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实力说话,年轻人在农村“拼”出了一片天

格隆汇 2022-07-12 00:01

“年轻人不愿意务农”是早前中国数万乡镇普遍面临的问题。

但在今天,一大批“新农人”涌现出来,甚至其中不乏95后的“新新农人”,返乡青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当然,年轻人返乡不是重操旧业,而是基于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多方努力,他们找到了另一种方式回到家乡,重新扛起家乡的支柱产业。

市场的层面,拼多多等涉农电商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且,拼多多所做的,不仅仅是为农产品提供渠道,更是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致力培养更多“新农人”和“新新农人”,厚植人才“沃土”。

01

荔枝季中的“新农人”缩影

说到正在借助涉农电商兴起的产业,荔枝算一个。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荔枝产区,但荔枝上市期只有短短约40天,极不耐贮运,早前销售压力巨大。而眼下,又到了荔枝的时令季节,广东当地的“新农人”正在研究新业态新模式的“打法”,通过电商平台将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

何伟琪、李金瑾等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2020年,何伟琪回到了家乡——全国著名荔枝之乡的广州市增城区,想要进一步打响增城荔枝的名头,并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陆世泽、倪泽斌等,一同成立“荔枝联盟”。

他们打通了货源、物流、供应链等“抱团取暖”,在包装、荔枝果径、果重等参数方面设定了统一的销售标准,避免内卷和价格战,确保产品的物美价优。

随后,三人也各自上线了拼多多店铺。

2021年恰逢难得的荔枝大年,荔枝就一下“卖爆”了。何伟琪还透露,预计今年自己的拼多多店铺,荔枝能销500万元以上,较去年翻一番。

荔枝联盟售卖的广州增城妃子笑荔枝;摄|展昭

且众所周知,标准化是品牌化的基础。

“增城荔枝”的品牌很快打响。目前,已有十几个优秀果场加入荔枝联盟,联盟中的商家在拼多多上开了接近20家店铺。

倪泽斌亦表示,“三年内荔枝联盟将注册一个联盟公司,进行统一的品牌化建设和营销推广;五年内,将建设一个试验基地,并开始尝试采用生产线的模式去对荔枝进行加工包装”。

正所谓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品牌为要,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农业品牌化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必选。何伟琪等人创业创新的过程中,荔枝产业其实也在朝着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并可能带动当地就业,这是这群90后“新农人”作出的努力。

李金瑾则是“新农人”中更早的一员。

他是广东茂名本地的一名水果承包商,家中世代种植荔枝,毕业后就投身帮助果场和农民销售荔枝的事业。其2017年开设拼多多店铺,目前仅荔枝一种水果的年GMV就能达到几千万。

带头人作用下,近百名年轻人加入茂名荔枝产业中成为“新农人”。

而仅仅是李金瑾的拼多多店铺,就为附近的村民增收不少。据悉,其名下店铺一年四季不断轮换售卖各种水果,在其电商基地附近的村子中,许多赋闲在家的村民会前来打工,几乎做到全年提供就业岗位,在最忙碌的时候,同时能够有几百人。

“做生鲜电商的毛利其实并不高,但却能为本土荔枝产业解决销路的问题,这是在借助平台的力量护农、助农、兴农。”李金瑾还表示。

而广东荔枝产业,还只是一处缩影。

02

崭新力量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会理石榴、平和蜜柚、涌泉蜜橘、秭归脐橙、洛川苹果、宾川大蒜……,甚至宣威火腿、巫溪腊肉、青海湖牦牛奶等小众美食,纷纷通过拼多多等涉农电商“找到”了消费者。

像何伟琪、李金瑾这样的“新农人”也还有很多。

据农业农村部文件,截至“十三五”末(2020年),返乡入乡的“新农人”创业人员达到了1010万人。

根据《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拼多多平台上,仅95后“新新农人”数量已从2019年的2.97万增长到2021年10月底的超12.6万,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13%。

来源:《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

同时,后浪人才辈出,“新新农人”的科学素质明显提升。

报告显示,“新新农人”群体普遍具备本科、大专更高的学历,也不乏名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其中95%以上均为返乡创业的“农二代”、“果二代”、“批二代”。

与父辈相比,他们不仅对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具备先天的敏感度,同样对农业、农村怀有深厚的个人感情,还更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懂经营懂管理,擅长整合产业上下游等群体。

每位“新新农人”平均可以带动5-10位95后参与到电商创业中,并平均带动当地就业岗位超过50个,有效推动产业本地化、人才本地化。

来源:《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也介绍,下一步将把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其中,重点提到了发展富民产业,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等。

核心和根本,还是在于人才。

“新农人”、“新新农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以不同于父辈的崭新力量扎根农村,重新扛起家乡的支柱产业,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03

厚植人才“沃土”的平台力量

树高千尺,根在沃土。

“新农人”和“新新农人”的队伍壮大,一是离不开政策支持,二是少不了平台的力量。

平台方面,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涉农电商在助力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提供出新的机会让这届年轻人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回到家乡,并且留得住、干的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许多“新农人”选择在拼多多开店,首先看上它的“农地云拼”模式解决了销路的问题。

拼多多长期加码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首创“农地云拼”,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形成产销对接的高速通道,用稳定的订单缩短供应链路径,让农民对农产品定价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同时,拼多多百亿补贴已“补”了三年,即将迈入第4个年头,百亿补贴覆盖农产品近4万款,通过平台让利的方式进一步带动了农产品销量,增加商家入驻,连带倒逼产业升级

这样的补贴力度,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中只此一家。

在推动农产品上行过程中,拼多多还重视人才培养。

“平台+新农人”的体系可以追溯到拼多多的创立之初,其先后培育超10万新农人,直连1600万农户。

“拼多多将持续加大在农产品电商培训方面的资金、人力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新农人”和“新新农人”,为有能力有学识的年轻人,提供新的机会”。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

并且,拼多多持续以科技持续赋能农业全链路,在农研比赛中大力投入,包括连续两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为农研人搭建科技成果落地平台,号召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农业数字化转型。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科学种番茄”现场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科学种番茄”中,大赛冠军“番茄快长”队由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的“新农人”组成,他们采用“人机融合智能”的算法策略,辅佐种植者种出了高产量、富营养的果实。

“番茄快长”队队长徐丹表示,此次比赛积累的算法模式将进行小范围商业试点,希望向全国推广,让不同地区、不同设施类型的不同种植户都能受益。

销售链路、培训体系、成果落地……,新农人的核心诉求基本可以在拼多多等涉农电商中得到满足,借助平台的力量实现护农、助农、兴农。

04

尾声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活水”。

“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已经写进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要推动乡村振兴,就必须迈过去人才短缺、空心化的“坎”。

根据规划,到2050年,“新农人”的数量要达到1500万人,意味着还要新增500万的“新农人”。

在此背景下,培育“新农人”是一个现实的选择。除了高校等,涉农电商平台同样发挥很大作用,并且在产销对接、推动数字技术和农业结合等方面为“新农人”提供了机会。

拼多多作为其中代表,同时为农业价值链两端创造价值,并致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或是这条路刚开始走的时候并不容易,但一定是上坡路,也构成了拼多多最显著的底层价值。

相关证券
    拼多多(PDD)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