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林:加强环境DNA检测和分析,保障国家生物安全|两会声音
生物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林建议,我国需加强环境DNA/RNA监测以及检测和技术研发,加强生物安全保障。
李林|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知联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学术所长
“所有生物体都会在其生活环境中留下DNA或RNA,通过环境DNA/RNA与先前测序的已知物种参考数据库比较,可以识别和追踪前所未知的病毒或其它病原体的存在、检测和监测新冠病毒等的变异。”李林表示,“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该方面布局上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动态监测,助力生物安全决策;三是加强在出入境等场景中应用。”
近年来,我国也在探索环境DNA/RNA的监测和利用,但与日益加大的生物安全保障需求相比,李林认为我国在技术开发、平台建设、深度应用方面仍存短板。
对此,李林建议,从底线思维出发,加强环境DNA/RNA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的系统性布局,促进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生物资源安全、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防范能力的协同提升。
一是加强下一代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分析技术等源头技术的研发,实现关键仪器和分析工具的自主可控。在国家“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的相关布局基础上,加强多学科交叉与产学研结合,引导国产化设备和工具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
二是推动一体化的参考数据库和标准体系建设,实现环境DNA/RNA数据的互联互通互用。在国家层面统筹生态环境、农业、公共卫生、海关等方面的环境DNA/RNA数据的一体化平台建设,构建相应的标准体系,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生物资源安全提供支撑,同时也为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防范提供参考。
三是针对新发病原体等重点对象、边境和口岸等重点区域,加强系统性的监测分析。针对新发病毒、细菌或其它病原体,加强边境和口岸的环境DNA/RNA持续动态监测,结合智能化的分析工具运用,动态研判各类动植物携带的疫情,预判动物源病毒向人类“跨种”传播、生物武器的“无差别攻击”等极端情形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人类面临的新威胁作实时动态预警,为防患未然提供充足的“窗口”。
记者 吴斯洁
编辑 潘晟
责任编辑 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