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血制品龙头的机会

格隆汇 2020-02-07 19:37

武汉肺炎疫情来势汹汹,A股资本市场因此波动剧烈,尤其是创业板指数4日累涨超过12%,完全收复此前的失地。

盘面上,尤其以医药股表现最为强势,口罩、消毒液、医疗设备曾出现批量涨停。另外,大医药行业中的血制品细分板块同样表现可圈可点。

2月4日至今,上海莱士累计上涨19.8%,华兰生物涨超10%,天坛生物累涨13%,卫光生物累涨超15%,博雅生物更是涨近30%。

(来源:Wind)

尤其是昨日,以上血制品公司纷纷涨停,资金追逐的该板块的情绪非常高涨。不过,短期大涨并没有持续,今日便遭遇了较大回撤,其中,华兰生物跌4.49%、天坛生物跌4.2%,上海莱士跌4.43%。

不过,该板块鼠年开市以来,总体表现非常强劲,主要原因是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免疫球蛋白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激增。

目前,肺炎疫情没有特效药,主要靠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然而其中一种治疗方法便是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以人血浆为原料经过分离纯化制备而成,含有广谱抗体,具有免疫增强和防治病毒性感染的作用,对于抗击本次疫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次抗击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中,各地卫健委以及各大医院都制定了防治方案,在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文件中,将静注免疫球蛋白列为免疫调节品种;北京协和医院也将此产品列入防治方案中,对重症病人推荐使用。

(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统计)

2015年以来,采浆量大幅度增加。另外,血制品提价推动经销商囤货导致2017年开始渠道库存大幅度增加,血制品企业纷纷扩大销售人员规模,加大学术推广力度。2019年白蛋白和静丙批签发增速均恢复至10%左右,去库存周期结束,血制品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生产企业和渠道库存均大幅度回归正常水平。

据华西证券,由于库存血浆需在3个月以后再次检疫合格才能投浆生产,新冠疫情导致目前献浆基本停止,2020年全年采浆量和投浆量有可能受到影响,影响2021年可销售数量(因从生产到销售至少需9-10个月)。血制品很可能会从供需平衡转向供不应求,血制品有望实现价值回归。

市场格局稳固

血制品仍将是未来的黄金赛道。

据华兰生物年报披露,2018年我国血浆需求量1.2万吨,但是国内供给仅仅8600万吨。要知道血浆中含有8%的血浆蛋白,而后者又含有60%的白蛋白。

2016年,美国拥有601个血浆站,采血浆量40000吨,平均每个站67吨。中国2018年拥有227个血浆站,采浆量8600吨,每个站37吨,差距很大,根据联合国给的一个人血白蛋白自给自足的标准,我国的白蛋白缺口达到46%(当前我国千人口血浆为5.4L/千人,白蛋白自己自足的水平是10L/千人),免疫球蛋白(静丙)、凝血因子的缺口更大。

我国白蛋白缺口弥补措施主要是从美国进口,价格相对国内偏低。但随着进口白蛋白供给量进来,国内价格走低,基本保持平齐。

目前,我国血浆站仅有227家,但行业一共有超过30家血制品公司,但大多是规模小、产品单一的公司,并不具备新开血浆站的资格。

近些年,我国血液制品企业通过提高采浆量,扩大生产规模,加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不断,行业逐步走向集中,形成了中生集团、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泰邦生物四个企业为龙头的新格局,四家企业的采浆量占全国采浆量的50%以上,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2016-2018年,各上市企业单采血浆站个数变化)

据披露,华兰生物共有单采血浆站25家,其中广西4家、贵州1家、重庆15家(含6家单采血浆站分站)、河南5家。而行业血浆站最大的是天坛生物是57家,但在营的是49家,第二大是上海莱士。

总之,血制品几大厂商基本垄断了了血制品原料,将提供非常之高的行业壁垒。这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行业赛道不错,将孕育出优秀的龙头企业,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惊喜。

尾声

肺炎疫情,短期内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市场供需格局转好,不过已经充分定价在股价里面了。

未来,血制品行业投资机会仍集中在龙头企业,比如华兰生物,亦是外资非常喜爱的标的,但当下可能不是最佳的布局时间点。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