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腾讯,恒生科技股还能上车吗?
这两年来,互联网股在反垄断之下跌得有多惨,已经不用再描述。
但在今年3月中旬之后,随着高层数次重大会议的明确表态,一切都迎来巨大转机。
互联网行业,虽然不至于说涅槃重生,但也是拨云见日,再次迎来生的气息。
截至今天,互联网科技们已经从低点大幅反弹,很多反弹超过5成,即使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网易、百度、快手这些顶级巨头亦无一例外,其中美团股价甚至实现自低点翻倍。
这一批科技股,从低点以来整体加起来的市值修复,已经超过3万亿港币,差不多等于再造了一个腾讯。
不可否认,这波恒生科技股的上涨行情确实是一波非常舒服的吃肉行情,但多少也让人感觉有点意外,所以很多人在懊恼踏空,也有很多人在到处求问现在上车是否还来得及?
对于这个问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从估值和资金选择的角度看,恒生科技是否还值得看多一眼。
01
当前互联网科技的关键转变
最关键是政策面的变化。其实自从3月中旬的金融委会议以来,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监管的态度就开始发生巨大转变,随后的几次会议都不断加强明确,到5月已经完全明确转向在规范前提下支持鼓励互联网平台赋能经济和社会生活。相关分析,之前格隆汇已经做过很多深入解读,无需再赘述。
今天,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反垄断法的决定”,自2022年8月1日期试行。这也是恒生科技指数为何出现大涨的原因。
一句话,就是利空落地,预期被消化,利好的预期开始形成。
客观来讲,互联网反垄断、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等严监管,确实存在非常重大的必要性和及时性。毕竟这些年互联网发展太迅猛,确实有很多野蛮增长的乱象需要整治。但互联网科技作为未来的人类生产力的代表,在赋能经济发展,服务民众方面的能力无疑是极其强大的。
所以反垄断,根本也是为了让这个行业更规范发展,要更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
简单说一下,这个“规则”,肯定是要考虑到与竞争公平、社会公平、民生福祉(惠民、就业)问题、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等,它不是资本主义市场下的唯利是图,而是也要考虑在竞争发展中如何做到利人利己,甚至社会不断良性进步等问题。
千万不要低估这个“预期转变”的力量,因为在之前的恐慌情绪实在太强,对估值的破坏程度太大,不少投资者、产业资本,甚至从业企业群体对互联网巨头的预期就如“或像手撕鸡一样,被拆得七零八碎,成长逻辑不复存在”的深度悲观。如今看来,确实没有如此必要。
但这也带来了互联网科技股的巨大修复空间。
另一个变化是,中外市场的背离,激发资金避险需求,资金转为流入中国科技股避险(也是为了预期修复红利)。
最近海外俄乌局势不但未见缓和,甚至越来越激化,给欧洲甚至美国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能源供应困境的冲击引发经济崩溃的担忧。另一个关键在于,2020年以来启动的海量放水刺激经济,到如今到了副作用爆发阶段,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周期,更加将好不容易营造的经济繁荣局面打破。
更深的担忧是,这两大趋势还在进行中,对后期的负面冲击仍有增无减。这进而引发资本对金融市场的担忧。在美股大跌进入技术熊市以来,巨头机构甚至加大了做空力度,索罗斯、桥水等沽空机构四处围剿猎杀新兴国家、日本汇率,甚至现在又集体盯上欧洲股市,单是桥水一家,沽空资金就突破百亿,这反应的是资本对未来一段时间欧美股市的悲观预期。
相反,提前被利空预期打压完成暴跌的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却迎来了监管态度转变、政策落地、甚至转为合规支持的利好。
此起彼伏之下,资金出于避险的选择,大跌过后的中国互联网,无疑是最好的避风港。
即使是美国期待大幅加息,也扭转不住资金买入中国科技股的心意(当然也有不少资金换美元的)。
所以就有了上月一众国际投行机构改弦易辙,掉头一致高调看多中国互联网,并且大力下场抢筹码的盛况。
所以就有了这段时间北上互联网科技股不断暴涨,甚至资金北上抄底内地股市,力度让人惊叹。
其实美元计价的中概股也很香,笔者身边不乏在3月抄底中概股的朋友,不但赚到了不错的反弹行情,还白白赚到了超5个点的汇率差。
总而言之,如今中外市场环境背离趋势形成,离结束时刻可能还有不小时间。
02
估值仍具想象力
互联网科技的概念本身包涵很多细分领域,但大逻辑差别不大。这里以恒生科技指数来说明。
恒生科技指数推出至今,有过辉煌时刻,但如今早已跌破起点,令人唏嘘!
所幸,自从3月中旬重要会议时间之后,恒生科技指数终于迎来大转变,目前在形态上已经逐渐走出下跌趋势,并开始形成筑底上涨的迹象。最显著的证据在于,在前两周美股接连大跌,但中概股一直走出强势独立行情,不再唯美股科技龙头是瞻。
截至2022年5月,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美团的权重最高,达到了9.94%,其次是阿里的8.55%,其次是快手、腾讯、小米、京东、网易等权重均超过7%。就这几家,权重加起来超过了50%。
所以,这些巨头的股价走势,代表的就是恒生科技指数。
估值方面,目前处于盈利面的公司中,腾讯即使反弹了近4成,但目前市盈率仅不到15倍;阿里回到了32倍,网易、小米等是二十多倍,其他大量的成份股已经处在了亏损的状态。
但我们要深入反思的是:
目前这种估值状况真的是能反映这些行业当下和未来吗?
更关键的,是在如此一个超级大体量大市场的国家之下,这种互联网科技股大面积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况,是健康、有益的吗?
答案肯定是“不”。
因为如上述所言,互联网科技代表的是数字化大时代下的最关键的生产力,也是未来居民生活日渐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如果这个行业持续陷入大幅亏损局面,不仅会导致这个行业的发展受困,离美欧其他竞争国家对手越来越远,甚至还会带来更多其他问题,反过来对经济带来影响,这里不赘述,但这是需要所有人重点考虑清楚的问题。
烧钱亏损,绝不会是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应有的长期标签。
所幸的是,现在还不至于最差的局面,随着监管的明确落地,互联网行业真正明确知晓发展方向,朝着国家所引导、人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适应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新方向。
比如前阵子的新东方在线的高光回归,让我们更加看到了这些互联网科技股回归的可能。
对于这些互联网巨头,我们不能再以它们往成长的路径是否还可靠来研究分析它们,而是要以未来它们能为这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怎样的赋能,从而证明自己的成长。
比如阿里腾讯,在电商和社交之外,我们应该去看看它们在芯片、AI、机器人、甚至元宇宙等代表未来人类科技发展最不可或缺领域所付诸的努力和贡献。
比如美团、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巨头,我们可以看看它们在为服务终端消费者之外,对更多商品制造、流通、服务甚至农业经济的赋能,他们依然可以划出一条条新的增长曲线。
我们坚信,在大时代之下,它们依然充满无限成长可能。
理解了这层,再回头过来看这些互联网行业的估值,就容易得多了。
尽管很多巨头的业务将来必然受到影响,该调整的调整,该收缩的收缩,反应在业绩是也是出现下滑,然后估值回落。
但这不是终章,而是新的开始。
因为,中国大地这块土壤,依然无比肥沃,这些互联网行业的根基还在,新芽也必然会重新萌发。
如今,正是春风再暖吹的好时节。
03
尾声
对比美股的互联网科技股巨头,尽管他们都经历了大幅的回撤,也同时还在面临加息及经济崩溃带来的担忧,但目前它们大多数依然有不错的估值水平。
这是海外股民对这些巨头们的未来继续保持长期信心的反应,更是一个国家的互联网行业应该有的估值水平。
我们可以无比肯定,在未来,中国的互联网科技股,也一定能获得类似的市场信心。
当然,现在外部环境确实很差,同时内部市场短期上涨也到了一定程度,太贸然入场是有抬轿风险,多看少动是较为稳健的做法。但如果你的资金是长期用途,不用担心短期波动的,那么这时候后的恒生科技股,不失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或者更好的策略,还可以关注恒生科技指数的相关ETF,这样相对会更稳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