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重构未来出行,李彦宏:打无人车要便宜一半
近期中概股迎来全面回暖,市场分析观点认为,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政策面对数字经济的重视,是支撑这一轮中概股反弹的重要因素。
笔者留意到,在此前7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将从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等五个方面发力,努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不难看到在政策春风之下,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正驶入快车道。这也意味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有望催生新的商业机遇,一场产业变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站在更长周期来看,未来具有核心技术实力,能够具备推动乃至颠覆产业发展逻辑的数字经济企业将有望持续在这一轮新的浪潮中受益。
笔者留意到,今日百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这场起源于2006年的活动一直以来是百度对外展现自己的重要窗口,也是外界观察与审视百度战略动向的重要途径,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之中亦暗含着理解百度长期价值的密匙。
今年,百度世界大会以“AI深耕,万物生长”为主题,探索AI走向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的路径,同时百度亦发布了其在智能云、智能驾驶、大模型等领域的重磅产品。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智能交通领域取得的成绩颇为瞩目,此次大会上,其基于自动驾驶技术迎来重大突破,百度发布无方向盘无人车Apollo RT6量产成本已大幅降低至业界的1/10。这也意味着未来伴随智能驾驶以更加亲民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有望进一步加速智能交通时代的到来。
来源:公开资料
在笔者看来,百度用AI为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赋能、重构未来交通场景,具备强劲的发展潜质。当前随着市场重拾对互联网行业的信心,百度强化人工智能布局,加速向智慧交通产业深处变革进化,开启新的增长曲线,而这也将有望助力其在资本市场迎来拐点乃至价值重估的新时刻。
01、智能交通上升到国家战略,
产业生态步入加速阶段
百度围绕智能交通深度布局背后,展现的是对这一赛道的充分看好,那么当下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如何,人工智能与传统交通的融合意义何在?前景又会是如何?
在讨论这些议题前,有三个关于交通领域的重要现实值得关注。
其一,道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最严重的致死因素之一。根据国际公路安全协会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135万,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或致残的人数达2,000—5,000万。同时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目前交通万车死亡率是1.66,高于美国的1.26、日本的0.51和英国的0.49,与发达国家交通万车死亡率的对比直接表明了中国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迫切性以及可能性。
道路交通事故背后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小觑,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往往会带来误工费用、医疗费用、法律诉讼费用、应急救助费用、保险费用、财产损失等,国际公路安全协会数据显示,道路交通事故可能使各国损失其GDP的2%—8%。
其二,交通运输领域是传统的碳排放大户,交通领域碳减排的价值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中将更加凸显。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指出,中国全国碳总排放量的6.7%来自交通运输行业,其中道路运输在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达84.1%。
其三,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分布和巨大的私家车保有量使得交通拥堵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弊病之一。根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5%,同时全国60%以上的人口将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四川盆地、西安咸阳、郑州开封、京津冀地区七个中心城市化区域;而在汽车保有量方面,截至2021年3月,中国私家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达33个。
为了有效解决上面提到的包括交通安全、交通碳减排、交通拥堵的三个严峻问题,智能交通的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发力方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支持智能交通的发展。
中国也将智能交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务院在《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储备,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船舶自主航行、船岸协同等领域技术研发,开展高速磁悬浮技术研究论证。”
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ICV-2035)2022年度工作会议时强调,要进一步把握产业变革趋势和发展脉络,持续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评估,强化各方资源力量协调,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试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组织更大范围更多场景测试示范,同步推进法规政策完善、技术标准制定、产业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不难看出,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系统化推进过程,从应用场景的拓展,到相关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国的智能交通不再是停留在讨论需不需要发展的阶段,而是到了如何发展并且怎样更快更好发展的加速阶段,智能交通已经成为解决交通领域痛点问题的客观需要、国家主观上鼓励支持,具备高度确定性的产业。
聚焦智能交通的实际落地路径,场景应用的复杂性使得智能交通成为典型的多学科系统工程项目,对自动驾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软硬件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好在我国在上述技术领域的积累较丰富,甚至有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就为中国智能交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正如此次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所预判:“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可以让通行效率提升15%-30%,推动GDP每年2.4%-4.8%的绝对增长;随着智能交通的深入实践,四年之内中国的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限行’。智能交通系统,有望降低90%交通安全事故。”
02、 百度兼具技术实力和用户连接能力两大优势,
在智能交通产业中拥有稀缺性
虽然智能交通的光明前景可期,但发展道路却将是十分曲折的,智能交通这样的大型系统工程需要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深耕其中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智能交通的健康发展。
简单而言,智能交通的发展有三个重要难题:涉及技术纷繁复杂,投入时间长,牵扯社会面的部门和人员众多,这就决定了需要综合实力强并且愿意长期投入的企业在产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百度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不仅通过百度地图等产品连接并服务国内最广泛的汽车使用人群,还在全国50多个城市实践和验证了百度的智能交通方案。
以百度全球领先的智能信控为例,信控的本质是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路权分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对交通流的观测,针对不同方向的交通流给出相应的红绿灯放行时序,使路口交通流有序通行。
因此,一个良好的信控系统需要建立包括感知、认知和决策在内的三个关键环节,依托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交通部门的配合,以及将智能信控的决策传达给无人驾驶系统或人工司机的数字化链接传输能力。
百度通过AI视觉技术优势,把针对交通流的视觉感知与对灯态的视觉感知结合,已经可以在智能信控上做到全天候的强感知,成功研发了单点自适应控制、动态干线协调、溢流控制、自适应截流、可变车道联控等智能信控模型应用。
通过智能信控技术的应用,目前百度在北京亦庄的智能交通建设已实现了单点自适应路口车均延误率下降达28.48%,车辆排队长度下降30.3%,绿灯浪费时间下降18.33%,双线干线绿波道路车均延误减少16%以上。
百度地图作为百姓体验智能交通的重要入口,其中,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已先后在北京、长沙、保定、郑州、重庆、广州、南宁、无锡等14个城市上线,覆盖全国1400多个AI智能路口。
在驾车过程中,百度地图会在用户接近路口时,自动在导航界面中显示对应方向红绿灯的状态、剩余秒数,方便用户根据当前车速和距离进行预判, 合理选择减速停车或提前起步。红灯即将变绿时,导航会通过语音播报提示:“即将绿灯,准备起步”,高峰期前方路口排队车辆较多时,导航还会显示用户大约需要等待几次红灯才能通过路口。
来源:公开资料
不难看到,百度通过不断的技术投入获取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并能够与各地政府部门合作,利用生态中的App产品为用户提供有效即时的智能交通服务,这种真正打通线上线下场景的能力具备稀缺性。随着中国智能交通应用的持续深化推进,未来百度凭借技术壁垒和用户连接能力的稀缺性优势将在智能交通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03、扎根市场需求与智慧创新,破局行业痛点,
打造智能交通新生态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新产业。从无到有,从0到1再到N的阶段必然是曲折漫长的。
不可避免的,在围绕人工智能布局的早期阶段,行业展现给受众的更多的是“奇淫技巧”,追求的也是一种炫酷的感官效果,一如当年的围棋人机大战。而随着人工智能向产业深处挺进,如何真正地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将产品与服务做到安全、实用贴合大众,成为行业内各家企业持续探索的方向。
观之交通智能化领域,从上面百度的真实应用案例中,不难看到其已经告别了无人驾驶跑了多少里程的“炫技”阶段,把人工智能推进到智能交通的纵深处,围绕路人、地图、道路、车辆、场景等多个方面的探索落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项目。这也展现出其将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有机链接,直击产业痛点,致力于打造信息与交通融合新生态的独特一面。
实际上,百度在围绕智能交通的布局中,高度强调利用自身技术实力为产业的发展赋能,并融合到具体的城市交通运营之中,构筑有机的智慧交通生态。
以其在重庆落地智能交通改造项目为例,百度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改造智能路口、智能化升级路侧停车泊位,帮助改善当地交通拥堵问题,为当地居民带去了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从数据上来看,重庆永川智能交通系统覆盖范围内,区域内主要道路平均车速提升11%,平峰停车次数平均减少59.5%,高峰时段拥堵里程下降36%,也带动了重庆拥堵指数的连续下降。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次大会上披露的最新数据,百度智能交通方案已经在全国50多个城市得到实践和验证,其中AI信控技术百度已经做到了全球最领先的位置。
更为直面大众的还有百度自2019年开始落地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运营。如今百度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多个城市展开自动驾驶出行业务,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同时百度亦希冀在2030年将业务扩大到100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开始,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车也正式开始上路运行。目前公司该业务市场接受度良好,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已经有83%的人接受无人驾驶,其中北京一小伙一年打无人车600多次,已经成为一年内全球打无人车最多的人。
可以说,百度将智能交通的触角迈向产业深处的同时也将极具体验感的高科技带入到了普通大众的身边。本次发布会上,百度更是带来了重量级产品: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可实现无方向盘自动驾驶,其无人车的成本降低至业界的1/10,仅25万元,和市面上的普通新能源车价格差不多。按计划,百度明年将在萝卜快跑试运营,未来可以在全国部署上万辆。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介绍,“未来打无人车,成本将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
来源:公开资料
不难看到百度从布局“智慧的路”到拥有“聪明的车”,围绕智能交通展开全方位布局,并高度注重打造生态能力,构建坚实的数字底座,为智慧交通发展、人类便捷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04、 技术“死磕”里的长期主义,
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无疑是技术掀起的又一轮产业革命。当前这个万亿级的赛道正不断迸发出勃勃生机,而真正能够在未来站稳脚跟的一定离不开围绕技术构建的核心壁垒。
作为一家硬科技公司,百度致力于不断投入研发创新,将技术赋能业务发展。
在投入方面,百度长期以来保持大手笔、高投入的姿态。2021年其核心研发费用达221亿元,占到公司核心收入的23%,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位。同时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民企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中,百度位居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第五名、发明专利第四名。
根据此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及创新驱动力分析报告》,百度AI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 13000 件,AI专利授权量超过3600件,连续四年在AI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蝉联中国第一。足见百度在围绕人工智能的强投入下取得的显著成绩。
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百度亦高度重视对AI人才的培养,早在去年,在北京大学新工科国际论坛上李彦宏就曾表示,未来5年,百度将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持续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还曾宣布成立百度松果学堂,打造源于产业的AI人才培养平台,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更便捷地获取AI知识,学习AI技术。
此外,尤为留意到,百度一直积极布局“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生态。这不难理解,百度的AI致力于全方面赋能各行各业,如智能交通产业,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其涉及技术纷繁复杂,融合了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数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
当前面对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风口,人才作为产业升级和革命的核心动力,百度积极谋篇布局,打造后备力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战略发展同向同行,蓄力长远价值。
05、结语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百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布局打开了其在互联网行业下半场新的增长极,同时公司架设了一座让AI技术连通交通的桥梁,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不难看到,百度并未局限于智能交通的某一个方面,而是以一众全局性的思维展开谋篇布局。正如李彦宏所认为的,自动驾驶的“终局”不只是智能汽车,而应该是更大维度的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甚至是智能社会。智能汽车只是智能交通“人、车、路、环境”四大关键参与者之一,智能交通是智能城市的重要组成,智能城市又是智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可见,百度在围绕智能交通这条赛道上仍然还有足够长的路要走,围绕行人、车到道路、环境再到城市、生态、乃至整个社会,百度还将大有可为。
前程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百度的底气更在于其有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不论是从商业变现还是技术探索,乃至生态布局,均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
由此,回归到资本市场,百度围绕智能交通产业的强投入下的强大爆发力,已经令公司具备了价值重估的要件。对此,华安证券在近期研报中即提到,智能驾驶业务为公司提供增长的确定性不断提升。公司新业务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有望为公司打开收入增长的向上空间。
不难看到,百度新的谋划下估值提升的想象力正全面铺开,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