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代”接班,葵花药业三季报暂稳,但在建工程进度有猫腻……

国际金融报 2019-11-01 14:35

实控人关彦斌因涉嫌故意杀妻事件被司法机关控制后,“关二代”接棒,葵花药业的前景一度蒙上阴影。

不过,从10月30日其公布的2019年三季报来看,葵花药业业绩暂时“稳定”。

数据显示,葵花药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1亿元,同比增长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8.07%。虽然增幅不大,但暂时稳住了大局。截至10月31日收盘,葵花药业收于15.05元/股,跌幅1.63%。

1%的股票回购

留不住机构投资者

葵花药业主营业务包括各类中成药、化学药品(包括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销产品300多个,涉及“儿科、妇科、消化系统、呼吸感冒、风湿骨病、心脑血管”六大领域。

今年一季度,葵花药业遭遇了或许是创立以来最严重的一起“黑天鹅”事件。实控人、原董事长关彦斌因涉嫌故意杀害其前妻张晓兰,被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批捕。此事于2019年3月21日披露,调查处罚类型为被司法机关或纪检部门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仍在侦办中。

从三季报来看,葵花药业业绩虽然增幅不大,但暂时算是稳住了大局。但今年以来,葵花药业股价走势不算理想,从今年4月的最高值19元/股持续波动下探。

为了稳定股价,葵花药业近期公布了一份股票回购方案。公司表示,拟使用不超过1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227.27万股至454.55万股的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39%至0.78%,回购价格不超过22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方案来看,回购股份方案具有双重利好,一是回购股份有利于股价上升;二是回购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从回购数量来看,回购金额不超过1亿元,回购比例最高上限占总股份不到1%,对公司股价的刺激作用或许有限。

与回购股份的公告相比,葵花药业的另一份“未减持”公告似乎更具有稳定股价的意向。

此前,葵花药业实控人关彦斌及董事刘天威拟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1662.07万股和24.63万股的股份。截至三季报发布时。关彦斌的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已过半,而刘天威的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已届满,但截至上述公告发出时,二人均未实施其减持计划。

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机构持仓数据看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有58家基金公司持股葵花药业,总计持股3391.7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5.81%。到了三季度末,持股葵花药业的基金公司减少到4家,意味着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已选择离场。

在建工程存猫腻

仅从三季报看,葵花药业在“关二代”的带领下已经企稳。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葵花药业在建工程累计花费2.88亿元,较年初增长114.26%。对此,葵花药业表示,系本期隆中葵花、临江葵花新厂建设及重庆葵花智能化仓库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根据葵花药业历年财报,上述三项工程中的重庆葵花智能化仓库于2017年动工;2018年半年报中,上述仓库的工程进度就已达到85%;随后的年报中,该工程进度达到98.94%。

然而,该工程似乎从2019年起就进行缓慢。据葵花药业披露的2019年半年报,重庆仓库的工程进度为99.1%,彼时该工程期末余额为1214.8万元。

某中型制药厂的总经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智能化仓库建设时间都比较久,建设完成后,即使设备安排到位,还要进行智能化调试,以及试运营一段时间。然而,按照葵花药业目前在重庆葵花智能化仓库上的投入来看,该仓库的规模不大,施工三年后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情况实属少见。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葵花药业历年在建工程项目时发现,大部分工程耗时都在三年左右,有些工程的进度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在葵花药业2015年半年报中,第一次出现伊春扩产改造项目,彼时葵花药业并没有披露该项目的进度;在2015年年报中,该项目进度已达到90%;到了2016年年报时,该项目进度达到99%;然而,在2017年年报中,该项目的工程进度突遭“打折”,仅为55%;直到出现在2019年半年报中时,该项目也未完成,进度为73%。

为何葵花药业在建工程项目完成进度会出现“倒车”现象?

某资深会计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或许是项目进行了扩建。公司可能是在建设该项目时,为实现质的突破,又在这个项目中投入了另一笔资金。”

记者在对比伊春扩产改造项目前后预算数时发现,在2017年年报中,该项目的预算数由此前的327.6万元增加至629万元;2019年半年报中,该项目的预算数又增加至719万元。

伊春扩产改造项目的进度问题或许用项目扩增可以解释,然而,这个理由在葵花药业的另一个项目上却行不通。

布洛芬生产线第一次出现于葵花药业2017年年报中,彼时该项目工程进度已达到99%;然而,在2018年年报中,该项目的工程进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退步到了95%;到2019年半年报时,该项目的工程进度依旧为95%。从2017年至2019年期间,该项目的预算数一直都是420万元。

某私募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上市公司都有“借道”在建工程修饰财报的嫌疑。公司的在建工程增速过快,在营收规模没有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将大量资金扔到在建工程上,存在转移资金、利益输送的嫌疑。连续两期完工率在90%以上,特别是完工率在99%左右的在建工程项目,一般都会存在“猫腻”。

不过,上述人士也指出,这种情况一般还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生产线的建设确实出现了问题,项目无法进行。但这种情况下需要评估在建工程的可靠性、有效性,通常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其二,项目实际已经投产使用,但出于某些需要,暂时没有履行转资手续。

关于在建工程进度的情况,《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葵花药业,相关人士表示,已将相关问题告知新媒体部门,需等待回复。但截至发稿前,记者仍未收到该公司回复。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前三季度葵花药业母公司仅实现营业收入549.7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0.17%,公司业绩全靠子公司支撑,而该项上期发生额高达1575.36万元。

为何葵花药业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如此之低?又为何出现了大幅缩水?

葵花药业相关人士表示,葵花药业母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投资型公司,并不涉及到主营业务。第三季度期间,母公司几乎没有经营活动,所以出现了营业收入较低的情况。母公司产生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重很小,目前公司业绩主要靠子公司的药品销售业务。

(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金旻)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