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困境反转的时机到了?
从年内来看,水泥板块表现相对强势,年内上证跌11.72%,深证跌20.87%,创业板跌24.05%,水泥板块却逆势上涨12.28%。
从具体个股来看,这段时间表现也比大盘强势很多,像青松建化近10个交易日涨幅达21.50%,华新水泥则涨18.69%,西部建设涨18.34%,海螺水泥和天山股份涨幅也超过8个点。
水泥股的这波表现可能跟国家的稳增长政策有关。
最近市场上也有传闻称,中国今年基建投资总额将达14.8万亿,但很快就有专家出来指证,说是这14.8万亿其实是年初的时候各地公布的重大项目投资清单简单加总,而投资项目能否落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以此简单判断。
尽管14.8万亿是一个市场传闻,但也反应了市场对基建发力的强烈预期,因为背后的逻辑是国家稳增长的需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2022年要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与出口,但疫情反复的背景的下,国内消费疲软,想通过国内消费市场来实现这个目标,估计难度有点大。
那就需要通过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出口这端也会受海外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而投资国内可作为的空间较大。
其中投资中基建投资又是重中之重。
出于对基建对托底经济增长的重要考虑,国家去年年底就提出了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水泥作为基建的重要原材料,必然会受益于大基建的发展。
去年四季度,水泥价格出现较大的回落,但今年以来,水泥价格已经已经开始企稳,甚至有了反弹的迹象。那目前水泥行业的具体形势如何呢?可以从水泥的供需以及成本来分析。
当前,国家对高能耗行业有较高的要求,或者说限制比较多,水泥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产业,供给端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新增产能也不会像过去那么容易。
像去年的限电限产,对很多高耗能行业企业影响都很大。
另外国家对水泥企业的错峰生产要求也会约束水泥的生产。2020年12月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生产线都应进行错峰生产。
各省也会制定相应的错峰生产计划,今年像贵州4月份计划停窖10-20天,广东则计划停窖10天,错峰期间多多少少会对区域内的水泥供给产生影响。
在需求端,因为现在整个经济下行,房地产表现不佳,水泥需求肯定也会收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到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看似微增,实际上是整体增速是不断下滑的,同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7.7%,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同比下降9.6%。
当前像吉林、上海等地疫情的反复也会对地区内的基建建设造成影响,同时减少对水泥的需求。
从成本端来看,刚才也说到水泥是高耗能行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水泥的成本结构里,煤炭、电力占主要的成本。2020年以来,动力煤价格一路疯涨,去年发改委出手干预后,价格才有所回落,但目前价格仍维持在较高的位置。
在电力成本这块,去年发改委就发文有将序放开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及上下浮动范围,其中还说到了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的限制,水泥行业面临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
供给端受“能耗双控”的影响,需求端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影响,成本端煤炭电力压力仍在,可以说这是水泥行业至暗的时刻。
不过至暗的时刻,可能就是机会来临的时刻。
水泥不行,说明基建不行,基建不行,最终就会拖累经济的发展,国家一定不会放任经济持续下行。
开篇提到14.8万亿是一个市场传闻,但也有一定道理,就有关数据来看,截至今年3月31日,已经有24个省市公布了今年的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涉及资金投资规模达12.7万亿,比去年增长11%。
其中,从已披露的重大项目具体投向来看,有47%的资金将投向基建领域。
此外,今年的专项债发行也在加速,今年一季度已发行1.3万亿左右,占比全年发行计划的36%。而且从具体投向来看,一季度基建占比超过60%。
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今年1-2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4万亿,同比增长12.2%。其中基建和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3、1.4万亿,同比增长分别为8.6%、3.7%。
在稳增长的背景下,基建有望得到持续发力,水泥行业或将迎来转机。