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信诚集团:脆弱性上升或使增长面临风险
新西兰信诚集团综合报道,全球经济活动步伐依然疲软,金融市场预计,相比2019年初的预期,利率走低将持续更长时间。金融状况进一步放松,帮助控制了下行风险,并在近期内支持了全球经济。但宽松的金融状况是有代价的:促使投资者承担更高风险以寻求更高收益,因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中期内依然很高。
IMF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强调了一些大型经济体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部门高企的脆弱性。这些和其他薄弱之处可能放大冲击的影响,例如,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或无法就英国退出欧盟达成协议,从而对经济增长构成威胁。
这一形势对政策制定者造成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可能希望保持宽松的金融状况,以应对经济前景的恶化。另一方面,他们必须防范脆弱性进一步积累。《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在必要时针对非银行金融企业部署和开发新的宏观审慎工具。
自上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布以来,贸易紧张局势一波三折和显著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商业情绪恶化,经济活动减弱,经济前景面临的下行风险加剧,这些因素促使各国央行(包括欧央行和美联储)放松政策。
投资者将中央银行的行动和沟通解读为货币政策周期的转折点,因为有约70%的经济体(按GDP加权)采取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态势。这一转变伴随着长期收益率的急剧下降;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利率显著处于负值。特别是,收益率为负的政府和公司债券数额增加到约15万亿美元。
结果是,金融状况更为宽松,但金融脆弱性也继续积累,特别是在公司部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八个主要经济体的公司在借入更多债务,但其偿债能力在减弱。 我们分析了经济显著下滑(严重程度为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半)的潜在影响。
我们的结论发人深思:无法用收入支付利息的企业所持有的债务(我们称为企业的“在险债务”)可能增加到19万亿美元。这几乎是我们所研究的经济体(包括美国、中国和一些欧洲经济体)全部公司债务的40%。
自今年4月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在上升 。在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部门的经济体中,80%的经济体(按GDP衡量)脆弱性目前都处于类似于全球金融危机峰值的水平。
极低的利率促使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尽力寻求收益,投资于风险更高、流动性更差的证券,以达到目标回报率。例如,养老基金增加了对私募股权和房地产等另类资产类别的投资。
可能有哪些后果?投资基金资产组合的相似性可能扩大市场抛售的影响,而养老基金的低流动性投资可能限制其传统的稳定市场作用。此外,寿险公司的跨境投资可能引发市场间的外溢效应。
新兴和前沿经济体的外债在增加 ,因为发达经济体的利率更低,资本从发达经济体流向新兴和前沿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中位外债水平从2008年相当于出口的100%上升到目前的160%,金融状况的急剧收紧和借款成本的上升将使这些经济体更难以偿还债务。
一些市场的资产价格过高,也带来金融稳定风险。股市方面,美国和日本的股票市场看来估值过高;在主要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投资者因承担信用风险而要求的补偿)与基本面相比看来也被过于压缩。
金融状况的急剧、突然收紧可能使这些脆弱性暴露出来,对资产价格造成压力。那么,政策制定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这些风险?针对本报告确定的具体脆弱性,可以部署或开发这些工具:
面临债务风险的公司: 实施更严格的监督和宏观审慎监管,包括对银行开展有针对性的压力测试,以及对高杠杆企业采用审慎工具。
机构投资者: 加强监督和信息披露,包括加大力度降低杠杆率和减轻其他资产负债表错配。
新兴和前沿市场: 采用审慎的主权债务管理做法和框架。
总之,由于金融状况在周期很晚的阶段依然宽松,脆弱性不断积累,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迅速采取行动,避免经济增长在中期面临风险。目前,不确实性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尽早采纳健全的政策决定有助于避免最危险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