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敌人是谁?微信还能活多久?
出品:磐石之心
编辑:冬雪
微信公开课PRO过去四天了,我一直思考写点观后感。但是却迟迟无从下笔。一位读者与我聊天,他的一个问题,启发了我的思路。
"微信诞生八年了,它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是个算命题,一下就把我难住了。这也同样启发我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不妨把这些琐碎的思考,写出来,与各位读者分享。
佛系张小龙的另一面
每一年的微信公开课PRO,张小龙都是主角。今年,他有意没来现场,但却带来了12分钟的视频演讲。据说,这是开课前一天夜里,临时拍摄的。
虽然这一次张小龙没到公开课现场,没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演讲,但我觉得这12分钟比那次的数小时更加宝贵,因为让我看到了佛系张小龙的另一面。
张小龙讲了自己对微信的七个思考,网上已经传遍了,我就不再一一列举。只是挑出几句,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话来解读一下。
"现在是思考,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我希望我们团队,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深入的思考者。"
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微信曾经很克制,如今要勇敢地去尝试新的业务了。比如,5000人的好友限制取消、推出圈子、公众号要为短内容创作者提供机会、小程序要更容易被搜索到……
其他的演讲内容,则再次回到张小龙典型的克制与佛系思考之中。比如,呼吁行业共同保护用户隐私、呼吁尊重被信息轰炸的用户、承担信息传播平台的责任等。
这次,张小龙罕见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微信公众平台长期只有PC版,搞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那使得我们在短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
虽然,腾讯曾是PC时代信息流的王者,可如今企鹅号、微视却只能在头条、抖音后面苦苦追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各种舆论也都指责腾讯信息流上的失误。
有些人甚至认为,微信应该起到帮助腾讯狙击头条和抖音崛起的重任,因为张小龙被认为是腾讯最牛的产品经理。
这就像是《三国》里刘备手下的赵云,他总是被给予厚望,他英兵神武,单枪匹马闯曹营,迅速逆转局面,给对手沉痛一击。
张小龙何曾不是马化腾的赵云呢?2011年,微信的诞生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那张宝贵门票,成功击败了雷军"米聊"发起的进攻,守住了腾讯社交霸主的地位。
2019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之后,微信也曾上线了朋友圈视频动态,后面又打通了微视,但是这些比较克制的短视频尝试,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这一次,张小龙说,微信要打造一个人人可创作的载体,新版本可能在春节前亮相。我希望,这个版本能够比朋友圈视频动态更有杀伤力,更具狼性。
微信的生命力
虽然微信未能阻断头条和抖音的崛起,但这并非是微信的责任。微信的生命力,也不仅仅体现在短内容上,而是以微信构建的一个庞大数字生态。
我曾在微信发布小程序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小程序,让微信成为一个类似微软的OS,具备了无可替代的充分理由。
诞生了三十多年的windows仍然是份额最高的PC操作系统,因为大量应用、编程软件、工业、经济类应用都是基于windows开发的。整个社会和经济,都建立在windows之上,替换的成本不敢想象,所以微软不可替代。
诞生了8年的微信,也在试图构建一个类似windows的移动数字生态,让微信不再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无数社会、经济、商业的合作伙伴、用户需求而活着。
首先,小程序打造微信生态的商流。在这次微信公开课上,展现了小程序的连接服务的能力:小程序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2019年累计创造了超过8000亿交易额。
2020 年,微信将从流量(优化微信搜索小程序的能力)、拉留存(订阅消息)、助变现(广告优化)三方面帮助开发者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
这将助力更多业态在微信上诞生,并利用11亿的天然流量池,构建自己的商业王国。比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小程序开设官方旗舰店,实现商品和服务的直销。
其次,微信支付打造微信生态的资金流。微信支付服务5000万个体商户和商家,占全国个体商户的79.4%;2018年,微信间接创造的经济动能为1.36万亿,占当年数字经济的26%,占GDP的9%。
微信支付分已经覆盖了30多个行业,用户数突破1亿,超过80%的押金用户不再需要缴纳押金,为用户节省了近千亿押金。
2020年,微信支付信用分将全面放开,延伸到更多生活场景,为用户省钱,为商家拉新。
再次,企业微信打通内外,让信息顺畅流动。企业微信已经服务超过了250万家真实企业,拥有6000万活跃用户,并渗透了超过50个行业,其中,医药、保险、汽车、银行、能源等行业的Top 10企业覆盖率平均达80%以上。
企业微信的发展理念来自于张小龙提出的"人即服务",让每个企业都能通过企业微信与11亿微信用户互动,每个员工都成为认证的企业服务员,直面客户和市场。
企业微信与钉钉等移动办公软件最大的差异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对内的OA办公,企业增效,还能帮助企业对外连接11亿微信用户,实现"增收"。
第四,AI能力开放,助力万物互联。本次公开课PRO,微信宣布开放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图像识别等多项AI技术。
打造硬件开放平台,通过小程序实现微信与各类智能硬件的万物互联;打造对话开放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客服、智能企业服务等;打造NLP基础技术平台,助力开发者零代码接入微信对话开放平台。
微信通过以上四项能力,让其成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设施。微信以"利他"的状态存在,构建一个庞大的数字经济生态。
不仅仅用户离不开它,企业也离不开它。这就像是水和电,我们不在意他们的存在,却一刻也不能少。
因此,微信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微信本身,而在于微信能够服务、帮助多少人、多少企业建立数字连接,帮助多少企业建立数字商业模式。最终,即使微信想要死,生态上的企业都不允许。
有人说,微信实现了“垄断”。但是这种“垄断”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垄断",他是任何优秀社交产品必然经历的,正如英语世界里的Facebook。
这就像是我们现实世界中的"普通话",普通话也实现了垄断,但却方便了信息流通。
华尔街一直说,商业的边界在于信息所能到达的地方。微信一统中文社交,正是方便了数字经济、数字信息的广泛流动,让其能达到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也将商业带入到每个地方。
微信的敌人
有人说,头条是微信的敌人;有人说,支付宝是微信的敌人。我认为,这些说法都值得推敲。
虽然张小龙要在微信的下一个版本中体现出对短内容的狼性,但是拿头条系和微信相提并论是不妥当的。
如果把微信比作是一片海洋,头条只是海洋里的一座小岛。甚至头条与微信公众号之间都不存在可比性,因为公众号不仅仅是信息流产品,不仅仅有文章、图片、视频内容,还有连接商家、提供服务的能力。
同样,把支付宝与微信相提并论也是不妥当的。因为,支付宝的可比对象只有微信支付,金融只是微信生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
因此,当前市面上的所有互联网产品中,都没有微信的敌人。那么,微信的敌人到底是谁呢?
微信的第一个敌人是时代。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错失了机会,Android和iOS替代了它的位置。
微信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乘风起飞。在下一个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上,微信必然面临新的竞争对手,正如当年米聊的出现,挑衅QQ的地位。
现在,微信要做的是思考下一个技术变革的路口是什么?这也从侧面印证,前不久出现的多闪、马桶之类的社交APP都没任何机会的原因,它们都未能跳出微信的范畴,也没有时代的机会。
微信的第二个敌人是微信自己。当一个产品具备了垄断的地位,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之后,就必须考虑自己所处的位置,要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
这就像是一个大的国家,要承担起邻国、附属国的安防、经济重任,又要克制自己的贪婪。微信应该掌握好一些公共设施的主导权,就像是一个社会中的水、电、交通、金融,并为每一个商业、社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则。
对于这一点,张小龙似乎很擅长,他本身就非常佛系,而且一直十分克制、科学、理性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张小龙一直不断地思考这些关于义务、责任的问题,也非常深刻,所以我们并不担心微信在业务扩张中出现的"与民争利"问题。
而且不仅是张小龙,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先生、张志东先生、腾讯"科技向善"的文化,都充满着佛系,正如那只憨态可掬的企鹅。
现在张小龙要做的并不是继续加深他的佛系功力,而是要去思考微信还能为用户、商业合作伙伴带来哪些价值,提供哪些服务,要展示出微信在克制之下的狼性。同时,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
正如他在微信公开课PRO上讲的:"现在是思考,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
我听到这句话,感觉非常兴奋。因为,微信是一个生态,它只需要知道什么不可以做就行了,而不是什么都保持克制。
在一个生态中,为成员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并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反而是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或许,"如何探索无限可能"一直是横在张小龙心头的一个难题。因为,他是这艘载着11亿网民巨轮的船长,他需要万分谨慎,需要如履薄冰,每一步都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反复琢磨。
如今,他可能终于想清楚了,只要把握住生态建设者的底线,便可以尽情探索无限可能。
正如任正非关于"不偏离主航道"的论述一样,"主航道"不能偏离,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拓宽。现在,微信的主航道需要继续拓宽,张小龙已经发出了信号。
那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常山赵子龙,又回来了!
磐石之心,知名评论人,《解密小米》《互联网黑洞》等书作者,专注于金融、科技、互联网、房产等领域的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