-35%的新产能投资。综合来看,这将令产能下降。


除此以外,如果原油价格下降的时间足够长,也将影响到能源格局的变化。较低的石化燃料价格,将令开发成本高昂的替代能源被迫出局。


这就是国际油市面临的境况,那么有何破局之道?


1.全球疫情受到控制,消费报复性反弹,原油需求大幅回升。


2.沙特和俄罗斯在瓶子摔碎后终能放下成见达成并实现减产。


3.某一个主要产油国突然停产,令原油产量大幅下滑。


谁将受益?


无疑在这场暴跌中,最早从疫情恢复同时也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将可受惠:1)物流恢复,炼油厂,生产链衔接上;2)需求回升降低储存压力;3)率先受惠于低油价。这就好比大富翁中的冬眠卡,大家都在冬眠时,醒着的玩家可以抢占更多地盘。


中石油(00857-HK, 601857-CN)和中石化(00386-HK, 600028-CN)的炼油业务应能受惠,主要依靠进口原油的中石化应可看高一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初需求下跌可能导致两桶油收入中占大头的营销及分销业务贡献下降。不过,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已跌至十八年新低,不知国内成品油地板价机制能为它们的盈利能力增厚几分?

油品运输企业,尤其VLCC(超大型油轮)船东:包括主要走TD3(中东-远东)航线的中远海能(01138-HK, 600026-CN),以及最大的油轮船东招商轮船(601872-CN),在今年上半年应该可以受惠于运价的上升,见上图。

作者:毛婷


编辑:彭尚京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