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中国,捷信随消费升级而升级——专访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曼·沃迪拉
“老三件”到“新三件”,再到“双11”、“618”和消费升级,这些概念如果是一个中国人关注,你可能并不会觉得有太多诧异,充其量会认为这个人有了些年纪,而且还有点潮,不是太落伍。
但如果这些概念是从一个外国人的嘴里说出来的呢?换句话说,一个外国人,怎么会对中国人的消费这么感兴趣?捷克人罗曼·沃迪拉(Roman Wojdyla)就是如此,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他通过《国际金融报》发给中国的祝福,清晰表达了对中国人消费的兴趣,而且他说的是“将继续依托消费场景,用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大众,促进消费升级,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的话够清楚明了。他不仅关心着中国人过去的衣食住行,还关心着未来,关心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外国人,关心中国人的消费大计。这是什么精神?这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精神,这是经济开放的精神,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精神。
在这简短的贺词里,体现着他对全球经济开放和融合发展的坚持,也体现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未来的认可。这个认可,既有他对中国过去70年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有他对捷克和中国建交70周年的赞赏,更有他对中国未来以及在中国继续发展的信心。他说作为捷克在华优秀企业的代表,他们“有幸能见证这一伟大时刻”,而且“受益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捷中两国友谊的使者”,他们“将持续支持两国在经济、医疗、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捷中两国人民之间的融汇共通而努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罗曼·沃迪拉是捷克在华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捷信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国开业,为中国的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在金融领域享有广泛的赞誉。他们是首批获得原银监会授予牌照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外资,早已树立起业内巨头玩家的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通过持续提升产品便捷性和透明度、扩充线上业务以全渠道运营后,他们正在深耕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布局多元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的年份,作为总经理的罗曼·沃迪拉详细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阐述了他关于消费金融的理解,言辞中不乏真知灼见。
随消费需求而动
“开展业务之初,消费信贷多被用于购买手机、电脑、家电、摩托车等实物耐用消费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如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更强,更加注重消费体验、提升生活品质,捷信也顺应需求,不断创新,推出了面向旅游、家装、教育培训、健身、生活美容等新兴消费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帮助他们实现美好生活。”罗曼·沃迪拉对记者说。中国人的消费,对于他和他所在的捷信公司来说,就意味着商机。
作为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捷信见证并参与了近年来中国消费信贷行业的发展。罗曼·沃迪拉谈起这个如数家珍:行业发展之初,消费信贷在3C产品消费场景的应用最为广泛。一方面,当时的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较大,但部分消费者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负担一次性付清货款;另一方面,消费信贷本身具有的小额、灵活、便捷、依托于消费场景等属性,与3C产品的价位和消费场景较为契合。
而这些,是和中国的几次消费升级分不开的。过去70年间,中国人的消费离不开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从最初的“吃饱穿暖”变为“吃好穿美”,从实物消费升级到服务消费、精神消费,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其间主要有三次大的消费升级:
第一次是传统的“老三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推动了经济增长,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
第二次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彼时出现了“新三件(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背景是改革开放深入带来的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消费开始向满足生活需求转变;
第三次就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愿意体验精神消费、享受消费、个性化消费,愿意花钱用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改变生活方式,而且消费时更自信,对新兴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的接受程度更高。
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下,从房子车子、手机外卖到共享经济,从“双11”到“618”,多种多样的消费形式和场景层出不穷,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细分需求。国内消费快速增长,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
伴随几次消费升级,广义的消费信贷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耐用品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业务。“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消费信贷才真正开始在中国国内发展起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散的消费信贷产品,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生力军。”罗曼·沃迪拉分析说,中国2015年6月宣布放开市场准入,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并先后颁布一系列相关的利好政策和指导意见。除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众多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机构也纷纷布局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场景的变化。消费借贷商更加注重创新投入,优化产品和客户体验,积极发掘新兴、细分的消费场景,提供多维度的金融支持。“捷信现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渠道的服务,已经将业务场景拓展到旅游、健身、家装、教育培训、生活美容等新兴消费领域,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罗曼·沃迪拉说。
得场景者得天下
对新的消费场景的开拓,已越来越受到捷信的重视,其充分认识到“得场景者得天下”。“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升级,消费信贷的应用场景日趋多样化,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传统的家电、3C产品、代步工具消费,拓展到家装、教育培训、旅游、生活美容、健身等新兴领域。消费信贷商在各领域展开差异化竞争,进行场景创新,有效拓展了消费信贷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罗曼·沃迪拉分析说。
捷信公司作为老牌的销售点贷款提供商,在中国拥有众多线下店铺销售网点。如今,捷信正在快速切换业务模式,从单一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罗曼·沃迪拉就对媒体介绍说,捷信通过渠道的多样化来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就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而并非单纯依靠线下或者线上。同时,捷信正不断对线下渠道进行技术升级,例如无纸化办公、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以及OCR识别技术等。捷信的线上领域探索已有一段时间,希望找到在中国进行线上业务的最佳方式。
通过渠道融合挖掘新市场之外,意识到多元消费场景增长潜力的捷信,也把目光投向了更多垂直细分领域,以获得新的客户群。
此前,捷信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是为手机消费提供贷款,目前已拓宽产品种类,并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各场景。在传统3C产品之外,捷信已进军家电、家庭装修、生活美容、旅游、职业教育和健身等垂直领域。“如果捷信还是仅仅做电子产品类消费贷款,那么就可能错失这些新生市场。”罗曼·沃迪拉说。
在谈到这些时,罗曼·沃迪拉分析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场景多样化、产品差异化、技术智能化等特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主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分别将小额消费贷款、信用卡、电商消费分期等作为主要业务。三者在消费信贷产品的种类、业务渠道等方面差异化经营,优势补充,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极大拓宽了消费信贷的覆盖面,让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提升获得感,充分诠释了消费金融的‘普惠’初心”。
他认为,除了开拓新兴场景和深挖、细挖已有场景,消费金融公司也需要狠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客户体验,保护消费者权益,从而立于场景,超脱于场景,保持竞争优势。
安全发展不“出轨”
新的场景,势必会对消费金融公司提出更高的安全挑战。罗曼·沃迪拉谈到了他们主要的顾虑就在于由于无法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不知道该如何去审核他们的贷款申请,进而规避欺诈风险。“捷信针对客户没有所谓‘白名单’,而是从市场上直接选择符合贷款条件的人群。在寻求盈利的同时,尽可能实现风险可控”。
“‘消费信贷’中的‘消费’二字明确了消费场景是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业务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高效风控、安全借贷的重要依托。”罗曼·沃迪拉说,借助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分析、评估甚至预判消费者行为,并密切监控资金流向,提供更加优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和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
捷信的经验是,通过瞄准长尾客群,用科技手段降低风控难度。捷信目前提供商品贷和消费贷两个类型,商品贷针对手机、家电、摩托车、电动车、电脑等商品,消费贷则是由捷信评估已有客户的还款记录、信用记录等相关信息后,再向优质客户发出邀请。“在贷款审批的过程中,捷信会确保客户能够负担贷款金额,同时还要有还款意愿。”罗曼·沃迪拉介绍说,捷信还会对消费者进行相关金融教育,让他们不要像滚雪球一样去不断借贷,以免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同时,捷信的贷款审批已完全无纸化,已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和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在贷款审批环节,实现高效安全的审批,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审批流程。捷信还将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和质检机器人应用在客服环节,语音机器人每天会完成40万次电话呼叫,从而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对捷信而言,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去把数据信息获取过来,再传到服务器上,而仅仅是通过询问获得一个回复即可。”对于海量的大数据时代可能存在的客户隐私保护的问题,罗曼·沃迪拉也已考虑到。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在谈到安全问题时,罗曼·沃迪拉详细地介绍了捷信的经验,那就是从供需两端出发来应对:供给端,消费金融公司要始终坚持合规经营,确保安全发展不“出轨”;针对不断变化升级的消费者需求,要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发掘新的场景;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5G等技术,不断增强风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在需求端,消费金融公司要加强消费者教育,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消费者对于理性消费、合理借贷、风险识别、防欺诈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提升其金融素养。
“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应当携手合作,积极推动行业征信数据共享,助力建设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从而解决‘信息孤岛’难题,约束过度授信、多头借贷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罗曼·沃迪拉说。
对中国消金充满信心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对消费金融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罗曼·沃迪拉说,从数据看,近几年中国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目前国际环境形势多变,中国政府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方针看起来没有改变。在消费增长、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金融顺势而为,行业发展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正如罗曼·沃迪拉所说,捷信并没有因为有了些国际上的风吹草动而改变在中国长期的战略布局。捷信目前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渠道的服务,截至2019年6月30日,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312个城市,合作的活跃合作零售商数量超过26万家,贷款服务网点超过26万个,超过3000万用户注册了捷信金融APP。同时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针对农村居民、社区居民、青年群体和少年儿童这四大群体,通过“金融蒲公英”“金融大篷车”“金融知识下乡科普公益行”“捷信杯”“小小金融家”等项目和活动,普及金融知识。
“刚进入中国时,我们发现中国客户对金融产品的了解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我们最开始选择在金融知识普及领域去做一些CSR(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给消费者进行金融教育,帮助消费者了解各式的金融产品,让他们安全地使用金融产品。目前,捷信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四个支柱:金融教育、国际文化交流、公共健康、民生改善。”在5月中旬中捷建交70周年招待会期间,罗曼·沃迪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捷信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方面的目标是到2020年惠及600万人群。
捷信致力于为更多的中国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作为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当前的资金约束,释放其消费需求,并极大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增强了更广大的长尾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金融公司的稳定健康发展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罗曼·沃迪拉补充说,“中国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无法享受金融服务,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我们相信消费金融未来会持续发展,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捷信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渠道的服务,以金融科技为助力,深度挖掘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优化产品和服务,“线上+线下”无缝地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捷信的业务网络正进一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我们有信心这些地区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罗曼·沃迪拉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将是捷信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理念,“‘负责任的借贷’理念不会变”。
(国际金融报记者 卫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