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95%收入的降血脂药风光不再,德展健康业绩承压忙转型

国际金融报 2019-11-28 04:54

11月27日,经过8个交易日的连续下探,德展健康股价跌至新低,收报6.22元/股,市值跌破140亿元。

而就在今年4月,德展健康盘中还触及过15.5元/股的高点,总市值曾突破318亿元。

德展健康怎么了?

短短半年多时间里,这家拥有30亿级别降血脂药单品的药企究竟发生了什么?

业绩遭遇“滑铁卢”

德展健康前身是天山纺织,主营纺织业务。2016年9月,天山纺织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入北京嘉林药业。嘉林药业作为全资子公司,其产品阿乐(通用名“阿托伐他汀钙片”)也是德展健康的核心品种。

阿托伐他汀钙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降血脂类药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只有立普妥和阿乐两种产品占据着市场。2018年5月,德展健康旗下的阿乐成为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并很快成为30亿市场规模的大单品。

阿乐给德展健康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影响2018年,德展健康实现营业收入约32.91亿元,阿乐占比超95%。

然而,随着“4+7”带量采购推开,仅靠“阿乐”这一拳头产品就能活得风光的好日子一去不返。2018年12月,阿乐在首批“4+7”带量采购中降价83%,独家中标。在试点城市中,阿乐的销量大幅提升,但营收和利润却双双大幅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德展健康实现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下降46.95%;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下降53.67%。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只是因为降价?

某大型流通药企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是说药品降价就无法盈利。药企在最初设计价格时,本就会考虑到药物生产成本、群众支付意愿、自身利润需求等因素。在当前市场局势下,药品盈利不是仅靠高价,而是需要整个药物生态圈的协作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今年9月25日公布的新一轮带量采购结果中,阿乐惨遭淘汰,下一轮带量采购竞标结果亦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多领域开启收购

阿乐单品失利后,德展健康也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近3个月内,德展健康收购动作频频,投资标的涉及医药科技、制药和生物医药领域。

9月24日,德展健康与北京长江脉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投资意向书》;9月25日,德展健康拟以21亿元到26亿元现金收购金城医药25.05%股份;10月24日,德展健康拟以3亿元现金向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

今年3月,德展健康与汉众企业管理集团、汉麻投资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德展健康已合资设立德义制药有限公司、美瑞佤那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德佳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工业大麻在医用、食品饮料领域应用研究及心血管体检业务。

但仅就股市表现看,在宣布工业大麻布局后,德展健康的股价并没有太大改善。

面对单品阿乐盈利方面的困难,德展健康会如何调整战略、实现转型?主营业务如何扩充,各项新业务之间又如何协调?对此,截至记者发稿前,德展健康并未给予回复。

这6家药企也难过

纵观医药行业,和德展健康处境类似的药企也不少,如舒泰神中恒集团贝达药业上海凯宝我武生物等。业绩较为依赖单一产品的企业,一旦遭遇政策影响,转型压力较大。

8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调出150个品种,包含7月1日发布的20个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而舒泰神的苏肽生就在其中。受此影响,舒泰神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724.1万,同比下降133.83%,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830.1万,同比下降75.09%。

舒泰神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依旧是一家生物药研发公司,目前有一些创新药研发项目,具体进展在年报中有披露。

拥有单一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中恒集团也在马不停蹄地转型。2018年,中恒集团总营收为32.99亿元,心脑血管领域用药贡献超过30亿元,销售总量为1358.17万盒,而重要产品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销售量就达1292.37万盒。

现在,中恒集团不仅参与产业基金发力创新药研发,还在11月23日和25日分别与景峰医药莱美药业达成合作,和前者合作主要围绕原料药、化学药、仿制药领域,与后者合作主要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

就企业转型问题,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认为,未来医药行业的竞争是资源能力的竞争,而资源不一定只有资金、人才和研发,还有生产资源、政府资源、产品资源、医药电商平台资源等。当前,全球医药行业处于转型期,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创新也分很多种,如产品研发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内部管理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这就要求药企依照自身条件,有清晰战略定位。药企转型需要时间,紧盯短期业绩是不行的。

记者 黄华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