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后净利持续1千万左右 煤“中介”ST云维亟待新资产注入
财联社(成都,记者 张海霞)讯,自2016年被实施司法重整以来,ST云维(600725.SH)靠着左手买煤、右手卖煤的“中介”业务维持着生计,依托着每年10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等待资产注入式的“重生”。
而在3月17日晚间刚出炉的年报中,公司因资产注入未果再次被出具“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报告。记者注意到,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寻求优质资产,然而重整程序已终止了三年多,资产注入仍未果。3月17日,ST云维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标的资产还没有选定。”
煤贸易业务盈利有限
财务数据显示,ST云维2019年实现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32.81%;对应期间净利润为1259.86万元,同比下滑3.15%,同期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70.23万元,同比增长62.43%。
记者注意到,公司近几年净利润基本维持在1000万元左右。数据显示,公司2017-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18.13万元、1300.77万元。公司盈利能力与公司主营业务息息相关。
据记者了解,自2016年司法重整以来,将下属子公司大为焦化、大为制焦等资产悉数剥离,获得债务重组损益41.87亿元,公司当年业绩也由亏转盈,得以脱离退市风险。自此,公司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仅靠着煤焦化产品贸易业务维持着公司经营。
上述工作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解释道,煤焦化贸易业务也就是只有采购和销售环节,没有生产、加工环节。公司营业成本数据也证实了该位工作人员的表述,数据显示,在公司2017-2018年营业成本中,原料煤采购金额分别高达4.64亿元、9.50亿元,占当期总成本的比例高达99.10%、99%。
公司方面也曾多次坦言,仅靠煤焦化产品贸易业务维持公司运营,效益增长有限,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缺乏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煤炭产品销售毛利率仅为2.83%,同比上年减少1.70个百分点。
因此,在2019年下半年公司开拓了铝制品、焦炭、钢材制品三大产品线的加工及销售业务,其2019年对应营业收入分别为5.18亿元、86.04万元以及4549.36万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01%、9.32%、1.26%。拓展新产品线的同时,公司煤炭产品销售业务规模相应缩小,报告期内营收为7.73亿元,同比下滑22.35%。
值得一提的是,在煤焦化贸易业务中,公司近一半的销售收入都来自于关联方。年报显示,公司于2019年向关联方云南云南曲煤焦化销售原煤3.60亿元,占煤炭产品销售收入的46.57%,占公司总营收的26.91%。
重整程序终止多年资产注入仍未果
靠着煤焦化业务难以为继,公司一边开拓新业务,一边寻求优质资产注入。而早在2016年公司因债务问题被实施司法重整时,就在《重整计划》中明确要求优质资产注入事宜。
事实上,上市公司曾筹划过重组以注入资产。2017年时,公司计划发行股份购买彼时的新三板公司深装总(835502.OC),但后因标的资产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导致其安全生产许可证遭暂扣30天,此项重组计划也因此搁浅。
而在2019年年报中,公司因重整计划中要求的优质资产注入工作仍在推进,以及营收主要来源于商品贸易业务,会计师事务认为这些情况“存在可能导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这是公司连续三年被出具“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报告。
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已变更。去年6月份时,云南资本将所持23.61%公司股份转让给云南能投集团,公司控股股东由此变更为云南能投集团,实际控制人仍是云南国资委。期间,云南能投集团明确表示,计划以本次股份收购为契机,在条件成熟时推动上市公司对有关优质资产的整合。
资料显示,云南能投拥有云南能源投资、云南配售电、云南能投煤业等20多家下属子公司,其中包括云南能投(002053.SZ)、华能水电(600025.SH)等三家上市公司,以及云能威士(831931.OC)、云能智慧(872164.OC)、云能中汇(837222.OC)三家新三板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能投集团旗下涉及煤炭业务,与ST云维形成了同业竞争,云南能投方面于去年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称在五年内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注入、资产重组、委托管理、业务调整等多种方式,推进与上市公司相关业务的整合。对于资产注入相关问题,上述工作人员回应道,具体事宜以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