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醒这些考生:6月4日前返沪!明天起,多条地铁公交线路恢复,如何乘坐?
5月21日,上海宣布,将6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涉及崇明、嘉定、闵行三区。
5月22日起,上海跨区公共交通逐步恢复,其中包括4条地铁线。那么,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哪些防疫要求?后续有何恢复运营计划?
6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2年5月21日起,将崇明区长兴镇长明村21队、嘉定区马陆镇康年路261号工地宿舍、嘉定区江桥镇增建村柴中村民组、闵行区梅陇镇许泾村八组、崇明区长兴镇新港村15队、闵行区梅陇镇行南村三队,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防范区涉及人口数约2075万人
近阶段,上海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20日,上海全市共划分封控区2329个,涉及人口数约56万人;管控区10591个,涉及人口数约197万人;防范区58593个,涉及人口数约2075万人。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须知,明确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乘客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等要求。
该须知自5月22日零时起施行,并将根据本市疫情防控情况动态调整。
乘坐上海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须知如下:
乘坐上海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乘客应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乘坐上海市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客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等交通工具,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乘坐交通工具应主动扫描“场所码”。乘坐地面公交的乘客,上车时须扫描车辆“场所码”;轨道交通、水上客运进站前应先扫描“场所码”,并在安检通道接受体温和随申码查验;乘坐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的乘客,上车后应扫描车辆“场所码”。
对公共交通场所或者交通工具配备“数字哨兵”的,乘客亦须按照相关规定配合做好“数字哨兵”的扫描工作。
鼓励并引导将交通卡与本人身份信息进行关联。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的,可持保通卡或经身份关联的交通卡,或者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纸质)乘车。
因就医(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特殊情况确需出行的,6月1日前继续向各区街道(居村)预约出行。6月1日后,发热人群就医可提前向巡游车平台或者网约车平台预约出行,并主动告知情况,驾驶员在服务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对未遵守上海市有关防疫规定,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并造成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本须知自2022年5月22日零时起施行,并将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情况动态调整。
4条地铁线路明起恢复运营
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邵伟中介绍,5月22日开始,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将恢复运营,运营时段均为早上7时到晚上20时,行车间隔约为20分钟。近期,上海地铁正在从系统调试、现场环境消杀、场所码设置、人员返岗培训和应急预案等五个方面,积极做好恢复运营准备工作。
系统调试方面,从5月中旬开始,已经分阶段组织全网络进行跑车验证和压力测试,磨合、验证关键设备状态,对封闭管理条件下的运维人员进行生产演练,保障各系统工况稳定,具备随时恢复运营能力。目前,首批即将恢复运营的4条线路已经完成压力测试,其他线路将继续深化系统调试。
场所码设置方面,已经按照“一站一码”的原则,在全网都已经部署了“场所码”。为方便乘客扫码,在站外出入口、站内通道、安检点、服务中心、自动售票机等醒目位置,目前已经张贴了7000多张场所码,总计将张贴1.2万多张。
人员返岗培训方面,在全网原有7000多名现场值守人员的基础上,近期又有1500名左右员工陆续返岗。已对在岗和返岗人员,加强复工前培训,包括岗位基本业务知识、疫情防控要求、应急预案演练以及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等。
有关应急预案方面,已经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属地对接,落实应急保障。如发生多人次涉疫或周边地区疫情严重(列为中高风险地区等),将实施封站跳停、缩线运营等措施。
在车站设置有临时隔离区,配置被隔离人员穿戴的防护服、N95/KN95口罩等用品,满足人员单独隔离所需。如果发生乘客涉疫事件时,将配合属地防控部门做好信息登记、闭环转运、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
现阶段,根据上海市的有关防疫要求,市民乘坐地铁应随申码为绿码和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也需正常(<37.3℃)。同时,上海地铁实施进站“场所码”扫码通行。“场所码”的扫码流程,遵循“站外扫码、站内核验、绿码进站”的原则。
这里要特别提醒,乘客进站前,可以在每座车站出入口外、站内通道等处,先主动扫描“场所码”,不要等到安检点再去扫码,以避免拥挤;在安检时,乘客应主动出示扫描完“场所码”后显示的“随申码”页面,由安检员核验,符合1小时内本站扫码显示的“绿码”才能进站乘车。在换乘线路的时候,不需要再扫换乘线路车站的“场所码”。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扫描“场所码”的,可持保通卡或经身份关联的交通卡,或者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纸质)乘车。另外,乘客乘坐地铁时,仍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配合车站“测量体温”;建议与周围乘客保持一定距离,分散车门上下车。
后续,上海地铁将根据该市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运力,或增加恢复运营线路,并及时对外发布。
273条公交线路优先恢复
久事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陆海卫介绍,根据市交通委的统一部署,久事集团下属久事公交将分两个阶段,有序、安全、稳妥地推进城市地面公交系统的恢复。
第一阶段,从本月22日起,全市优先恢复273条线路运营,其中久事公交恢复111条跨区公交线路的营运,重点连接部分机场、火车站、轨交地铁和中心城区三甲医院等,以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其中连接机场、火车站的始发线路有13条,虹桥枢纽线路班次间隔不大于90分钟、其他线路班次间隔不大于60分钟;与轨道交通配套线路有14条,班次间隔不大于30分钟,末班车晚于衔接站点15分钟;途经医院的线路有84条,班次间隔不大于40分钟。市民可通过上海交通官方微信查询具体的运营安排。
第二阶段,将根据市交通委具体部署,结合久事公交实际营运后的客流情况、疫情防控情况等,视情对确实存在需求的路线逐步加密班次间隔,提升运能,方便市民出行。
公交营运线路恢复后,久事公交将根据本市防疫的相关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防疫工作:
一是在本月22日恢复营运前,对111条线路的起讫站和所有营运车辆的车厢、空调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消毒。
二是司乘人员须每天开展两次抗原、一次核酸,即“2+1”健康检测要求;每营运一圈进行一次体温测量;执勤时规范佩戴N95口罩和防护手套。
三是营运车辆须执行一程一消毒工作,营运中保持持续通风。
四是起讫站调度室、站台和候车廊须执行每4小时一次消毒工作,规范张贴场所码和各类防疫宣传海报。同时,希望广大乘客在乘车时配合和遵守有关的防疫要求,确保体温正常、随申码为绿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车时请主动扫描“场所码”,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为兼顾防疫和市民乘车便利,做好“一车一码、一站一码”工作,久事公交除了在所有终点站和车厢内张贴“场所码”以外,还在营运线路中途站的55寸屏、墨水屏上张贴了“场所码”,方便市民提早扫码乘车,并通过车厢语音播报系统做好防疫的相关告知工作。也在部分线路终点站安排了现场管理人员,引导市民扫码乘车。
另外,根据上海市交通委关于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交通工具疫情防控须知的规定要求,如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扫描“场所码”的,可持保通卡或经身份关联的交通卡,或者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车。
高难度手术逐步恢复开展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5月以来,上海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手术服务量稳步增加。除了新冠定点医院外,全市二三级医疗机构都已开放门急诊服务,日均门急诊服务量已恢复到去年的四成,特色专病门诊也在逐步开放,比如中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单日门急诊量最高已超1万人次,仁济东院门诊量单日最高逾7000人次,华山医院急诊量已近平日八九成。
全市单日手术已近1900台,其中中山医院创新开展“亲属肝+废弃肝”双供肝移植、华山医院和儿科医院联合开展了婴儿肝移植等高难度手术,瑞金医院开展航空转运和危重症急救手术,由此可见,高难度的四级手术也已在上海各大医院逐步恢复开展。
各区域性医疗中心在日常医疗服务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单日门急诊量已近600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尽开,保障基本诊疗和配药需求。
目前,不少在恢复日常医疗服务的医院还有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新冠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中,为了尽可能提高日常医疗服务的供给量,各医疗机构延长了周一到周六的门诊时间,做到“中午连一连”和“下午延一延”,确保当日就诊患者都能够得到接诊。此外,中山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医院还开设了周日门诊。
前段时间部分限期和择期手术有所延后,目前各医疗机构在做好工作日手术安排的基础上,正在有序增加周末手术安排,尽快解决前期积压的手术。
赵丹丹介绍,除了线下诊疗,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公立互联网医院全部开放周日免费义诊服务,并同步推出健康科普讲座,每周设立一个主题,确定一家牵头医院。本周日(22日)将开展第一场全市公立互联网医院免费义诊服务,并邀请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开设关于“加强个人健康防护16个‘三字口诀’”健康讲座。后续还将安排儿童保健与心理调节、中医中药、肿瘤防治、心血管等专题活动。
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是更快恢复日常医疗服务的前提。赵丹丹提醒广大居民,在日常就医的过程中,请主动配合好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要求,提前预约,配合扫码、测温,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等。相信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尽快实现日常医疗服务的全面恢复。
滞留外省(区、市)考生须于6月4日前(等级考正式开考前14天)返回上海备考
5月21日,记者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上海市2022年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及高考组考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健康安全,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实施,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郑重提醒:目前仍滞留在外省(区、市)的考生须于6月4日前(等级考正式开考前14天)返回上海备考,以免因疫情变化而影响参加考试。
1、尽快返回上海。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复杂、风险持续存在,考生应尽早了解交通状况,合理安排返程,于5月23日至6月3日期间,主动进行返沪信息登记。其中,上海在籍在读考生通过本人学籍所在学校完成登记、其他考生通过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完成登记。返回上海后主动如实将行程向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前14天在沪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备。尤其是身处目前仍有疫情的省份的考生须尽早返回,为配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和备考预留出充足的时间。
2、加强个人防护。考生返程前须提前了解上海市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出行前健康管理,选择合适交通工具,全方位做好个人防护。考生返回上海市后至等级考、高考结束前,无特殊原因应避免再次离沪,如有离沪务必主动报告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
3、做好健康监测。滞留考生须分别于抵沪前2日,以及抵沪后第1日、第3日、第7日及考前2日,共进行5次核酸检测,同时须将抵沪前和抵沪后共5次核酸检测结果截图及时上报本人学籍所在学校或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以备核验。
在沪备考期间应减少外出,考生及共同居住人应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避免因考试人员流动、聚集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等级考和高考考前14天,考生及共同居住人还要做好健康状况监测。若身体出现异常,须第一时间就医,并及时向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前14天在沪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告。
4、加强联络。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将“一对一”“点对点”与滞留外省(区、市)考生联系,确认返回安排等有关事宜。考生及家长应保持手机联络通畅,主动与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联系,如实报告情况,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了解并提前做好考前疫情防控相关准备。
由于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滞留信息造假、拒绝配合信息摸排的,拒绝按规定要求按时返回报考所在地,导致不能参加等级考、高考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故意谎报瞒报涉疫信息,造成疫情传播或扩散,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5、其他未尽事宜,均须参照上海市最新防疫防控要求执行。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和“上海国子监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以及各区招考机构发布的提醒,及时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
来源 上海发布、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孙霄
封面制图 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